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缺血
  • 6篇脑缺血
  • 4篇亚低温
  • 4篇再灌注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灌注
  • 3篇局灶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型
  • 3篇HBV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酸性蛋白
  • 2篇酸性蛋白表达
  • 2篇同基因
  • 2篇脑组织
  • 2篇局部亚低温
  • 2篇局灶脑缺血
  • 2篇胶质

机构

  • 10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0篇张玉华
  • 6篇赵瑞波
  • 4篇李宗敏
  • 2篇王德生
  • 2篇王天真
  • 2篇韩昌松
  • 2篇赵然
  • 2篇叶盛前
  • 1篇赵纲
  • 1篇韩伟
  • 1篇黄淇
  • 1篇赵刚

传媒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MAP<,2>、NF-κB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神经元凋亡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核因子-κB (NF-κB)、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
张玉华
关键词:脑缺血亚低温凋亡NF-ΚB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4种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2015年
目的:在细胞水平上比较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A,B,C,D对干扰素治疗的不同应答反应,进而探讨基因型对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前期构建好的HBV基因型A,B,C,D质粒分别转染入Hep G2细胞系中,并在转染细胞上清中加入干扰素-α2a(IFN-α2a)。ELISA方法用来检测上清中HBV抗原,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上清中HBV DNA,通过比较加药前后上清中HBV抗原和DNA水平的变化,反应HBV基因型对IFN-α2a的治疗反应。结果:HBV 4种基因型对IFN-α2a治疗的应答反应存在差异,其中A和B基因型对IFN-α2a的应答明显高于C和D基因型;而基因型A和B之间、以及基因型C和D之间对IFN-α2a的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BV基因型能影响干扰素的治疗效果,其中A和B基因型对IFN-α2a的治疗反应优于C和D基因型,在临床上应开展HBV基因分型检测,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的选择。
王天真赵然韩昌松张玉华叶盛前
关键词:HBV基因型干扰素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 ,nNOS)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的变化 ,从而探讨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 ,采用大鼠 4血管夹闭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观察nNOS、iNOS在缺血2 0min再灌注 2h、6h、1d、3d、5d、7d时的变化及大脑皮层、海马、丘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nNOS在缺血再灌注后 2h开始升高 ,1d达高峰 ,3d开始下降 ,iNOS在再灌注 2h开始表达 ,3d达高峰 ,5d开始下降 ,并持续至 7d。结论 脑缺血再灌流时nNOS和iNOS表达增强 ,尤其是iNOS在灌注后期表达 ,提示NO生成增多可能与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
韩伟赵瑞波张玉华黄淇
关键词: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被引量:3
2004年
从如何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建立合理化的知识体系、精心备课、制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电子课件),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科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采取双语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张玉华赵瑞波
关键词:年轻教师病理学教学医学教育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
病变侧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病变侧亚低温 (32~ 33℃ )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常温组、亚低温组和假手术组。根据缺血时间不同 ,每组又分为缺血 3h和 1 2h。缺血 30min后应用反馈控温半导体制冷块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 ,并持续至再灌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及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缺血常温组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 ,突体粗大 ,胞体肿胀 ;亚低温组GFAP表达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病变侧亚低温能明显抑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肥大 。
李宗敏赵瑞波张玉华赵刚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亚低温星形胶质细胞
干扰素对不同基因型HBV抗病毒疗效的差异
张玉华
亚低温延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及其机制被引量:30
2005年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能否延长脑梗死治疗时间窗,并探讨局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两个缺血组各分为5个亚组:分别缺血2、3、6、8、12h再灌注4h后处死,其中亚低温组于缺血后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用TTC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脑梗死体积;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p65及其mR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亚低温组各组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57·39±37·62)mm3、(74·09±61·00)mm3、(81·26±25·46)mm3、(87·43±54·81)mm3和(111·10±43·67)mm3,与常温组比较,脑梗死体积分别减少了63%、55%、56%、70%和63%;神经功能缺陷评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相应时间点常温组(P<0·05orP<0·01);亚低温组半暗带NF-κBp65表达明显下降,凋亡的神经细胞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有可能延长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窗;其机制可能为亚低温抑制NF-κB激活,进而抑制神经元凋亡,缩小脑梗死体积,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赵瑞波张玉华李宗敏王德生
关键词:治疗时间窗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缺陷NF-ΚB激活TTC染色原位杂交法
不同基因型HBV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2014年
目的构建A、B、C和D四种基因型HBV克隆载体,分析和比较它们在HepG2和Huh7细胞中的表达和复制。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连接在pUC19上的A、B、C和D四种基因型HBV全序列连接到改建的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重组载体瞬时转染入HepG2和Huh7细胞中;利用载体所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在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并利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和HBV D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鉴定,重组HBV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HepG2和Huh7细胞中转染效率在50%~60%之间,四种基因型HBV在宿主细胞中均有稳定的复制和表达,但不同基因型在表达水平上存在差异。结论成功构建A、B、C和D四种基因型HBV真核表达载体,各基因型在HepG2和Huh7肝癌细胞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转染效率,为后续HBV及其基因型研究提供了实验载体。
王天真赵然韩昌松张玉华叶盛前
关键词:肝癌HBV基因型
局部亚低温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病变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 (32~ 33℃ )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 30min后应用反馈控温半导体制冷块对大鼠病变侧给予亚低温治疗 ,并持续至再灌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FAP表达 ,TTC染色测梗死体积。结果 同常温组相比梗死体积明显减少 (P <0 .0 5 ) ,缺血常温组GF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 ,突体粗大 ,胞体肿胀 ;亚低温组GFAP表达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病变侧亚低温能明显抑制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和肥大。缺血至再灌期亚低温明显减轻脑组织损伤。
赵瑞波李宗敏张玉华王德生
关键词:局部亚低温局灶脑缺血梗死体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病变侧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MAP_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观察局部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微管相关蛋白 2 (MAP2 )表达的影响 ,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 ,分别于栓塞 2h、6h、1 2h均再灌注 4h后处死 ,其中亚低温组于栓塞后 30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处死前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P2 的表达 ,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亚低温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5或P <0 .0 1 ) ;亚低温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 ;亚低温组半影区MAP2 表达水平较常温组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局灶脑缺血后 30min应用局部亚低温并持续至再灌注期能够减轻脑组织病理形态损伤程度 ,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 ;
张玉华赵瑞波李宗敏赵纲
关键词:病变侧亚低温局灶脑缺血脑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