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丽冰

作品数:79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2篇细胞
  • 19篇髓核
  • 17篇椎间盘
  • 15篇增生
  • 15篇髓核细胞
  • 15篇退变
  • 15篇瘢痕
  • 14篇增生性瘢痕
  • 12篇退变椎间盘
  • 10篇烧伤
  • 9篇型胶原
  • 8篇性状
  • 8篇生物学
  • 8篇生物学性状
  • 8篇创面
  • 6篇蛋白
  • 6篇增生性瘢痕成...
  • 6篇兔耳
  • 6篇兔耳增生性瘢...
  • 6篇瘢痕成纤维细...

机构

  • 42篇暨南大学第四...
  • 30篇广州市红十字...
  • 22篇暨南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西澳大利亚大...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市中医医...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医学实...
  • 1篇清远职业技术...

作者

  • 79篇戴丽冰
  • 33篇沈雁
  • 24篇梁伟国
  • 20篇梁佩红
  • 20篇叶冬平
  • 15篇陈鸿辉
  • 13篇潘姝
  • 12篇杨小红
  • 11篇谢有富
  • 11篇谭见容
  • 10篇李叶扬
  • 8篇詹春华
  • 8篇叶春婷
  • 7篇康宁
  • 7篇翁春辉
  • 7篇赖晓宇
  • 7篇方力
  • 7篇梁蓉
  • 6篇叶惠贞
  • 6篇任国梅

传媒

  • 8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20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修复剂——纯化的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活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纤维连结蛋白(FN)活性测定方法,研究在4℃保存的FN,贮存时间与浓度的关系。方法利用FN对明胶亲和特性,用明胶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随后加保存3、5、7个月,各浓度纯化的FN,25μg/m l抗人FN抗血清,HRP-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结果此法可测定FN活性,具有高度可重复性。FN浓度越高活性保存越好,浓度为30ng/m l以上纯化的FN4℃冷藏保存7个月仍具有一定活性。结论此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为FN活性保存条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梁佩红谭见容黄雪芳戴丽冰任国梅
关键词:纤维连结蛋白明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活性
伤科接骨片对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骨保护素及配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RT-PCR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染色强度和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下颌骨组织OPG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7天显著上调(P<0.05),OPGL mRNA表达在建模后第14天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建模后第14、28、56天OPGmRNA表达均上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强,面积更广,建模后第14天OPGL mRNA表达下调明显(P<0.05),骨组织阳性染色更弱,面积更小,OPG mRNA/OPGL mRNA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明显上调(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OPGmRNA、OPGL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翁春辉赖晓宇詹春华戴丽冰钟志勇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伤科接骨片骨保护素骨保护素配体基因表达
富血小板血浆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体外形成血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二次离心法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将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含5%、10%、20%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条件培养液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XTT)法测定HUVECs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体外成管实验检测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结果:富血小板血浆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胞形态饱满、密度增大;XTT比色法显示各浓度实验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S期细胞明显增多(P<0.01);体外成管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能形成完整的管状结构,小管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小管形成结构不完整、面积小于实验组(P<0.05)。结论:PRP能在体外明显促进HUVECs的增殖及形成毛细血管腔,在组织再生或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张云松何井华戴丽冰黎庆梅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血管形成
纤维连接蛋白——一种创伤修复剂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对制备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FN)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 ,筛选出加样量小 ,收得率高的最佳试验方法。用明胶与溴化氰活化琼脂糖珠偶联的亲和层析柱 ,对从健康男性“O”型血浆提纯 FN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加样量与样品在柱内不同的停留时间进行筛选。在明胶亲和柱体积不变的条件下 ,制备 FN的量与血浆加样量及血浆在柱内停留时间有密切关系。该柱的最佳加样量为 15 0 ml血浆 ,每次血浆在柱内停留时间应为 2 0 min。该法制备的 FN,加样量小 ,收得率高。
任国梅黄雪芳戴丽冰叶惠贞梁佩红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创伤
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在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支架材料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单纯的聚乙烯醇材料对细胞的黏附能力有限,用胶原蛋白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后能否改善其对细胞的黏附和增殖作用尚无公认。目的:探讨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用Ⅰ型胶原胶表面修饰后作为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支架材料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和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8/2007-10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Ⅰ型胶原蛋白胶,由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研制的胶原胶制剂。方法:用聚乙烯醇纺丝编织成条束状支架材料,用NIH-3T3细胞株和人前交叉韧带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分别种植到聚乙烯醇和经Ⅰ型胶原胶修饰过的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PVA/COL)支架材料上,立体培养。主要观察指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NIH-3T3细胞株和人前交叉韧带细胞在聚乙烯醇与PVA/COL纺丝编织材料上生长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情况,对比评价编织构建的聚乙烯醇和经Ⅰ型胶原胶修饰过的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细胞相容性的优劣。在电子拉力机测试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力学性质,用SPSS11.5软件包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NIH-3T3细胞株和人前交叉韧带细胞在聚乙烯醇和经Ⅰ型胶原胶修饰过的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黏附增殖并能分泌细胞外基质。NIH-3T3细胞株比人前交叉韧带细胞生长旺盛。NIH-3T3细胞株和人前交叉韧带细胞在经I型胶原胶修饰过的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上细胞黏附数量明显增多,在聚乙烯醇支架材料上细胞生长形态较好。I型胶原胶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分泌细胞外基质但对人前交叉韧带细胞作用不明显。拉力测试该编织材料负荷-拉伸曲线与人及兔前交叉韧带的相似,柔韧性好,最大负荷、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分别为52.61N,14.96MPa和202.08MPa。结论:Ⅰ型�
戴丽冰邹海燕叶春婷白利明杨小红沈雁陈鸿辉谭见容
关键词:聚乙烯醇前交叉韧带
干扰电流祛痰作用的实验及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应用我院研制的微电脑肺功能治疗机所输出的干扰电流,对23例排痰困难患者进行排痰治疗。治疗电极放置于胸背部。每天治疗1次,每次10~20min,7~10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86.96%。应用小鼠酚红呼吸道排泌试验比较了3组不同差频的干扰电流的排痰作用,结果表明:干扰电流排痰治疗效果明显。这种疗法安全,使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张鸣生戴丽冰张辛李煜庭胡妙贞黄长抗陈茵
关键词:排痰治疗肺疾病康复疗法电疗机
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与退变髓核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性状比较分析
目的 通过对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与退变髓核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性状比较分析,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研究椎间盘退变机理,椎间盘组织工程学,基因治疗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人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通过对2种细胞采用光...
梁伟国戴丽冰叶冬平沈雁
关键词:生物学性状
l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微血管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配体l5-脱氧-△12,14-前列腺素J2对兔耳增生性瘢痕CD34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探讨15d-PGJ2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机制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9只,在兔耳腹侧面制作2cm×2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耳2个,共计36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15d-PGJ2及生理盐水行瘢痕内注射,1次/d,连续注射7d。停止注射后第3、6、17天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和TGF-β1的表达。结果兔耳创面愈合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类似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射15d-PGJ2后瘢痕逐渐变平变软,颜色变浅。在各时间点CD34及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的配体15d-PGJ2可减少瘢痕内CD34、TGF-β1的含量,引起瘢痕萎缩,有一定的防治瘢痕增生的作用,为其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潘姝赵孝开谢有富方力戴丽冰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PPAR-ΓCD34
PPAR-γ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3例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PPAR-γ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显示PPAR-γ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但是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较正常皮肤低。结论核内受体PPAR-γ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呈下调表达,提示激活PPAR-γ可能是增生性瘢痕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潘姝李叶扬戴丽冰黄粤
关键词:PPAR-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人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性状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椎间盘退行性变后很难自行修复,研究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可为研究椎间盘退变机制、组织工程椎间盘构建、基因治疗等提供理论基础。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髓核细胞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人Ⅱ型胶原水平,DMMB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糖胺多糖水平。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传2代内的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结构与原代细胞相似,传3代后的细胞出现退变及凋亡改变。对体外培养第1代的退变髓核细胞和正常髓核细胞的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进行检测发现,退变髓核细胞Ⅱ型胶原、糖胺多糖mRNA水平及细胞外基质中Ⅱ型胶原和糖胺多糖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髓核细胞,呈现去分化趋势。
李锋生梁伟国梁伟国戴丽冰叶冬平
关键词:髓核细胞退变椎间盘糖胺多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