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包穿刺注入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心包积液5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心包穿刺注入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心包积液5例临床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侯如蓉弓力新徐涛黄涛路月玲目前,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转移性心包积液病例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将临床上遇到的5例转移性心包积液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
- 侯如蓉弓力新徐涛黄涛路月玲
-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包穿刺药物疗法
- 胸腔闭式引流顺铂和IL-2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顺铂和IL-2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9年8月至2005年6月,以胸腔闭式引流顺铂和或IL-2治疗肺癌胸腔积液5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对照组30例,胸水排净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40 mg^60 mg和IL-2 100万U,对照组胸腔内注入顺铂40 mg^60 mg,4周后观察胸水。结果:治疗组完全吸收7例,部分吸收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完全吸收5例,部分吸收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4%,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毒副反应,两组均为Ⅰ~Ⅱ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闭式引流顺铂和IL-2治疗肺癌胸水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 王玉龙黄涛张之君张秀红路月玲徐涛
- 关键词:闭式引流IL-2顺铂肺癌胸腔积液
- 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分析乳腺癌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5 6 3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 9例发生复发转移 ,占 12 3%。乳腺癌原发肿块大于 5cm ,位于外上、内上象限及乳晕区 ,未做腋淋巴结清扫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大于 4个 ,术后未放疗 ,未化疗及化疗少于 6周期 ,未服三苯胺及服药时间不足 2a者 ,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原发肿块小于 5cm ,位于其他部位 ,腋下淋巴结 (- )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小于等于 4个 ,术后放疗 ,化疗 6周以上 ,口服三苯氧胺 2a以上者 (P <0 0 0 5 )。浸润性癌复发转移率高于非浸润性癌 (P <0 0 2 5 )。结论 :乳腺癌复发转移与原发肿块的大小、位置、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放疗。
- 冯英侯如蓉徐涛黄涛
- 关键词:乳腺癌复发转移
- 螺旋藻胶囊辅助肿瘤放疗治疗81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螺旋藻有较强的抗辐射能力,能减轻骨髓细胞和机体免疫功能的辐射损伤,并能间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减少肿瘤放疗的毒副作用。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对81例肿瘤放疗患者同时口服螺旋藻胶囊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 徐涛
- 关键词:螺旋藻胶囊肿瘤放疗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GP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连用2个周期;对照组应用GP方案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变化、毒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近期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GP化疗具有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作用。
- 张之君王玉龙黄涛徐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
- 颈、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2001年
- 冯英徐涛侯如蓉
- 关键词:食管癌放射疗法
- 癌症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钙蛋白T变化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探讨癌症患者在给予根治性放射治疗前后对心肌钙蛋白T(CTn-T)和激酸肌酶(K)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对30例癌症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CTn-T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放疗前测得CTn-T、CK无一例增高,放疗后21例心脏受照射者有14例CTn-T增高,阳性率为66.7%、CK仅一例增高,其阳性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提示CTn-T是一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心肌损伤诊断指标。
- 郑新平陈小平徐涛
- 关键词:肌钙蛋白T癌症心肌损伤放射疗法
- 食管癌穿孔及预后因素的分析
- 2004年
- 徐涛
- 关键词:食管癌穿孔预后X线表现
- 13例肺癌脑转移放、化疗近期疗效分析
- 1997年
- 通过对13例肺癌脑转移病例的治疗观察,表明放、化疗治疗可以提高肺癌脑转移的近期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 徐涛
- 关键词:肺癌脑转移放疗化疗
- 泰乐抗癌增敏口服液联合放射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2009年
- 目的探讨泰乐抗癌增敏口服液(简称泰乐口服液,批准文号931024)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抗癌作用及放疗增敏作用。方法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泰乐口服液联合放疗28例(联合组),单纯放疗28例(单放组)。所有患者用60Co外照射,2 Gy/次,1次/d,总剂量84~100 Gy;联合组在放疗中同时口服泰乐口服液,10 ml/次,3次/d,总剂量约1200~1 500 ml。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53%,完全缓解率14%,单放组总有效率25%,无完全缓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K细胞活性均有明显升高。T细胞亚群监视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T4升高,T8降低,T4/T8比值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而单放组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联合组NK细胞活性和T4/T8比值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单放组(P<0.01和<0.05)。治疗中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联合组低于单放组(P<0.01)。结论泰乐口服液对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确切的抗癌增敏作用。
- 刘艳蒋惠萍王玉龙黄涛徐涛张之君张秀红路月玲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