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屿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传热
  • 5篇强化传热
  • 4篇核心流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数值模拟研究
  • 3篇换热
  • 3篇值模拟
  • 2篇内置
  • 2篇强化传热管
  • 2篇热管
  • 2篇传热管
  • 1篇对流传热
  • 1篇对流换热
  • 1篇多孔介质
  • 1篇旋流
  • 1篇圆管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利用
  • 1篇片状
  • 1篇热强化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张晓屿
  • 6篇刘志春
  • 5篇刘伟
  • 1篇明廷臻
  • 1篇郭剑
  • 1篇王英双
  • 1篇刘伟
  • 1篇黄素逸
  • 1篇周路遥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圆管内插入螺旋片状多孔介质的换热性能及场协同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水为流动介质,研究了圆管内插入螺旋片状多孔介质在充分发展的层流区的换热及流动综合性能,并与环状和圆柱状多孔介质插入物进行了对比,此外,利用场物理量协同原理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圆管内插入螺旋片状多孔介质可以有效提高换热与流动的综合性能,其PEC达到3.60~3.95.
张晓屿刘志春刘伟
关键词:多孔介质核心流强化传热
花格板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被引量:7
2012年
花格板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其流动和传热机理研究目前尚未有较深入的研究。通过CFD技术,对花格板换热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弓形折流板换热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Reynolds数下,花格板换热器的压降仅为折流板换热器的0.45倍左右,而两者的传热系数相差不大,因而花格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参数约为折流板换热器的2.2倍左右。
王英双张晓屿刘志春黄素逸刘伟
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传热强化综合性能
圆管内插入多个螺旋片的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本文讨论了圆管内对流换热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对流换热的优化理论,设计一种新的纵向扰流装置,即在管内有间隔地插入多个螺旋片,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对其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在圆管内有间隔地插入多个螺旋片可以有效提高换热与流动的综合性能,其PEC达到2.90~5.10。
张晓屿刘志春刘伟周路遥
关键词:数值模拟核心流强化传热
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方法
刘伟刘志春明廷臻张晓屿郭剑
该项目属于能源科学技术(480)领域。 能源是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工业过程中能量传递75%以上依靠对流传热,通过强化对流传热提升能源利用率始终是全球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杜克大学Adrian B...
关键词:
关键词:能源利用
内置螺旋片的强化传热管的传热与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水为流动介质,对内置螺旋片的强化传热管进行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管内插入螺旋片可以有效提高换热与流动的综合性能,雷诺数Re在3000~12000之间时,其PEC 值在1.60~2.6...
张晓屿刘志春刘伟
关键词:强化传热管核心流流动传热数值模拟雷诺数
文献传递
内置螺旋片的强化传热管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水为流动介质,对内置螺旋片的强化传热管进行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管内插入螺旋片可以有效提高换热与流动的综合性能,雷诺数Re在3000~12000之间时,其PEC值在1.60~2.40之间。
张晓屿刘志春刘伟
关键词:数值模拟核心流强化传热
基于流体强化传热的管内多纵向涡结构研究
工质的流动和传热是动力、核能、制冷、化工、石油、航天航空等行业中的常见过程,在这些行业的换热设备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传热问题。在积极开展余热回收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过程中,可供开发的新能源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传热问题。因此,...
张晓屿
关键词:对流换热强化传热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