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康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分析
  • 2篇家系
  • 1篇短指
  • 1篇软骨
  • 1篇软骨发育
  • 1篇软骨发育不良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纤维细胞生长...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突变
  • 1篇基因突变分析
  • 1篇骨发育
  • 1篇骨发育不良
  • 1篇发育不良

机构

  • 2篇怀化医学高等...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张康
  • 2篇黄雪霜
  • 2篇姜海鸥
  • 2篇全庆丽
  • 1篇李龙煌
  • 1篇吴思思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软骨发育不良一家系的FGFR3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一个中国汉族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表型及FGFR3基因突变类型,确定其致病原因。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测,并对其中3例患者和3例正常亲属及家系外100例正常对照者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FGFR3基因的第10、13外显子及其部分内含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中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四肢过短、腰椎前突、头颅增大、前额突出。3例患者在FGFR3基因对应cDNA序列发现C1620A(N540K)杂合突变及第13内含子3'剪接位点上游23 bp处发现一G>A杂合突变,3例正常亲属及家系外100例正常对照者均未发现该两种突变。结论FGFR3基因的N540K突变是导致该家系软骨发育不良的关键性分子病因,而内含子IVS13-23突变可能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姜海鸥黄雪霜全庆丽张康
关键词:软骨发育不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一短指家系临床特征调查及IHH基因的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一个汉族A1型短指(brachydactyly type A1)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测,并对其中7例患者和7例正常亲属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IHH基因的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的短指症为A1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第二至第五手指和脚趾的中节指(趾)骨缺失,末节指(趾)骨短小,第一手指的远侧和近侧指骨均缩短;7例患者在IHH基因对应cDNA序列存在G391A(E131K)杂合突变,7例正常亲属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中国广东汉族A1型短指家系的发病机制是IHH基因发生了E131K错义突变所致。
姜海鸥吴思思黄雪霜李龙煌全庆丽张康
关键词:突变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