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性
  • 4篇小儿
  • 4篇小儿急性
  • 4篇小儿急性阑尾...
  • 4篇阑尾
  • 4篇阑尾炎
  • 4篇急性阑尾炎
  • 3篇蛋白
  • 3篇诊断及病理
  • 3篇MIP-1Α
  • 3篇病理
  • 2篇炎性蛋白
  • 2篇巨噬细胞炎性...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血清
  • 1篇炎性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尿道
  • 1篇尿道损伤

机构

  • 6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作者

  • 6篇张雪峰
  • 4篇李庆丰
  • 4篇梁峰
  • 4篇雷杰
  • 4篇张玮
  • 4篇孙红
  • 3篇王贵波
  • 2篇张丽莉
  • 1篇尹君
  • 1篇张鲁娜
  • 1篇宁风琴
  • 1篇章春芝

传媒

  • 3篇中国病案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MIP-1α联合PTX-3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MIP-1α联合PTX-3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8年1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某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38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经手术和病理结果将研究组进一步划分为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组(A组,60例)、化脓性阑尾炎组(B组,40例)和单纯性阑尾炎组(C组,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5天血清MIP-1α联合PTX-3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MIP-1α联合PTX-3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P-1α联合PTX-3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MIP-1α和PTX-3预测急性阑尾炎患儿病理分型的准确性。结果术前,A组、B组和C组均和对照组的MIP-1α和PTX-3水平为[469.32±71.82vs416.23±69.87vs238.64±67.56vs192.37±7.63(ng/L)]和[1479.87±235.67 vs 1324.38±237.58 vs 882.61±134.32 vs 371.57±58.67(pg/mL)],P<0.05;而术后5天,A组和B组>对照组[261.72±55.69 vs 237.61±54.83 vs 170.83±16.85 vs 162.73±17.68(ng/L)]和[423.57±89.63 vs 385.67±79.32 vs 351.67±78.32 vs 358.73±46.38(pg/mL)],P<0.05,但C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1α和PTX-3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总体延误时间、WBC及改良Alvarado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总体延误时间、WBC及改良Alvarado评分均为影响MIP-1α和PTX-3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MIP-1α联合PTX-3预测AA患儿病理分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到94.12%和90.00%,AUC值为0.940。结论AA患儿外周血MIP-1α和PTX-3水平呈异常表达,临床可通过二者的不同表达水平进而鉴别坏疽性、化脓性及单纯性AA。
张玮梁峰张敏孙红张雪峰雷杰李庆丰王贵波
关键词:MIP-1Α小儿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梗阻肠坏死患儿A2B腺苷受体、紧密连接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及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A2B腺苷受体(A2BAR)、紧密连接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肠梗阻肠坏死患儿中的表达及与肠上皮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4月—2020年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5例急性肠梗阻肠坏死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于我院诊治的30例消化道畸形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A2BAR、紧密连接蛋白及TNF-α表达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急性肠梗阻肠坏死患儿A2BAR、紧密连接蛋白、TNF-α与肠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的关系。结果研究组A2BAR灰度值、紧密连接蛋白灰度值及AI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对照组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前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术后7 d,研究组血清TNF-α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A2BAR、紧密连接蛋白灰度值与AI呈正相关(P<0.01),TNF-α与AI呈负相关(P<0.01)。结论A2BAR、紧密连接蛋白及TNF-α在急性肠梗阻肠坏死患儿中异常表达,且与患儿肠上皮细胞大量凋亡关系密切,临床需重视患儿A2BAR、紧密连接蛋白及TNF-α水平监测,以改善其预后。
张雪峰张丽莉李明晖
关键词:肠梗阻肠坏死紧密连接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不同拔管方法对患者尿道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技术,是外科手术前准备及治疗危重患者的护理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以其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妥不易滑出,管壁光滑而薄,对尿道黏膜刺激性小,内径相对较粗,尿液流动快不易沉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因操作不当引起一定程度的尿道损伤,在拔管过程中,患者尿道损伤常被临床工作人员忽略.笔者将两种不同拔除导尿管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宁风琴章春芝张鲁娜尹君张丽莉张雪峰
关键词:留置导尿管护理
PTX-3联合PCT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正五聚体蛋白-3(PTX-3)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3例疑似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108例健康儿童作为B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PTX-3、PCT水平并进行比较。A组均实施腹腔镜下探查术明确急性阑尾炎是否发生,对急性阑尾炎发生者实施腹腔镜下切除术,并实施病理分型检测,比较急性阑尾炎发生者和未发生者血清PTX-3、PCT水平,评价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比较不同病理分型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血清PTX-3、PCT水平;分析术前血清PTX-3、PCT联合检测评价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的效能。结果入选者中小儿急性阑尾炎占79.14%,A组血清PTX-3、PCT水平均高于B组,A组急性阑尾炎发生者血清PTX-3、PCT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X-3和PCT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2%、95.09%,均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与单项检测相近;129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病理分型为单纯型23例,化脓型60例,穿孔坏疽型31例,阑尾周围脓肿型15例。4组患儿血清PTX-3、PCT水平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均逐渐下降,且同一时刻单纯组<化脓组<穿孔坏疽组<阑尾周围脓肿组;血清PTX-3和PCT联合检测评价单纯型、化脓型、穿孔坏疽型、阑尾周围脓肿型急性阑尾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0.871、0.841、0.807,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疑似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血清PTX-3、PCT水平偏高,且急性阑尾炎发生者均高于未发生者,二者联合检测对该病有良好的诊断及病理分型价值。
张玮梁峰张敏孙红张雪峰雷杰李庆丰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阑尾炎
血清MIP-1α联合P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MIP-1α)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S)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小儿术前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小儿AAS病理分型诊断,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于某院儿外科住院的100例初诊为AAS患儿临床资料,记为AAS组,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100例AAS患儿分为3组,包括单纯性组43例,化脓性组35例,穿孔性组22例。同期选取入院体检且无感染病灶、血常规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患者均检测血清中MIP-1α和PCT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者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小儿AAS的诊断效能,同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AAS的危险因素。结果AAS组血清MIP-1α和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单纯性组血清MIP-1α和PCT水平<化脓性组<穿孔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三组患者术后3天、7天的血清MIP-1α和PCT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程度是不相等的,但同一时刻单纯性组MIP-1α和PCT的数值<化脓性组<穿孔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P-1α和PCT是小儿AA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MIP-1α和PCT诊断小儿AAS发病的AUC分别为0.770、0.799,而两者联合诊断时AUC为0.920,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最高分别为83.49%、78.20%及81.40%。结论血清MIP-1α联合PCT具有良好的互补性,能有效提高小儿术前诊断准确性,且有助于小儿AAS病理分型诊断,对临床科学治疗有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张玮梁峰张敏孙红张雪峰雷杰李庆丰王贵波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急性阑尾炎
血清HMGB1联合MIP-1α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联合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2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1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记为小儿急性阑尾炎组,依据患儿术后检测结果分为化脓性阑尾炎组(Ⅰ组,n=40),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组(Ⅱ组,n=48)及单纯性阑尾炎组(Ⅲ组,n=31);随机选取同期在某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对象的MIP-1α及HMGB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P-1α、HMGB1及联合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发病因素。结果急性阑尾炎组与对照组的血清HMGB1、MIP-1α水平比较,急性阑尾炎组血清HMGB1、MIP-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儿的血清HMGB1、MIP-1α水平比较,干预前,Ⅱ组的HMGB1、MIP-1α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干预后,Ⅰ组、Ⅱ组和Ⅲ组的HMGB1、MIP-1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Ⅱ组>Ⅰ组>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HMGB1和MIP-1α为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临床指标诊断效能比较中,血清HMGB1及MIP-1α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AUC为0.792、0.784,而联合诊断的AUC为0.862,且此时敏感度为82.33%,特异度为76.38%均高于单个指标,准确率为81.67%,高于单个指标。结论血清HMGB1联合MIP-1α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可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有利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对该病有较大的临床治疗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张玮梁峰张敏孙红张雪峰雷杰李庆丰王贵波
关键词: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小儿急性阑尾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