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萱
- 作品数:51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双胎SGA和AGA生后第1年体格生长指标异常发生率的队列研究
- 张萱杨琴程茜胡燕陈立蒋志阳刘晓代英钟元峰张站站
- 基于网络的《儿童保健学》PBL教学的实施与问题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儿童保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讨基于网络的《儿童保健学》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网络的《儿童保健学》的PBL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 张萱袁心刚胡燕刘晓蒋志阳代英陈立程茜
- 关键词:儿童保健学PBL教学网络教学
- 你家孩子睡够了吗
- 2023年
- 孩子睡得够、睡得好,能增强抵抗力,还能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长个子很关键,因为生长激素只有在深睡眠状态时,才能达到高水平的分泌。每天睡多少才算够呢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发布的最新睡眠指南,一天中,包括午睡在内的所有睡觉时间的总和如下:0~3个月:14~17个小时4~11个月:12~15小时1~2岁:11~14小时3~5岁:10~13小时6~13岁:9~11小时14~17岁:8~10小时。
- 刘嘉张萱
- 关键词:睡眠状态生长激素抵抗力基金会睡觉时间孩子
- 儿童面部黑色素痣诊治379例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379例面部黑色素痣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379例中,男175例,女204例;年龄44 d至16岁。采用3种术式:单次(235例)或分次(71例)切除缝合,切除加全厚植皮(38例),切除加皮瓣修复,邻近皮瓣转移(34例),1例左面部巨痣行痣大部分切除加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修复。采用皮肤科医师和患儿家属双盲主观评价疗效,评价内容为切口瘢痕、面部畸形、色差。结果除1例股前外游离皮瓣转移患儿游离皮瓣吻合口栓塞改为全厚植皮外,所有患儿均完整切除面部黑色素痣,切口Ⅰ级愈合。所有单次或分次切除缝合、临近皮瓣转移者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和弹性与正常皮肤接近,除部分邻近皮瓣转移患儿家长对附加切口不满意外,均获得满意评价。全厚植皮术者植皮区创缘发生轻度瘢痕增生,植皮区色素沉着。所有患儿未继发面部畸形。结论儿童面部黑色素痣的手术设计需兼顾其所处面部美容单位、面积大小,遵循面部美容单位自然的分界线及面部皱纹线走向,选择适宜的切除缝合、皮瓣转移、全厚植皮等术式进行修复,术后可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
- 袁心刚邱林傅跃先田晓菲刘燕肖军李天武陈伟甘立强张萱
- 关键词:面部美容黑色素痣儿童
- 儿科医务工作者食物过敏知识现状及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儿科医务工作者食物过敏知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培训课程,明确培训效果。方法2019年4月22—24日采用网络问卷对全国范围内儿科医务工作者进行食物过敏相关知识现状调查;针对知识现状设计培训课程,2019年11月8—10日招募儿科医生进行线下培训,并通过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及培训后2个月在线问卷测试3次,分析培训短期及长期效果。分析被调查者特征及知识性问答正确率和合格率(答对60%以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过敏知识合格率影响因素,各时间点问题合格率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187名儿科医务工作者参与此次调查。食物过敏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平均正确率分别为38.8%(461/1187)和28.8%(342/1187),食物过敏相关知识正确率18.6%(221/1187)~63.4%(753/1187),而合格率仅为12.6%(150/1187)。86.7%(1029/1187)的被调查者能正确识别严重过敏反应早期症状,93.3%(1107/1187)的被调查者在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首选肾上腺素进行治疗。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职称和医院等级是影响食物过敏知识正确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7(95%CI 1.119~1.818)和1.866(95%CI 1.378~2.527)。69名儿科医生参与线下培训,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及培训后2个月食物过敏知识回答合格率(或例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5%(20/44)、78.0%(46/59)和13/14,χ^2=16.8,P<0.01]。结论儿科医务工作者食物过敏知识水平现状不容乐观,针对性线下培训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提升食物过敏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 张萱张站站鲜若凌方訸平胡燕
- 关键词:儿科医生食物过敏医院等级医务工作者
- 小于胎龄儿生后第一年体格生长纵向评估
- 张萱
- 早产与足月小于胎龄儿第1年体格生长差异的队列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产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在生后1年内的体格生长变化趋势是否与足月SGA存在差异,为早产SGA生后体格生长随访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随访的早产SGA 54人,足月SGA 181人。分别在1、3、6、12月龄(早产SGA在纠正胎龄的1、3、6、12月龄)测量体质量、身长、头围,采用Z积分计算体格水平和生长速度。结果 ①早产SGA生后快速追赶生长发生在纠正年龄1月龄后,而足月SGA在生后即开始;早产和足月SGA在前6个月追赶生长率均达63.0%。②早产SGA未纠正胎龄的体质量Z值在6、12月龄(t=-1.189、-0.911,P=0.236、0.363),身长、头围Z值在12月龄(t=-0.855、-1.078,P=0.394、0.282)与足月S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早产SGA的体质量增长速度在1-3、〉3-6月龄(t=4.685、3.787,P〈0.01),身长、头围在1-3、〉3-6、〉6-12月龄追赶速度明显快于足月SGA(t=3.487、3.626、4.179,t=5.158、3.001、4.641,P〈0.01)。但在1月龄内体质量、身长追赶速度均慢于足月SGA(t=-6.384、-4.821,P〈0.01),甚至低于出生时Z值水平(ΔZ〈0)。结论早产SGA追赶生长的发生晚于足月SGA,体格生长水平可在1岁时追赶上足月SGA,在1岁内生长潜力大于足月SGA,在纠正年龄1月龄内易发生宫外生长迟缓。
- 杨琴张萱程茜
- 关键词:足月分娩
- 角色扮演教学在儿童保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探索“角色扮演”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教学中的作用,了解“角色扮演”教学对儿童保健教学中发育与行为相关内容的影响。方法将191名2011级儿科系本科学生按班为单位分组。每班再分3小组,每组9~10人,并提供参考资料及网络资源链接。要求每小组分别以不同临床分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学习、生活为主干自行编排短剧。学习第3周,分班分组进行表演并评奖;教师点评及补充相关知识。第4周。大课再次讲授该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分型、治疗等内容:学生登陆网络教学平台并完成问卷。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根据学生完成问卷情况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提取生成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3%(96/19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很好”,43.7%(83/191)的学生认为“好”;33.2%(63/191)的学生认为该教学对自学有“很大帮助”;29%(55/191)的学生认为对拓展临床思维有“很大帮助”。针对是否在示教后仍需进行相关大课教学的问题,59.5%(114/191)的学生认为“仅需补充部分知识”。结论“角色扮演”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适应未来临床工作需要,提高其对疾病识别、判断及诊断的能力;同时,应对相应大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 陈立蒋志阳代英张萱魏华刘晓王敏建蒋抗抗胡燕程茜
- 关键词:角色扮演教学临床医学教育儿童保健
- 乳母饮食回避对母乳营养成分及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24年
- 母乳是婴儿生后早期最佳的食物和液体来源。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虽然母乳具有一定稳定性,但母亲回避食物时仍可能对母乳营养素含量产生影响,脂类和蛋白质受到摄入食物的影响更大,碳水化合物受饮食影响较小,有关维生素、矿物质与母亲摄入量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而乳母饮食回避是否影响纯母乳喂养婴儿的体格生长仍有待阐明。临床工作及研究均发现不少疑诊或确诊食物过敏的母乳喂养儿童,母亲选择不同程度的饮食回避。对于该类婴儿的母亲,如何科学饮食回避,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回避的食物种类、时间,以及对婴儿生长发育和过敏转归的影响。
- 王芮安张萱
- 关键词:婴儿生长发育食物过敏
- 讲座是临床课程和实习的有益补充
- 2016年
- 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模式及流程大同小异,由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三部分组成。这种模式有利于医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但其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学生在校期间所获知识的基础性、单一性、典型性、稳定性与临床实践中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多变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2]。如何帮助实习生解决上述矛盾,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呢?
- 袁心刚张萱
- 关键词:临床课程医学教育模式医学基础课程实习医生临床思维带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