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9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0.5克/次,3次/天)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48例给予二甲双胍(0.5克/次,3次/天)和沙格列汀(5毫克/次,1次/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和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周期、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餐后2 h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H/FSH、睾酮(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HOMA-IR、TG、T下降更为明显。结论采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
- 王芳田冬梅童平张立娟杨昕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沙格列汀二甲双胍
- 黄芪对气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黄芪对气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疗程12周。检测中医证候疗效和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FMD、NO、ET-1、MHR、CRP)、糖代谢指标(FBG、2 hPBG、HbA1C、FCP)、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MD、NO高于对照组(P<0.05),MHR、2 hPBG、HbA1C、TC、TG及气短、神疲、乏力评分更低(P<0.05)。2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黄芪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气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 杨芸艺杨宏杰张立娟陈琳侯可可尹宏萍雷涛沙雯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气虚
- 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8年
- 目的通过研究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淫羊藿甙防治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机械分离法获得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取第四代细胞随机分为,雌二醇组(1×10-8mmol/l),淫羊藿甙低剂量组(1 ng/ml),中剂量组(10 ng/ml),高剂量组(100 ng/ml)对照组,经药物处理48 h后,用TUNEL和扫描电镜的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淫羊藿甙各剂量组的凋亡指数均下降(P<0.05),其中淫羊藿甙中剂量组的凋亡指数下降明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显示淫羊霍甙各组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减少,尤以淫羊霍甙中剂量组最少。结论淫羊藿甙可以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凋亡,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 张立娟雷涛张秀珍
- 关键词:淫羊藿甙成骨细胞凋亡
- 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Ⅰ型胶原和整合素α2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7年
- 以低、中、高剂量淫羊藿甙与成骨细胞孵育,结果显示淫羊藿甙各剂量组Ⅰ型胶原、整合素α2和β1的表达均升高,其中Ⅰ型胶原、整合素α2和β1在淫羊藿甙中剂量组表达最高。
- 雷涛张立娟张秀珍赵家胜
- 关键词:淫羊藿甙成骨细胞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动脉硬化情况及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者共1000人。所有对象完成常规的体检、生化检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检查。结果:(1)2型糖尿病人群的平均PWV值为1668 cm/秒。(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PWV显著相关的因素依次是有收缩压、年龄、舒张压、糖尿病病程、尿蛋白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LDL及TC,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360、0.317、0.225、0.163、0.159、0.157、0.110、0.092、0.085(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PWV的因素有收缩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β系数分别为:0.334、0.276、0.103、0.067(P<0.05)。结论:2型糖尿病人群中平均脉搏波传播速度高于基准值。血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均为糖尿病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 谭姣容田冬梅童平张立娟杨昕王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动脉硬化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代谢、蛋白尿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代谢、尿蛋白及Hs CRP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8例,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5 nmol/L]和维生素D不足组[25(OH)D 25~74 nmol/L]。测定其25-羟维生素D、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尿白蛋白肌酐比及hsCRP,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比较25-羟维生素D与其他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 CRP的相关性。并对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的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 CRP行t检验。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与FPG、Hb A1c、hs CRP、ACR呈负相关,与Fins、Ca呈正相关。与Bun,Cr,P,PTH,TC,TG,LDL,HDL无关。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Hb A1c、hs CRP、ACR明显高于25-羟维生素D不足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Fins、Ca明显低于25-羟维生素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血脂、肾功能、FBG、PTH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低下,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糖代谢,并可能通过炎症因子hs CRP影响蛋白尿产生。
- 张立娟田冬梅童平王芳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尿白蛋白肌酐比
- 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75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维生素D3水平分为3组,比较3组间的血糖、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 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的差异。以25-羟维生素D[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糖尿病肾病为因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3水平不足或缺乏比例者达73.6%,而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47.9%。25(OH)D缺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 AER及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25(OH)D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u AER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相关(OR=1.238,P=0.004)。结论:25(OH)D缺乏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是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谭姣容田冬梅杨昕张立娟王芳童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25-羟维生素D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与三酰甘油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ChE)与三酰甘油(TG)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普陀人民医院收治的32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将ChE水平按四分位数分为Q1组(<6 915 U/L)81例、Q2组(6 916~8 268 U/L)80例、Q3组(8 269~9 578 U/L)80例、Q4组(≥9 579 U/L)80例, 分析血清ChE与TG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血清ChE的升高, TG水平显著升高(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E与体重、体重指数、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0.39、0.35、0.31、0.27、0.24、0.25、0.11, P<0.05、P<0.01或P<0.001), ChE与年龄、收缩压、血尿素氮(BUN)、肌酐、糖化白蛋白(GA)呈负相关(r分别为-0.46、-0.14、-0.20、-0.14、-0.21, P<0.05或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E是TG独立影响因素(β值为0.270,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在校正性别、年龄、体重、血红蛋白、白细胞、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LT、BUN、肌酐、尿酸、吸烟史、饮酒史、HbA1C、GA、TC、LDL-C后, Q4组发生高TG血症风险是Q1组的6.024倍(P=0.011)。以TG 1.7 mmol/L为切点,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与高TG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糖尿病ChE的最佳切点值为7 801 U/L。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与TG呈正相关。
- 王广宇王坤伟谭姣容陈焕珍张立娟杨昕
- 关键词:胆碱酯酶糖尿病三酰甘油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能量代谢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评估老年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141例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测定血清25(OH)D,并比较缺乏组(<25nmol/L)和不足组(25~74nmol/L)BMI、WC、FPG、HbA1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血脂及C-RP。另将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分别以25(OH)D为因变量,与上述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以25(OH)D缺乏为因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4%的老年T2DM患者存在25(OH)D水平下降。缺乏组BMI、HbA1c、HOMA-IR、C-RP高于不足组,HDL-C低于不足组(P<0.05)。肥胖组血清25(OH)D与FPG、HbA1c、HOMA-IR、C-RP呈负相关,与HOMA-β、HDL-C呈正相关;而非肥胖组25(OH)D仅与HbA1c、C-RP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25(OH)D缺乏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HbA1c和C-RP(P<0.05)。结论 25(OH)D水平下降在老年T2DM患者中十分普遍,25(OH)D下降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补充25(OH)D可能使患者获益。
- 王芳田冬梅童平张立娟杨昕傅文超谭娇容陈焕珍刘燕卿
- 关键词:糖尿病25羟维生素D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
- 2型糖尿病患者预警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新阈值的设定
- 2021年
-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中预警前列腺癌(PCa)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新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151例初次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阳性为金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T2DM组和非T2DM组进行比较,其中合并PCa的患者分为PCa-T2DM组和PCa-非T2DM组。采用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T2DM人群中预警PCa的PSA新阈值(原阈值4.0 ng/ml),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采用概率函数拟合估算总体人群中PSA水平的分布情况,支持向量机计算新阈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检验其诊断效能。结果:2151例患者的PCa检出率为35.89%(772/2151)。将所有受试者分为T2DM组496例(23.06%)和非T2DM组1655例(76.94%)。T2DM组患者的PSA低于非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对T2DM人群筛查PCa的PSA新阈值为3.27 ng/ml。T2DM组以PSA=3.27 ng/ml作为诊断截点,ROC曲线下面积为0.83,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3%和41.36%。全部人群以PSA=4 ng/ml作为诊断截点,ROC曲线下面积为0.8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54%和46.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PSA水平降低,针对T2DM人群的PSA新阈值(3.27 ng/ml)具有较好的前列腺癌预警作用,有利于提高T2DM患者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 陈铭陈羿刘嘉澍王严茹李楠张梦宇李菲王广宇陈焕珍杨昕张立娟苏斌朱冰李鸿曲伸
- 关键词:糖尿病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