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英
- 作品数:25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张爱玲与《哀乐中年》关系考
- 2017年
- 电影《哀乐中年》于1949年上映时,编剧、导演皆署名桑弧,但1983年以降,港台张爱玲研究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宋淇、郑树森、苏伟贞认为《哀乐中年》是桑弧的构思,由张爱玲执笔;桑弧、桑弧家人、龚之方、魏绍昌坚持《哀乐中年》为桑弧单独创作;张爱玲声称自己只是"参与了写作过程",陈子善、刘川鄂等人比较认同此说法。当事人、好友、"张学"研究者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留下一桩难以判定的"公案"。笔者从新发现的张爱玲译作《红》中发现了问题,从问题出发,在当时的文献资料中寻求各种"实证",并对照张爱玲其他作品,印证张爱玲"感觉",为《哀乐中年》"公案"的明断提供新的思路。
- 张瑞英高丽
- 关键词:桑弧
- 四川现代乡土小说的巴蜀文化渊源被引量:3
- 2007年
- 四川作家群反叛、张扬、追求自由、注重个性的共有特点,正是地处西僻、远离正统文化、道德理性负轻的巴蜀自由、反叛的文化传统使然。巴蜀文化精神不仅从方方面面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塑造,也对四川现代乡土小说文本施加着最根本、最直接的影响,它不仅是小说文本内容的母性渊源,也对小说文本形式和表现手法影响至巨,如“龙门阵”风习与小说的故事性叙事,方志意识与小说的地域指认等,皆有着浓郁的巴蜀文化色彩。
- 张瑞英
- 关键词:地域文化巴蜀文化现代乡土小说
- “感物”与“感悟”——论莫言创作中的感觉与悟性被引量:3
- 2017年
- 感觉抒写是研究者对莫言文学表现艺术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但这种关注基本上聚焦于莫言作品中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体验的表现及通感艺术的运用。其实,在莫言的文学表现中,更主要的是基于感官又超越感官的心灵、精神或灵魂触动,是对人、事、物的整体感觉与核心体悟。莫言让笔下所有的故事都进入自己的感觉场,故事中的人物成为感觉中的自己,主人公的处境就是他感觉中的世界,他以丛生的感觉与丛生的思维写出了"普通人的传奇和传奇中的普通人"。丰富的感觉组成了莫言小说的氛围、细节、场面,构成了作品"密集的事件"与"密集的人物",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感悟则构成了作品"密集的思想"。
- 张瑞英
- 关键词:悟性文学表现
- 品出文章地道的滋味——浅谈教与学的“到位”
- 2003年
-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透过教学内容的显性的物质外壳来把握其隐性的深层的精神内涵。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自己要深刻领会课文的意义内涵 ,发掘课文的艺术魅力 ,体味作者的创作初衷 ,更重要的是 ,在此基础上及时、准确地启发、引导、点拨学生 ,带动学生走到文章深处 ,一同感知 ,一同欣赏 ,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到位”。
- 张瑞英
-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创作主题
- 知青作家的创作与寻根文学的发生被引量:7
- 2003年
- 知青作家的生活经验直接制约着寻根文学的创作选择 ,并最终决定了寻根文学的创作取向。知青作家在文化寻根意义上对自我的超越有可能使他们的创作进入一个广阔的文化历史空间 ,但是 ,他们的某种既成的创作经验也可能构成他们超越自我的审美局限。
- 张瑞英
- 关键词:知青知青作家寻根寻根文学
- 张爱玲的战争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从《烬余录》谈起被引量:2
- 2017年
- 张爱玲亲历的香港战争对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但她在散文《烬余录》中回顾往事时,却仅忆起一些不相干的事。此一矛盾现象,根据创伤理论,张爱玲在战争中的冷漠表现,是创伤规避心理所致。但规避不等于复原,创伤的"延迟性"与"反复性"注定了战后的张爱玲不断受其侵袭。为了摆脱创伤梦魇,她利用文学书写反复再现原初创伤情景,把战争创伤体验宣泄到作品中去,以此来疏导压抑情绪,以期达到克服创伤的最终目的。但遗憾的是张爱玲耽溺于"古老的记忆"和世俗,止步于虚无,最终难以完全克服创伤而获得生命的升华。
- 高丽张瑞英
- 关键词:创伤体验战争创伤
- 文化视阈中的现代小城镇小说研究论纲
- 2014年
-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与乡的过渡,联系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两极,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农业文明,又渗透着商业社会的现代因子,有着城市和乡村的双重特色,因此小城镇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意义,以小城镇为文化背景的小说创作在反映社会人生和历史状貌方面就有了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功能。小城镇题材的小说创作生动地展示了近现代乡土中国在异质文明冲击下的特殊状态,形象地演绎了宗法社会的初步蜕变史。同时,小城镇文学斑斓的城镇风情和丰富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常"与"变"的历史镜像。
- 张瑞英
-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化意蕴
- “霜庐”张爱玲及几篇佚文的考证被引量:2
- 2018年
- 老上海文人沈寂在接受韦泱采访时透露:张爱玲曾以"霜庐"为笔名翻译毛姆的作品《红》《蚂蚁和蚱蜢》,另一篇同样署名"霜庐"的《牌九司务》是吴江枫所译。通过查阅民国期刊中所有署名"霜庐"的文章,发现除上述三篇译文之外,还有五篇散文署名"霜庐"。通过综合考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霜庐"就是张爱玲,这八篇作品均出自其手。
- 高丽张瑞英
- 关键词:毛姆
- 论通识教育与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创新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任何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而观念的创新有赖于广博的知识的支撑,而从各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其精华无疑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而思想文化经典又无疑是各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精华中的精华,因此,经典阅读更无疑是最有效的通识教育的途径。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民族智慧和知识滋养,形成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判断力和缜密的推理能力,培养自己健康向上而又通脱灵活的文化人格,应该是通识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和最根本的目的。通过这样的通识教育,必定能培养出具有自由思想的人才、有境界的研究者和有担当意识的社会公民这样"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研究生。
- 张瑞英杨甜
-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型研究生人才
- 创伤从未忘记——童年创伤理论视域下毛姆的口吃症探源被引量:3
- 2018年
- 毛姆在创作上成果累累、声名显赫,但促使他从事创作的重要因素却是他的口吃症。口吃症不仅塑造了毛姆的个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职业选择,并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他的人生哲学。童年丧母的创伤是导致毛姆口吃症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为一直未能与替代养育者重建稳固可靠的依恋关系,处于情感缺失状态的毛姆逐渐把口吃发展为一种证明自己存在与价值的"权力"。因为创伤从未忘记,毛姆躲在他自制的"口吃盔甲"里,一生负伤而行。
- 高丽张瑞英
- 关键词: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