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智凤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咽痛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炎
  • 1篇舌根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治疗
  • 1篇神经性
  • 1篇神经性聋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免疫
  • 1篇特异性免疫治...
  • 1篇听阈
  • 1篇通气
  • 1篇吞咽
  • 1篇吞咽痛
  • 1篇气管

机构

  • 4篇郑州市第三人...
  • 2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张智凤
  • 2篇孙麦青
  • 1篇蔡继堂
  • 1篇周世华
  • 1篇叶放蕾
  • 1篇付宗强
  • 1篇李泳文
  • 1篇王斌
  • 1篇轩小燕
  • 1篇孔珍珍
  • 1篇张红伟
  • 1篇臧文巧
  • 1篇李付广
  • 1篇蔡纪堂
  • 1篇翟春杰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感音神经性聋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聋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对治疗后骨导听力下降仍未恢复的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健耳和患耳在不同频率的骨导听阈情况,并分别就其发病年龄、病程、积液性质和积液量与骨导听阈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患耳在不同频率的骨导听阈均大于健耳(均P<0.01);年龄愈大、病程愈长,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率愈高;积液为黏液者发生率高于浆液者;但与积液量无明显关系。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其发病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年龄大、病程长、积液为黏液者更易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应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孙麦青张红伟蔡继堂张智凤叶放蕾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中耳炎分泌性骨导听阈
局麻下UPPP加舌根射频消融治疗鼾症102例
2006年
周世华张智凤翟春杰王斌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UPPP舌根局麻鼾症低通气综合征
成人急性会厌炎的救治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会厌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及转归。方法对137例成人急性会厌炎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类固醇激素,适时脓肿切开引流、环甲膜切开或气管切开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成人急性会厌炎的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抗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孙麦青李泳文蔡纪堂张智凤
关键词:急性会厌炎吞咽痛救治气管切开
儿童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中Foxp3和白细胞介素27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过敏性哮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过程中转录因子Foxp3、IL-27p28和EBI3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方法根据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时间,采集过敏性哮喘患儿39例,分离其SIT治疗前、治疗一年后和治疗两年后的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Foxp3、IL-27p28和EBI3mRN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着SIT治疗的进行,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与SIT治疗前相比,治疗一年和两年后,外周血中Foxp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治疗前的5.03倍和1.9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P=0.033);IL-27EBI3的mRNA表达水平虽然有所升高,分别为治疗前的1.56倍和1.32倍,但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88,P=0.244);IL-27p28的mRNA表达水平在治疗一年后明显升高,为治疗前的2.1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治疗两年后又基本恢复至治疗前水平。结论哮喘患儿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Foxp3转录因子和IL-27在哮喘的发生和SIT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孔珍珍张智凤付宗强臧文巧轩小燕李付广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FOXP3白细胞介素-2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