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晔

作品数:60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6篇历史地理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小说
  • 9篇文化
  • 4篇叙事
  • 4篇文学
  • 4篇西传
  • 4篇镜像
  • 4篇汉学
  • 3篇同性恋
  • 3篇外史
  • 3篇系列小说
  • 3篇汉学家
  • 2篇档案
  • 2篇对峙
  • 2篇英国文学
  • 2篇渊源
  • 2篇蕴涵
  • 2篇中国风
  • 2篇中国古代小说
  • 2篇清初
  • 2篇清代

机构

  • 59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陇东学院
  • 1篇武夷学院
  • 1篇牛津大学
  • 1篇伊拉斯姆斯大...
  • 1篇莱顿大学

作者

  • 59篇施晔
  • 2篇郑秉咸
  • 1篇杨蕾
  • 1篇杨蕾
  • 1篇周建琼
  • 1篇陈伦文
  • 1篇姚伟
  • 1篇田海

传媒

  • 10篇上海师范大学...
  • 9篇社会科学
  • 3篇红楼梦学刊
  • 3篇美术研究
  • 3篇文艺研究
  • 3篇明清小说研究
  • 3篇中国比较文学
  • 2篇文学评论
  • 2篇都市文化研究
  • 2篇国际汉学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文献
  • 1篇史学集刊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学术界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史林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粤泥塑艺术的早期西传:广东艺匠奇官(Chitqua)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西画东渐的话题近年来颇受国内学界关注,与明清以降耶稣会士的文化传教策略及中西商贸互通的历史背景一起被纳入研究视野,渐成气候,不乏佳构。然而,中国肖像艺术的西传研究一向乏人问津,偶有学者关注到附着在瓷器、装饰品上的肖像画及晚清南粤的外销画,但因文献匮乏及语言障碍,研究往往流于粗浅描述,甚至张冠李戴,错讹百出。本文拟从一类广东民间艺匠入手,尽可能援用一手西文文献厘清其于乾隆年间的访英经历和交游人群,以此考察南粤微型泥塑人像在欧洲的传播状况及其背后的经济、文化动因,进而以斑窥豹,通过这个典型案例,剖析中西美术理念碰撞与融合而产生的互补效应以及中国民间艺匠早期跨文化之旅的意义。
施晔Freerk Heule
论清末民初的小说翻写现象——以《留东艳史》对明传奇《刘生觅莲记》的翻写为案例
2010年
《留东艳史》是民国著名作家向恺然的一部文言小说,学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小说是明代中篇传奇《刘生觅莲记》的翻写,以留东的"新瓶"装才子佳人的"旧酒"。本文从中透析向恺然对《刘生觅莲记》的继承与创新,并对清末民初"旧瓶贮新酒"和"新瓶装旧酒"这两类意趣及旨归均截然不同的翻写小说作一深入探讨。
施晔
关键词:清末民初
发现中国:启蒙时期欧洲戏剧的新视野被引量:1
2022年
自1667年首部展现明清鼎革史的悲剧《崇祯或大明王朝的崩塌》问世以降,欧洲启蒙戏剧家对中国题材的兴趣愈益浓厚。与日俱增的中国信息推波助澜,催生出“鞑靼征服中国”“中国孤儿”“中国公主”等影响深广、传承至今的戏剧母题,“戏剧中国”由此成为启蒙时代欧洲盛行的“中国风”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若细读相关戏剧文本,可以发现中国母题及由此生成的中国形象其实是启蒙戏剧家自我确证和自我反照的镜像,从物质、制度和思想等不同层面折射欧洲审美趣味的变迁、政治体制的痼疾和海外殖民的野心,同时展现出他们的理想国愿景,进而试图从孔子之道中寻求思想外援。这些作品里的中国母题尽管表现方式不同,接受效果各异,但似涓滴汇入启蒙时期“中国大叙事”的洪流,映带贯通,泽被西方戏剧文学至今。
施晔
关键词:启蒙时期
近代留日小说中的东京镜像——以向恺然《留东外史》为代表被引量:1
2010年
向恺然的《留东外史》是近代中国留日小说中的翘楚。然而,学界对《留东外史》很有限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小说的道德诉求及黑幕揭露方面,并且,向氏的其他几部留日小说如《留东新史》、《留东外史补》及《留东艳史》等一直处于无人知晓或问津的状态。作为近代留日小说的代表,向氏留东系列描述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留日热潮,反映了异质文化带给国人的巨大冲击,对留学生、流亡客、政府官员等各式在日华人的描绘刻画更是鲜活生动至极,其视野之广阔,笔力之雄健,揭露之犀利,前所未有。
施晔
关键词:镜像
高罗佩小说主题物的汉文化渊源被引量:4
2011年
主题物是高罗佩狄公案系列小说的一大亮点,这不仅体现在他以主题物作为小说的文眼及案眼展开曲折离奇的公案故事,更体现在他对中国古代小说悠久主题物传统的借鉴与超越。高氏主题物选取范围广,使用频率高,不言怪力乱神,不仅有效地绾连了小说情节,渲染了悬疑气氛,丰满了结构层次,而且成功地向西方读者传播了中国文化。围绕主题物配画的插图及前言后记中的说明性文字也和小说文本一起成为西传汉文化的重要介质。高氏主题物的深厚汉文化渊源确保了狄公案小说的纯正中国血统,使其成为倒置时空、重构今古、融汇中西的经典之作。
施晔
关键词:文化渊源小说主题中国古代小说公案小说系列小说小说情节
东印度公司与欧洲的瓷塔镜像被引量:3
2020年
在"东塔西传"的历史进程中,东印度公司承担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不仅确证了由耶稣会士肇始的瓷塔传说,而且造就了钱伯斯对瓷塔最成功的仿造。欧洲瓷塔镜像的生成、流播及式微,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同时彰显出矗立于异质文化土壤上的塔文本间的互文性,从而说明人类文化的相互流通及影响是必然、恒久且充满冲突与误读的;另一方面,从熠熠生辉到破败倒塌,瓷塔镜像事实上也折射出17至19世纪三百年里欧洲的中国想象及自我身份确认的嬗变。
施晔
高罗佩《棠阴比事》译注——宋代决狱文学的跨时空传播被引量:5
2017年
荷兰高罗佩的《棠阴比事》译注乃其汉学研究之重要部分。高氏考察比事源头及相关典故以示中国司法史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分析评判中国古代司法体系之长短优劣,既高屋建瓴,亦精细入微;梳理该书之版本变迁及东传详赡可信,尽现其文献功底及学术专长,为后来者研究《棠阴比事》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其最独特之贡献则在将《棠阴比事》的研究成果与狄公案小说创作完美结合,使汉学研究走出象牙塔而为大众接受,并带动了西方作家吸收"棠阴"养分新创狄公案故事的热潮。尽管高氏此书出版已近一甲子,其在汉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及学术性,相较于他的性学及琴学研究成果也不遑多让。
施晔
关键词:版本考述
新历史主义视域下17—18世纪的英国华茶想象
2022年
17—18世纪,在重商主义经济和殖民扩张的影响下,华茶作为商品进入英国的消费市场,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学文化符号进入英国的文学艺术领域。在新历史主义视域下,被想象成“灵丹妙药”或“毒药”的华茶,并非只是对中英政治经济关系的反映,通过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历史史实之间的互文分析发现,华茶想象通过医学、博物学等科学话语的挪用以及“海洋”“民族国家”意象的意义增值,与中英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互动与同构。
周建琼周建琼
关键词:英国文学重商主义殖民扩张互文
《儒林外史》中的“武侠”描写及文化蕴涵被引量:2
2011年
《儒林外史》是一部儒士小说,但同时也建构了一个武侠的群体,由作者对武侠的激赏可见他是有意为之。从作者对武侠的描写透视《儒林外史》群侠的特点及其生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书中武侠描写的文化蕴涵:作者在《儒林外史》中用心雕塑武侠群像,既是"集体心理治疗"的一种体现,更是重塑士精神、重构士群体的一种尝试。吴敬梓希冀以勇武、正义、慷慨的侠气警醒、救赎儒士阶层,促使其摆脱衰迈之气,奋发有为,从而创造清明安乐的理想社会。武侠群像在小说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大有深意及作用。
施晔陈伦文
关键词:《儒林外史》武侠文化蕴涵
近代乡愚游沪小说中的城乡隔膜与对峙
1842年,随着通商五口岸的开放,上海迅速崛起为中国的商贸巨埠和工业中心,租界设立后华洋混杂的城市风貌又使其俨然而为充满摩登气质的西方文明飞地,不仅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投机家和淘金客,也成为周边城乡居民开眼界、长见识的最佳游...
施晔
关键词:陌生化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