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敏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氮输入
  • 3篇增氮
  • 3篇群落
  • 3篇互花米草
  • 2篇多样性
  • 2篇湿地
  • 2篇群落组成
  • 2篇可培养细菌
  • 2篇互花米草入侵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真菌群落
  • 1篇湿地芦苇
  • 1篇天津滨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细菌
  • 1篇微生物
  • 1篇芦苇
  • 1篇模拟增温

机构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慧敏
  • 4篇郭宏宇
  • 1篇李宁宁
  • 1篇刘朋飞
  • 1篇朱琳
  • 1篇朱琳

传媒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增温和增氮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是全球变化的两大重要方面,对全球生态系统均有深刻的影响.为探究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对天津滨海湿地不同深度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0-10 cm和10-20 cm的湿地原生态土壤进行模拟增温和增氮交互实验,分析不同处理间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应用冗余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温和增氮对天津滨海湿地不同深度土壤各理化性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增温使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增加,但对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多样性有负面影响;不同深度土壤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对增氮的响应有所不同,总体上0-1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10-20 cm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增加而提高.揭示了滨海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对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共同作用的响应特点,为更好保护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效发挥其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霍玉珠郭宏宇王佳宁张慧敏王银华
关键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互花米草入侵背景下增氮对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背景下增氮对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样地进行模拟增氮实验,研究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滨海湿地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和多样性均随互花米草入侵程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细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水平增加而升高,而真菌数量和多样性随氮输入水平增加而降低.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显示,互花米草入侵和氮输入增加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氮含量、pH值和有效磷含量影响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研究表明,氮输入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细菌群落的负面作用,而增强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可培养真菌群落的不利影响.
王欢欢王银华庞金玲张慧敏张慧敏佟雨徽郭宏宇
关键词:互花米草氮输入滨海湿地多样性
互花米草入侵背景下氮输入增加对天津滨海湿地芦苇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2024年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和氮输入增加条件下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在天津滨海湿地选取3个样地(互花米草入侵程度不同)进行原位模拟增氮实验,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芦苇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结果显示: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及多样性,且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增加;随着氮输入水平的增加,细菌和真菌数量及多样性先增加后降低;土壤铵态氮含量和pH值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主导土壤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组成的主导土壤因子.
王佳宁张慧敏张慧敏钟晓莹李宁宁朱琳郭宏宇朱琳
关键词:互花米草入侵
互花米草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模拟增温和增氮的响应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群落对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的响应特点,采集天津滨海湿地原生态土壤和互花米草叶片凋落物,通过模拟增温和增氮的交互实验,分析不同实验处理条件下互花米草凋落物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及土壤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增温使互花米草凋落物可培养细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加,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均降低.②中等增氮水平提高了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③增温响应比结果表明,氮输入增加可影响增温对互花米草凋落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作用.④土壤有效磷含量、亚硝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对细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土壤铵态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对真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和氮输入增加将对分解滨海湿地植物凋落物的微生物群落产生显著影响,这将改变滨海湿地中微生物驱动的物质循环模式.
庞金玲王银华王欢欢王丽霞王佳宁张慧敏张慧敏
关键词:互花米草凋落物增氮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地面NO_(2)污染时空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城市普遍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京津冀地区尤为严重.为了深入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自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大气污染物NO_(2)的污染状况,基于2013—2022年ChinaHighNO_(2)数据集和地面监测站点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探究了近1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的NO_(2)污染时空分布状况及污染来源.首先通过统计分析,从不同时间尺度挖掘NO_(2)污染的分布与变化规律,然后使用HYSPLIT模型计算重污染期的后向轨迹来追溯NO_(2)的传输路径,最后将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和浓度加权轨迹分析方法相结合,进一步识别影响NO_(2)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近地面NO_(2)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冀南沿太行山东沿一带以及山东省济南市和淄博市高浓度分布趋势.②各城市NO_(2)浓度均呈逐年下降的显著趋势,高值区域不断减少,冀南沿太行山东沿一带的污染得到明显改善.NO_(2)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按照季度均值排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且夏冬季节差异较大.③京津冀地区污染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4个典型城市秋冬季NO_(2)污染传输路径都受来自西北方向长距离气团的影响,但各个城市的本地排放源及从周边地区传来的近距离轨迹污染输送等过程占主导,且越靠近地面近距离轨迹对污染的贡献越大.本研究可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更有利于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和系统整体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张慧敏刘朋飞
关键词:京津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