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汉明

作品数:56 被引量:342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1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精神分裂症
  • 19篇分裂症
  • 10篇抑郁
  • 10篇精神分裂症患...
  • 9篇少年
  • 8篇青少年
  • 8篇家庭功能
  • 8篇残疾
  • 6篇抑郁症
  • 6篇棕榈
  • 6篇棕榈酸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家庭
  • 6篇儿童
  • 5篇言语
  • 5篇言语残疾
  • 5篇孤独感
  • 4篇症状
  • 4篇疗效

机构

  • 30篇武汉市精神卫...
  • 27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华中现代健康...
  • 1篇澳门城市大学
  • 1篇武汉工商学院

作者

  • 56篇徐汉明
  • 15篇马筠
  • 15篇钟宝亮
  • 14篇李轶琛
  • 11篇刘修军
  • 10篇黄先娥
  • 10篇戴晓燕
  • 10篇李文学
  • 9篇张惠实
  • 9篇胡琼芳
  • 9篇杨光远
  • 6篇陈红辉
  • 6篇张建军
  • 5篇巫珺
  • 5篇张建芳
  • 5篇杨光远
  • 4篇孙科
  • 4篇雷雨
  • 4篇朱军红
  • 3篇宋佳

传媒

  • 7篇医学与哲学(...
  • 5篇医学与社会
  • 4篇国际精神病学...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国外医学(精...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言语残疾人的孤独感及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言语残疾人孤独感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170例社区言语残疾人,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单一孤独感自评问题和社会支持量表。结果:高达46.5%的言语残疾人报告经常感到孤独。女性(OR=2...
李文学钟宝亮刘修军黄先娥戴晓燕胡琼芳张惠实徐汉明
关键词:言语残疾孤独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男性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性功能状况研究
<正>目的:了解男性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性功能状况,探讨其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对135名患者进行调查,从客观隋况、主观感受、诊断和 IIEF-5评分4个方面进行综...
王鹏朱军红严峻冯燕华沈君李波崔榕刘春芳刘斌徐汉明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文献传递
武汉市中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武汉市4所中学的24个班级的1237位中学生进行"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卫生和心理保健知识条目回答正确率较好,为48.4%-98.6%,精神卫生纪念日的条目回答正确率低,为10.0%-13.4%。中学生问卷得分均值为13.64±2.18分。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母亲受教育年限、学校级别和家庭居住地与问卷得分有关。结论武汉地区《中国精神卫生规划(2002-2010)》中的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的目标基本达到,精神卫生纪念日知识的宣传工作需要加强。
张建芳陈红辉钟宝亮徐汉明范银萍王品琥
关键词:中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的质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探索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征,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治疗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选取4组青少年患者家庭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同时对4组家庭观察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有关的家庭功能信息,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发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呈现出家庭关系联结疏离-缠结化,家庭互动情境矛盾化,家庭预后被动性的特点。表明家庭功能影响着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历程,疾病反过来影响着家庭功能,在临床实践中需对患者的家庭功能状态进行干预,促进患者的康复。
杨光远张建军马筠李轶琛徐汉明
关键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家庭功能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及社会功能的恢复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对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耐受性、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147例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年龄为16~1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组67例和利培酮组80例。棕榈酸帕利哌酮组治疗剂量100~150mg·mL^-1,利培酮组治疗剂量4~6mg·d^-1,观察期为12周。于基线、治疗2,4,8,12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分别评价有效性和社会功能,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改善项目(CGI-I)评价其疗效,比较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异,包括每组前后和组间差异。记录相关不良反应,对147例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共有102例患者完成研究,棕榈酸帕利哌酮组47例,利培酮组55例。两组在治疗第12周末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分及总分较基线有显著降低,CGI-I评分较基线有明显改善,但两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SP总分改善随时间变化较基线有改善,棕榈酸帕利哌酮组在第2周[(40.68±5.58)vs(32.38±9.24),P〈0.01],第4周[(45.14±5.14)vs(40.24±9.37),P〈0.05],第12周[(66.73±10.38)vs(55.48±9.86),P〈0.01)]较利培酮组改善更为明显。棕榈酸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利培酮组(17.3%vs42%,P=0.001)。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能有效改善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马筠李轶琛徐汉明曾红玲谢俊雷雨孙科宋佳李锦光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
听力残疾人的孤独感及相关因素
2016年
目的分析听力残疾人孤独感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武汉市485例社区听力残疾人,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单一问题孤独感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评。结果听力残疾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分别为(7.07±2.15)分、(17.66±4.52)分和(6.83±2.31)分,孤独感的检出率为52.4%。非已婚(β=0.85,OR=2.34,95%CI=1.49~3.67)、居住在农村(β=0.89,OR=2.43,95%CI=1.35~4.39)、独居或与他人合住(β=0.97,OR=2.63,95%CI=1.42~4.85)、一二级残疾(β=0.94,OR=2.55,95%CI=1.51~4.29)和低社会支持利用度(β=0.78,OR=2.17,95%CI=1.40~3.37)是听力残疾人孤独感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听力残疾人孤独感检出率很高,非已婚、居住在农村、独居或与他人同住、残疾程度重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低的听力残疾人是产生孤独感的高危群体。
张惠实钟宝亮李文学刘修军黄先娥戴晓燕胡琼芳徐汉明
关键词:听力残疾孤独流行病学
阅读式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阅读式疗法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PTSD患者84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阅读式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PTSD症状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心理弹性(ER89)评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SRESE)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经治疗,观察组PTSD症状评分(t=-8.768,P<0.001)、SDS评分(t=-5.180,P<0.001)、SAS评分(t=-5.856,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ER89评分(t=4.845,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OS(t=7.217,P<0.001)、ANG(t=4.898,P<0.001)、DES(t=7.552,P<0.001)及SRESE总评分(t=5.200,P<0.001)、合理化(t=8.435,P<0.001)、求助(t=4.555,P<0.001)、解决问题(t=4.844,P<0.001)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退避(t=-8.097,P<0.001)、自责(t=-8.892,P<0.001)与幻想(t=-10.369,P<0.001)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阅读式疗法可有效改善PTSD患者情绪障碍,提高心理弹性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抑郁情绪,促使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何璀余利平徐汉明
关键词:创伤心理治疗
武汉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调查武汉市4~16岁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武汉市16所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各4所)的2361名在校4~16岁儿童少年,完成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躯体虐待问卷和自编其他危险因素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结果:武汉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7%(95%CI:11.3~14.1),行为问题儿童少年的求医率为3.0%(95%CI:2.31~3.69).儿童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依次为:寄养家庭[5.80(1.38~24.50)],同学关系不好[5.58(1.73~18.0)],独生子女[4.02(3.07~4.96)],近一年躯体虐待[3.60(2.96~4.23)],父母有人经常饮酒[2.23(1.64~3.02)],同学关系一般[2.08(1.59~2.73)],居住在城乡结合部[1.80(1.33~2.43)],非重点学校[1.49(1.13~1.96)],大家庭[1.43(1.05~1.94)].结论:武汉市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预防需要从家庭、父母、学校和减少对儿童少年的躯体虐待着手.
钟宝亮陈红辉张建芳徐汉明范银萍王品琥
关键词:儿童少年检出率
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知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改善作用的影响。方法97例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棕榈酸帕利哌酮150mg注射,第8天100mg注射,之后约每月1次,剂量75mg^150mg。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精神症状与疗效的变化;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自评问卷(Q-LES-Q)、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生活质量和自知力;监测实验室、血生化变化。采用自身对照法,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完成72例,4周、8周、12周、24周末PANSS减分率分别为35.2%、51.2%、62.6%、75.3%;Q-LES-Q、ITAQ在4、8、12、24周末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棕榈酸帕利酮注射后4周即有明显疗效,24周获满意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对生活质量、自知力问卷评分显著提高,为长期治疗、恢复社会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及可能。
戢汉斌李四冬巫珺徐汉明王晓萍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自知力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的精神疾病,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因其发病年龄小,与家庭联系紧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在回顾西方研究者的经典家庭功能理论基础上,对国内外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的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进行整理,试图寻找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特征,结果发现大多数家庭中存在家庭沟通较差、家庭关系不良的问题。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建议未来研究应更加注重多维度的研究视角,混合方法并重以及以家庭治疗为基础的干预。
郭玥杨光远徐汉明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家庭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