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登陆我国大陆热带气旋的纬度分布特征被引量:6
- 2012年
- 登陆点位置是热带气旋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消除因资料单一产生的误差,本文采用1951—2010年中国、美国、日本三套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登陆我国大陆热带气旋频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登陆纬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本文以总结三套资料一致反映的现象为主,得到以下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从总体上看,中国资料集内的登陆频数比其他两套资料平均每年约多1个.1970年后三套资料的登陆频数基本保持不变,登陆纬度有较一致的北移,而1970年前两者在三套资料内的变化不太一致.从单位纬度登陆频数上看,登陆数绝大部分集中在北纬30°以下,且总体上随纬度增加而减少,其中北纬21°—23°登陆数偏多,北纬20°—21°和北纬23°—24°登陆数偏少.
- 张翰管玉平
- 关键词:热带气旋年际变化
- 南海夏季风与登陆我国大陆初旋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1948—2009年南海夏季风指数、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位势高度场、风场资料,首次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每年登陆中国大陆的首个热带气旋(初旋)的关系.结果表明:初旋的登陆日、登陆纬度、生成纬度与当年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的频数、活动期、强度等相关性较好;强(弱)南海夏季风指数年份,登陆大陆热带气旋数偏多(少)、初旋登陆日偏迟(早)、初旋登陆点偏南(北).从流场上看,强(弱)南海夏季风指数年份,对应的季风槽偏强(弱),其异常风场和初旋路径也截然不同.从年际变化上看,南海夏季风指数明显呈减弱趋势,而初旋登陆点则有一定北移.
- 张翰管玉平
- 关键词:季风指数热带气旋流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