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核
  • 6篇杆菌
  • 5篇儿童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4篇基因分型
  • 4篇儿童结核
  • 4篇分枝杆菌
  • 3篇耐药
  • 2篇细胞
  • 2篇临床分离株
  • 2篇耐药表型
  • 2篇患儿
  • 2篇分离株
  • 1篇多药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型别
  • 1篇氧酶
  • 1篇氧糖剥夺
  • 1篇抑制消减杂交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生物化...

作者

  • 13篇彭哲
  • 8篇朱朝敏
  • 6篇幸琳琳
  • 5篇刘芮汐
  • 3篇李奇志
  • 1篇张运玲
  • 1篇王红
  • 1篇廖炀
  • 1篇陈军华
  • 1篇郑改焕
  • 1篇张爱华
  • 1篇刘作义
  • 1篇杨俊卿
  • 1篇刘艳

传媒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核分支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与重庆地区结核患儿耐药表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与结核患儿耐药表型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定向缺失多重酶链聚合反应技术(Deletion—targeted multiplex PCR,DTM—PCR)对从143例患儿分离得到的结核分...
彭哲朱朝敏幸琳琳刘芮汐
文献传递
英夫利西在儿童克罗恩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英夫利西作为一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单克隆抗体,在儿童克罗恩病(CD)的治疗中已开始应用。许多大的随机对照研究已经显示其对儿童CD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生长发育的恢复及降低肠切除术的概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英夫利西的治疗方案包括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前者在第0、2、6周以5 mg.kg-1的剂量静脉滴注,后者在缓解后每8周以相同剂量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剂量和用药间隔,以避免失效。严重感染、输液反应、药物性红斑狼疮等不良反应也是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英夫利西是否有致癌的可能性并不清楚,需要长期的随访观察。
朱朝敏彭哲
关键词:克罗恩病英夫利西儿童
miR--211--5p通过下调COX2的表达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第一部分miR-211-5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筛选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大鼠脑中有明显表达变化的miRNAs;观察miR-211-5p与COX2在MCAO/R大鼠皮层和海马再灌...
彭哲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OX2
文献传递
儿童结核病耐药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了解最新儿童耐药结核病流行现状,为耐药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间收集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61例结核病患儿样本,采用比例法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M)、异烟肼(Isoniazide,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共5种药物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161株菌株中鉴定出139例为结核分枝杆菌,对这139例培养阳性儿童结核病例中,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为20.86%、6.47%,平均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是SM(12.2%)、INH(10.79%)、RFP(8.63%)、EMB(2.88%)、PZA(2.88%)。结论重庆地区儿童结核病总体耐药及耐多药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地区及复治患儿可能是儿童结核病病例发生多耐药的相关因素。
彭哲刘芮汐李奇志幸琳琳朱朝敏
关键词:耐药儿童结核病
罗汉果皂苷V对RSL3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V(MV)对铁死亡诱导剂RAS选择性致死分子3(RSL3)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RSL3诱导SH-SY5Y细胞建立铁死亡模型。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亚铁离子荧光探针FerroFarRed检测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Red CMXRos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二氢乙啶和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MitoSoX Red分别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内活性氧(ROS)。微板法检测细胞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环加氧酶2(COX-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分子对接技术预测MV与ACSL4、COX-2、GPX4和SLC7A1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RSL3组SH-SY5Y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细胞内和线粒体内ROS水平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MMP和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ACSL4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成功建立了细胞铁死亡模型。MV处理使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细胞内和线粒体内ROS水平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MMP和GSH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ACSL4和COX-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GPX4和SLC7A1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V与铁死亡核心蛋白ACSL4、COX-2、GPX4和SLC7A11存在结合位点。结论:MV可抑制RSL3诱导的SH-SY5Y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LC7A11/GPX4和抑制ACSL4/COX-2有关。
刘艳夏荣松冉冬芝彭哲王红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及耐药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与耐药关系。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集到的150株结核分枝杆菌,应用MIRU基因分型技术,并进行耐药测定,同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耐药之间的关系。结果 150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89种基因型,其中包括65个单一型,24个成簇型.最大簇基因型为223325173533,耐药菌株在成簇类型和单一类型不存在差异统计学。结论 223325173533基因型菌株在重庆儿童中是社会传播的优势菌群,结核分枝杆菌的成簇与耐药无相关性.
彭哲朱朝敏李奇志幸琳琳
关键词: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儿童
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耐多药结核杆菌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构建结核杆菌耐多药株与敏感株的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进一步探索结核杆菌耐多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耐多药菌株cDNA为实验组(Tester),敏感株cDNA为驱动组(Driver)应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结合T/A克隆技术构建结核杆菌耐多药株与敏感株的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结果:成功构建了耐多药结核菌株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获得113个差异表达cDNA片段。结论:研究表明SSH技术是筛选新功能基因的有效方法;多种已知或未知基因均参与了结核杆菌耐多药的调节,大规模筛选与克隆这些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多药机制的产生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张运玲郑改焕刘芮汐彭哲李奇志幸琳琳朱朝敏
关键词:结核杆菌抑制消减杂交耐多药差异表达基因
重庆地区儿童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及耐药相关性分析
研究背景和目的: 结核病做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调查资料显示,我国O~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在0.72/%左右,与往年比较无明显下降。而且在西部地区,儿童活动性结核...
彭哲
关键词: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儿童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与重庆地区结核患儿耐药表型的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菌株与结核患儿耐药表型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定向缺失多重酶链聚合反应技术(deletion-targeted multiplex PCR,DTM-PCR)对从143例患儿分离得到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北京基因型菌株鉴定,并使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敏实验。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卡介苗接种史和结核性脑膜炎病史等相关因素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北京基因型与相关因素以及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在143株结核分枝杆菌中,91株为北京基因型,占63.6%,北京基因型菌株与年龄、性别、居住地、卡介苗接种和结核性脑膜炎无关(P>0.05)。北京基因型菌株在耐链霉素菌株(16.5%,15/91)和耐异烟肼菌株(15.4%,14/91)中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北京基因型(3.8%,2/52;3.8%,2/52)(P<0.05)。结论北京基因型菌株是重庆地区儿童结核患者中流行的优势菌群,患儿的年龄、性别、居住地、是否接种卡介苗和是否为结核性脑膜炎与北京基因型菌株无关,感染北京基因型菌株的结核患儿更易出现链霉素和异烟肼耐药。
彭哲朱朝敏幸琳琳刘芮汐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基因分型
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WHO的报告,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发病国家之一,患者数位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因此,控制和预防结核病已成为当务之急。1999年Behr等用DNA芯片技术比较了结核分枝杆菌H37Rv,牛结核分枝杆菌和卡介苗(BCG)3者的全基因组,发现牛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相比,有11个差别区(region of difference,RDs),BCG则在牛分枝杆菌的基础上,还多了5个差别区,相对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共有129个开放读码框缺失。
彭哲朱朝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