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华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2篇婴儿
  • 2篇诱发电位
  • 2篇语言发育
  • 2篇语言发育迟缓
  • 2篇预后
  • 2篇听觉
  • 2篇听觉诱发
  • 2篇听觉诱发电位
  • 2篇听阈
  • 2篇脑干
  • 2篇脑干听觉
  • 2篇脑干听觉诱发...
  • 2篇康复
  • 2篇儿童
  • 2篇发育迟缓
  • 1篇电生理
  • 1篇毒性
  • 1篇新生儿
  • 1篇血症

机构

  • 8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8篇张继华
  • 6篇尚清
  • 6篇马彩云
  • 3篇李靖婕
  • 2篇刘冬芝
  • 2篇吴值荣
  • 2篇王家勤
  • 2篇崔伟丽
  • 1篇吴丽
  • 1篇康文清
  • 1篇杨东梅
  • 1篇吕楠
  • 1篇张会春
  • 1篇许邦礼
  • 1篇吴丽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听阈正常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听阈正常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 (1)听阈正常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BAEPⅠ、Ⅲ、Ⅴ波的...
张继华吴丽王家勤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临床路径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治疗该病的临床路径。方法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二病区2012年10月至2014年02月收治的21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111例),对照组(99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通过治疗一个疗程(3个月)后,对两组治疗前后智力提高水平,患儿住院花费,家长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家长依从性好,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系统治疗精神发育迟滞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住院费用,患儿家长易于接受,可作为临床路径的前瞻性观察。
杨东梅马彩云尚清李靖婕崔伟丽张继华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听阈正常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听阈正常而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00例听阈正常而语言发育迟缓患儿BAEP的变化规律;按年龄分组比较两个年龄段之间各波的延长时间.结果 (1)BAEP正常10例,异常90例,BAEP表现为Ⅰ、Ⅴ波潜伏期(PL)延长,Ⅲ~Ⅴ、Ⅰ~Ⅴ波峰间期(IPL)延长;(2)随着年龄增长,Ⅴ波PL与Ⅲ~Ⅴ波IPL延长时间越长.结论 Ⅰ波、Ⅴ波延长对早期诊断听阈正常而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具有一定的意义,说明即使听阈正常也可能存在听觉传导通路异常,且随着年龄增加,脑干上段受损越严重.
张继华马彩云尚清吴丽王家勤李靖捷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康复治疗及康复介入时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植物状态患儿脑电生理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崔伟丽马彩云尚清张继华李靖婕刘冬芝
中医康复理疗结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理疗结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收治住院的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理疗,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理疗联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33/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患者痉挛程度评分为(2.74±0.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8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理疗联合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吴值荣马彩云尚清张继华
关键词:脑性瘫痪肉毒毒素A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8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本院新生儿科2007年6月-2010年2月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气相色谱/质谱串联分析尿有机酸测定结果、血气分析、血糖、乳酸、血氨等特点,并对其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主要临床特点为喂养困难、反应差、嗜睡、少动、少哭、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减弱,尿有机酸分析发现甲基丙二酸明显增高,同时血氨、乳酸轻度升高,而呕吐、惊厥、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肝肾损伤在新生儿期并不多见。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均给予VitB121 mg.d-1,限制蛋白质摄入量,3例用左旋肉碱100 mg.kg-1.d-1。4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营养、体格发育良好,2例随访仍有间断抽搐、肌张力低、发育迟缓,2例死亡。结论依据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发病特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许邦礼张继华康文清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预后婴儿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婴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臂丛神经损伤婴儿肌电活动的变化,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臂丛神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患侧上肢肱三头肌、桡侧伸腕肌群、三角肌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刺激电极放置于肌肉的起止部位,电刺激强度为20~50mA,频率30Hz,刺激时间10s,间歇5s,反复30次,每次刺激均诱发出肘关节屈曲和腕关节伸展,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用徒手肌力评估法分别评定患儿上述肌肉肌力的变化,同时运用表面肌电仪采集记录患肢放松位、功能位、主动收缩位肌电信号时域范围肌电积分值的变化。结果 24例患儿治疗后患肢肌力明显提高,表面肌电仪测试治疗后患儿功能位肱三头肌、桡侧伸腕肌群、三角肌的肌电积分也明显增加,自主收缩测试的肌电积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使患儿肌张力提高,肌力增强。表面肌电仪可作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疗效的客观评估方法 。
马彩云尚清张继华张会春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表面肌电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的血精氨酸代谢与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血精氨酸及免疫力等因素与其住院期间感染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03—2012-03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的10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临床症状、血生化及血串联质谱检测了解生化指标及精氨酸代谢情况,分析血精氨酸与免疫力的关系,分析血精氨酸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黏膜感染的关系。结果本研究10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患儿中,血精氨酸低,IgA+C3降低,患儿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结论掌握血精氨酸代谢与免疫力的关系,有助于减少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发生,缩短康复疗程,对改善患儿康复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张继华马彩云尚清王家勤李靖婕吴值荣刘冬芝吕楠
关键词: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精氨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