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现苓

作品数:9 被引量:34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人口
  • 3篇农村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育
  • 1篇代际传递
  • 1篇性别
  • 1篇性别差异
  • 1篇优化配置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人口理论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口年龄
  • 1篇人口年龄结构
  • 1篇人口普查
  • 1篇人口数据
  • 1篇人口思想
  • 1篇人口学
  • 1篇人口预测
  • 1篇生产率
  • 1篇生育决策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9篇张现苓
  • 3篇翟振武
  • 2篇杨凡
  • 2篇陶涛
  • 1篇夏方舟
  • 1篇严金明
  • 1篇靳永爱
  • 1篇江梅

传媒

  • 4篇人口研究
  • 1篇经济纵横
  • 1篇西北人口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人口变化与社...
  • 1篇中国人口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被引量:294
2014年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妇女生育水平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并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引发了对生育政策调整的热烈讨论。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等人口数据,推算2012年我国独生子女的规模,并从独生子女的角度估算2012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目标人群,进而测算年度出生人口规模的变动。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新符合政策条件的目标人群规模较大,且妇女生育二胎的意愿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年度出生人口将在政策变动后急剧增加,出生人口峰值达到4995万,妇女时期生育水平峰值达到4.5左右。但是,立即全面放开二胎可以明显改善我国总人口未来进入负增长的趋势,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未来供给,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翟振武张现苓靳永爱
关键词:总和生育率人口预测
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夫妻独立居住相比,与公婆同住的妇女生育男孩的比例更高,与女方父母同住则影响不显著;从孩次上看,婚居模式对农村妇女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二孩及以上孩次生育中。从不同地区看,出生性别比在110~120、120以上的三类、四类地区婚居模式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其生育孩子性别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已育孩子性别结构显著影响妇女再次生育时的孩子性别;参加养老保险的妇女生育男孩的比例明显更低。
张现苓翟振武
关键词:出生性别孩次
政策允许条件下农村家庭继续生育决策的影响因素
本文主要关注在政策允许的假设条件下家庭对孩子生育性别进行决策时的影响因素,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年关于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20-40岁的已婚有偶育...
张现苓
关键词:生育决策子女数量性别差异
文献传递
中国未来“第二次人口红利”探讨——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人口形势的新变化直接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在人口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背景下开展关于第二次人口红利的讨论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在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定位分析我国储蓄率的高水平特征,从人口变化、政策、社保等多个角度探讨未来储蓄持续走高的可能性,并利用全国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人口结构与居民储蓄之间的关系,发现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文章得出结论,"第二次人口红利"在我国难以实现,抓紧开发第一次人口红利、拉动经济增长才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
张现苓
关键词:老年抚养比居民储蓄
农业单位GDP与就业人口数量研究
自古以来,农业一直是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乃至自身生存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现在的一切。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地位开始下降;同时现代农业技术迅猛发展,导致农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出现下降的趋势...
张现苓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率就业人口
文献传递
基于人口流动的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项研究旨在充分认识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预测区域人口的规模变化,剖析人口流动对国土资源配置的影响要素,为正确处理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建议。研究表明:人口流动是影响我国人口区域规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应根据当前人口流动和规模变化的现状特点,依照"二域四部六区四中心"差异化的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夏方舟严金明张现苓
关键词:人口流动
探索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人口思想演变研究之一被引量:9
2011年
文章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人口思想的演变过程。人口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人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研究中国人口问题和探索中国人口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命题。建党伊始,我党领导者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有力地驳斥了"人满为患"论,将革命的矛头直接指向落后的社会制度,保证了革命方向的正确性。革命成功后,党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口发展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使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人口条件,也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翟振武张现苓江梅杨凡
关键词:人口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计划生育
“全面两孩”政策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态度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被引量:13
2016年
基于2015年底北京市空巢家庭调查数据考察"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空巢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态度,结果表明:空巢老年人的政策知晓率极高,支持、反对和不干涉子女生育二孩的各占约1/3;一旦子女生育二孩,近七成空巢老年人愿意提供物质或劳务支持;养老等功利性目的并非希望子女生育二孩的首要原因,经济负担、健康顾虑和照料匮乏是阻碍子女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考察影响因素,与子女关系好、身体健康、有配偶等因素会显著提高老年人对子女生育二孩的支持概率,而养老观念开放、受教育程度高和空巢时间长等因素则会显著降低支持概率。空巢老年人的性别、年龄、经济水平、养老选择等因素对因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陶涛杨凡张现苓
关键词:空巢老年人代际传递
六普人口数据的漏报与重报被引量:20
2013年
数据质量评估是使用普查数据前的重要步骤,而登记人数的准确性是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文章对六普数据中低龄组人口漏报和青年人口重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比较多次普查数据的生命表回推结果以及不同来源的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六普数据在中老年组数据质量较高,与四普、五普数据相比,同批人人口规模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六普数据在低龄组依然存在大量漏报,其中0岁组男孩漏报更多;在青年组人口中,六普数据16~21岁的人口规模相对于2000年普查及其他来源数据中的同批人规模出现异常增多。与五普数据及户籍统计数据相比,六普16~21岁青年组人口可能存在重报,每个年龄组重报100万人以上,且可能主要是流动人口女性重报。
陶涛张现苓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