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简评
- 2013年
- 原型理论是目前中国学术界运用最为成熟、成果也最为丰富的西方文学理论之一,而提及原型理论,就不得不说到三个人:弗雷泽、荣格和弗莱。英国学者弗雷泽(James G.Frazer)在十九世纪末《金枝》一书中借"禁忌"与"交感互渗原则",在人类学层面成功揭示了不同文化的神话、
- 徐盈
- 关键词:文学活动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学术界《金枝》弗雷泽人类学
-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牙科用手持工具放置盒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牙科用手持工具放置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端壁安装有紫外消毒器,所述放置腔下端壁固设有蓄电池,所述紫外消毒器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能连接,所述放置腔左右侧设有封闭装置,所述...
- 丁弘李怡于慧徐盈
- 文献传递
- 论顾况诗歌“以小说为诗”的艺术创新
- 2016年
- 顾况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求变精神,是较早对小说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一位唐代诗人,崇尚怪奇是他小说观和诗歌观共有的特点。其诗歌叙事中的虚构、想象和因果报应,都体现了鲜明的"以小说为诗"的创新特征。这种"破体为文"的探索,上承盛唐诗人李颀,下启中唐韩孟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刘怀荣徐盈
- 关键词:怪奇因果报应
- 顾况诗歌怪奇性审美特征研究
- 顾况极富个人魅力,在诗坛有一定影响,是盛唐至中唐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家。学界对顾况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生平、版本整理等,对顾诗分析多局限于其现实性,而顾诗独特的怪奇性审美特征却被忽视,迄今尚未得到系统、清晰的梳理。 从顾况诗歌...
- 徐盈
- 关键词:顾况诗歌创作审美特征唐代诗人
- 文献传递
- 简评《汉魏六朝赋学批评研究》
- 2014年
- 赋是一代之文学,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体式。与诗、文相比,其研究相对冷落。文学史著作中除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大家的赋作外,对其他赋家少有提及,关于赋体文学的专著也相对较少。关于赋体文学通史,较早的有铃木虎雄《赋史大要》(1942)、马积高《赋史》(1987)、郭维森、许洁《中国辞赋发展史》(1996)等,采取赋文体史的编著方法,但在赋体创作的复杂性等方面研究得并不充分;此外,龚克昌《汉赋研究》(1984)、姜书阁《汉赋通义》(1989)等著作则从汉赋人手,基本完成了汉代赋学体系的构建。在各类赋作研究中,赋学批评研究起步更晚,且只有叶幼明《赋学通论》(1991)、
- 徐盈
- 关键词:赋学批评汉魏六朝赋体文学司马相如铃木虎雄
- 论顾况诗歌的主观化特性
- 2019年
- 豪迈不羁的个性及独特的艺术与宗教修养,使顾况对自我精神世界与内在体验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其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化特性。其中,自我指称的情绪化呈现,身世之感的破规范叙写及个体体验的超现实表达,都从不同侧面突出了自我情感的主观化特性,表现出以主观感受驾驭、改造乃至重组客观世界的审美取向。故能一反大历诗坛的卑弱衰顿,开诗坛之新风,并为韩孟诗派导夫先路。
- 刘怀荣徐盈
- 关键词:主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