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凝
  • 1篇电凝切除
  • 1篇电凝切除术
  • 1篇伊托必利
  • 1篇增殖
  • 1篇脂肪
  • 1篇脂肪肝
  • 1篇治疗反流性食...
  • 1篇食管
  • 1篇食管炎
  • 1篇他汀
  • 1篇凝固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青藤碱
  • 1篇氩离子
  • 1篇氩离子凝固
  • 1篇氩离子凝固术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张曙
  • 3篇朱玉婷
  • 1篇周龙翔
  • 1篇唐美娟
  • 1篇饶雷平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进行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晚间顿服。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及B超影像学的变化,根据综合疗效判定标准判断疗效,同时记录各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低于观察组的90.91%(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基转移酶、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或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数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没有影响继续治疗。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朱玉婷张曙
关键词:辛伐他汀二甲双胍非酒精性脂肪肝
青藤碱通过TNF-α、IL-23及β-catenin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TNF-α、IL-23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620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青藤碱处理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改变,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23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人结肠癌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青藤碱显著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且呈现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青藤碱作用人结肠癌SW620细胞后,细胞上清中TNF-α、IL-2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且SW620细胞β-catenin表达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青藤碱抑制人结肠癌SW62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TNF-α、IL-23及β-catenin表达下调有关。
周龙翔张曙饶雷平
关键词:青藤碱SW620细胞Β-CATENIN细胞增殖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肠道息肉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息肉的患者136例(248枚),随机分成APC组(68例132枚)和高频电凝切除组(68例116枚)。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的疗效及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PC组一次性清除率为90.9%,显著高于高频电凝切除组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频电凝切除组比较,APC组黏膜下气肿的发生率较高,腹痛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与高频电凝切除术相比,APC治疗胃肠道息肉一次性清除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沈静言张曙朱玉婷唐美娟沈惠芳
关键词:胃肠道息肉氩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凝切除术
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3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B组43例采用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评分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B组的71.7%(X2=5.460,P〈0.05)。治疗后两组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后A组反酸、烧心和胸骨后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优于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
朱玉婷张曙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法莫替丁伊托必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