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巍

作品数:4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建筑科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22篇建筑
  • 8篇教学
  • 8篇城市
  • 7篇数字建筑
  • 7篇教育
  • 6篇建筑设计
  • 6篇建筑学
  • 5篇课程
  • 4篇论题
  • 4篇民居
  • 4篇建筑信息
  • 4篇建筑信息模型
  • 4篇建筑学专业
  • 4篇高等教育
  • 3篇年级
  • 3篇居住
  • 3篇课程体系
  • 3篇建筑教育
  • 3篇教学模式
  • 2篇学科

机构

  • 40篇烟台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0篇张巍
  • 21篇王一平
  • 3篇孙佳媚
  • 2篇周术
  • 2篇于英
  • 2篇高宏波
  • 1篇王永国
  • 1篇隋杰礼
  • 1篇温亚斌
  • 1篇贾志林
  • 1篇柳春茹
  • 1篇鲁慧敏
  • 1篇李明同

传媒

  • 4篇四川建筑科学...
  • 4篇2011全国...
  • 3篇华中建筑
  • 2篇节能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建筑学报
  • 1篇装饰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四川建筑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美与时代(城...
  • 1篇2008年土...
  • 1篇第七届中国城...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8年全...
  • 1篇2010年全...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10全国...
  • 1篇新时代乡村振...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被引量:10
2010年
居住小区模式是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形式,虽然可以应对住区规划本身的一些要求,但却无法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本文将住区的各构成要素与相应的城市系统相结合,寻求住区与城市发展的统一,提出了回归街道生活的观点,明确将城市街道作为城市与住区的空间联结,提供给居民最为生活化的居住空间。
张巍王一平
关键词:住区城市
课程体系与学科知识体系--以建筑改造设计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筑的改造设计存在某种类似性,都是在原有对象基础上的修正与改造。为了使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具操作性,我院在本次2015版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以下简称"15版")的修订中尝试以...
张巍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科知识体系地图
烟台山殖民时期建筑的基础性研究和保护
烟台市位于渤海之滨,相对于北京、西安等古老城市来说,其城市发展历程较短,主要在近代才开始发展;历史建筑遗存较少,除了传统的民居建筑之外,主要就是殖民时期的建筑;建筑类型主要为酒店、旅馆等商业建筑;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外国人...
温亚斌张巍周术
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的体系化被引量:3
2012年
建筑设计原理系列课程是设计系列课程的知识基础,设计实践是原理课程的目的。文章在分析了教材与现实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课程之间脱节、教学内容脱节四种现状以及课程的新发展后,提出以建筑物、人、建筑师为本系列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将课程体系化。将课程内容分为原理、方法、常识三个层级,分级与设计系列课程和理论系列课程对接。在强调实践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原理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
张巍
关键词:建筑学CDIO模式设计实践
空间数字化的方法--空间的信息尺度
当下的建筑数字化更多的是指建筑物的数字化,空间对象如何数字化是相对较为被忽视的要素。本文从信息尺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空间这个建筑学的本质话题,提出以'对象+属性'的方式来定义空间的基本方法,期望能将空间对象纳入建筑数字化的...
张巍王一平
关键词:数字化
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
2025年
了解空间特征是保护与管理传统村落的基础。目前,从地域性和系统性的视角看,有关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研究区域多集中于内陆,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相对薄弱。基于此,从胶东地区传统村落入手,分析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类型、布局模式、构成要素等,以完整描述其空间特征。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征,另一方面能为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胡雅琦隋杰礼张巍李鑫儿
关键词:传统村落
异质文化影响下的近代牟平本土民居特征存续研究--以张绪升宅及张颜山旧宅为例
在近代烟台开埠的大环境下,以开埠文化为特征的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频繁交流交融,而其中较有代表的牟平民居出现了本土与异质特征融合的现象。本文在明确时间阶段以及异质文化介入特征的基础上,从空间构成、建造体系和装饰细部三方面将牟...
梁栋楠张巍
关键词:异质文化民居特征
'一种材料、一个空间、一个节日'--2011烟台大学建造节之实践报告
现场的建造活动对学生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对于地方性院校如何组织和实施建造教学一直是个难点.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由学生自主组织,于今年成功举办首届建造节.组织者和参赛者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提高,不论是对设计...
张巍王一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
文献传递
基于“心流”原理的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以二年级小住宅设计为例
2024年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持续时间长、目标模糊、有效反馈不足甚至缺失,易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尝试运用“心流”原理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教学阶段的划分、设计目标的梳理,以及评价机制的调整与强化,形成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及时反馈”与积极干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
高宏波张巍张哲浩
关键词:教学模式建筑设计教学
“识别无障碍性”的问题框架与研究方法
2012年
传统的无障碍概念是指"行为"无障碍性,在行为发生之前有"识别"无障碍性的问题,二者一起构成空间设计的"无障碍性"意义。"识别无障碍性"问题有内在的层级关系,需要多学科协同工作,该课题的研究已经构成一种复杂系统问题。循证设计作为信息时代的建筑观,整合"学科背景、从业人员、服务对象"三方面的要素,以"最佳证据"为核心,做有依据的空间设计和命题研究,即设计和研究不是从零开始,尤其不是"基于感觉的"粗放型设计,而是在信息资源广泛存在的背景下,在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和研究经验的前提下,全景地预见问题的基本框架,采用最新或最可靠的研究依据和方法,证实或证伪研究假设,使学术研究和空间设计成为一种类似于"产品的定向开发的"研制过程,有利于学科的形成和研究的发展。
王一平张巍孙佳媚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