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旭东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心学
  • 2篇哲学
  • 2篇哲学史
  • 2篇中国哲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圣人
  • 2篇思想史
  • 2篇古书
  • 2篇黑格尔
  • 1篇道德
  • 1篇德性
  • 1篇心体
  • 1篇性情
  • 1篇疑古
  • 1篇疑古派
  • 1篇元代
  • 1篇中国古代哲学
  • 1篇中国思想史
  • 1篇认识论
  • 1篇神话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方旭东

传媒

  • 3篇哲学研究
  • 2篇哲学动态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哲学门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为心学一辩——元代吴澄的心学观被引量:4
2002年
方旭东
关键词:心学陆学佛老陆王元代禅学
《大学问》来历说考异
2000年
在有关王阳明的文献中,历来学者都较看重《大学问》一文,而《大学问》的史料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王阳明全集的编纂者钱德洪对它来历的说明。本文从一系列内证中发现,钱德洪关于《大学问》来历的说法自相矛盾;《大学问》所反映的思想与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四句教”亦不相合;《大学问》的出现与钱德洪自身思想的发展相应。种种证据表明:钱德洪所提供的《大学问》来历说并不可信,不能将《大学问》作为王阳明的晚年定论。
方旭东
关键词:《大学问》四句教心体
影响思想史的20世纪出土古书(上)被引量:1
2000年
方旭东
关键词:中国思想史出土文献历史文化
全文增补中
“前现代”的中国哲学史书写:以冯契为例被引量:9
1999年
方旭东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认识论中国古代哲学前现代近代哲学黑格尔
影响思想史的20世纪出土古书(下)被引量:1
2000年
方旭东
关键词:古书思想史疑古派古史辨派竹简《老子》郭店简
道德与自然:理学中的性情之辩被引量:1
2001年
理学中的性情之辩的实质即道德与自然、体与用的关系。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一方面继承了宋儒“性体情用”的思想 ,另一方面又对性情作了双重理解。在如何处理情的问题上 ,吴澄像大多数理学家一样 ,主张“性其情” ,反对“情其性” 。
方旭东
关键词:道德理学理性主义
中国哲学史如何可能:冯友兰的回答被引量:1
2000年
方旭东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存在论黑格尔自明课表
以良知为圣──心学视野中的圣人被引量:13
2000年
本文旨在对王阳明确立的心学圣人观作分析批评。建立在良知基础上的心学圣人观,对于“成圣何以可能?”这一儒家始终关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从“心之良知是谓圣”的命题出发,推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以及“个个人心有仲尼”这样合乎逻辑的结论,王阳明使“圣人”成为一个内在的观念,从而也使它的通俗化变得可能。随后出现的“满街都是圣人”的说法又将这种通俗化的趋势推向极端,反过来却构成对王阳明“致良知”说的否定。
方旭东
关键词:良知圣人通俗化
为圣人祛魅──王阳明圣人阐释的“非神话化”特征被引量:12
2000年
广义的圣人观包括三方面问题:(1)何谓圣人?(2)人能否成圣?(3)如何成圣?在 王阳明以前,中国古代学者一般比较关注后两个问题,并将之规约为:“内圣之境何以可能?”王阳 明经历早年成圣实践的失败,开始自觉反思“何谓圣人?”亦即圣人本质的问题。他将圣人本质规 定为纯德性方面,剔除了宋儒(如朱熹)所尤为强调的知性因素。由此,他还对有关圣人观念做了 澄清,这种努力的结果是,在中国圣人观的逻辑发展上完成了“为圣人祛魅”的重要一环。
方旭东
关键词:圣人观圣人德性祛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