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清圆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复发鼻咽癌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
- 本发明属于鼻咽癌复发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发鼻咽癌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通过采取临床病人外周血中的DNA,利用PCR进行核酸扩增而获得大量的DNA序列,并与制备好的复发鼻因癌相关基因芯片试剂盒进行杂交,通过信号扫描,获...
- 廖志苏林森李文峰林才方潇碧张春鸿黄振校施清圆吴丽萍夏卫东
- 文献传递
- 晚期喉咽癌术后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生存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评价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探讨提高喉咽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方法。方法:76例男性Ⅲ~IV期喉咽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其中44例进行术后单纯放疗,32例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结果: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其中术后单纯放疗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25.9%,术后同步放化疗组为2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单纯放疗组3年和5年的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6.0%和22.5%,而术后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68.0%和4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两组的毒性反应主要有疲乏、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局部皮肤发红脱屑、脱发等,C3/4级的毒副反应共有14例,其中9例肺部感染,2例为放射性头痛,3例为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术后单纯放疗组及术后同步放化疗组的C3/4级毒副反应分别为6例和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喉咽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相比于术后单纯放疗可以提高患者无复发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并没有增加患者治疗的毒副反应。
- 施清圆李文峰李刚张春鸿方潇碧吴丽萍张露廖志苏
- 关键词:喉咽肿瘤同步放化疗生存率
-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中鼻道开窗及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80...
- 施清圆
- 关键词:上颌窦炎开窗术治疗
- Hsa-miR-15a/16-1靶向抑制Bcl-2基因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Hsa-miR-15a/16-1靶向抑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 gene 2,Bcl-2gene)表达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pENTR-CMV-EGFP-hsa-mir-15a/16-1经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NE-2细胞,RT-qPCR检测miR-15a/16-1、Bcl-2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情况,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状况。结果转染后miR-15a表达增高(F=547.525,P均<0.001);miR-16-1表达增高(F=99.979,P均<0.001);Bcl-2 mRNA表达无明显差别(F=0.220,P>0.05);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细胞在体外凋亡明显;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关系。结论 Hsa-miR-15a/16-1对Bcl-2基因的靶向抑制,可体外对CNE-2细胞产生增殖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
- 张春鸿方潇碧林森黄亚施清圆吴丽萍黄振校蒋磊谭映霞廖志苏
- 关键词:鼻咽肿瘤转染流式细胞术
- 晚期喉咽癌术后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 目的评价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探讨提高喉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方法。资料与方法76例男性Ⅲ-Ⅳ期喉咽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其中44例进行术后单纯放疗,其余32例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结果通过Kaplan...
- 施清圆张春鸿方潇碧吴丽萍张露廖志苏李文峰李刚
- 文献传递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肺功能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的肺功能及其相关性。方法对43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CRSwNP组)、17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CRSsNP组)及50例非CRS患者(对照组)进行肺功能检查,比较3组差别。CRSwNP和CRSsNP组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Lund-Mackay CT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等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利用直线或秩相关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肺功能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RSwNP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显著高于CRSsNP和对照组患者(P<0.05),而CRSsNP和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峰值呼气流速(PEF)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中吸烟和不吸烟患者间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CRSwNP组患者中FEV1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EC)、病程呈负相关(r1=-0.351,P1=0.021;r2=-0.343,P2=0.024),PEF与病程呈负相关(r=-0.330,P=0.031),而FEF25-75与上述指标无显著相关。CRSsNP组中FEV1、PEF、FEF25-75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相关。CRSwNP组中支气管激发和舒张试验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1.11%和0.00%,CRSsNP组中均为0.00%。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RSwNP组中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前后FEV1变异率与PBEC呈线性相关(R2=0.318,P<0.05),CRSsNP组中FEV1变异率与年龄、PBEC、病程、鼻窦手术次数呈线性相关(R2=0.893,P<0.05)。结论 CRS引起最大通气及小气道功能损害与鼻息肉的存在有关,与吸烟无关,CRSwNP患者中通气功能损害与PBEC、病程正相关,且PBEC是FEV1变异率的独立预测指标。而CRSsNP患者中肺功能与上述指标无显著相关,但年龄、PBEC、病程及鼻窦手术次数是其FEV1变异率的独立预测指标。
- 张露张春鸿方潇碧黄振校施清圆吴丽萍武鹏王珍珍张彩銮廖志苏
-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激发试验
- 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 目的评价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探讨提高喉咽癌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方法。资料与方法38例男性Ⅲ-Ⅳ期喉咽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其中22例进行术后单纯放疗,其余16例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结果通过Kaplan-M...
- 施清圆张春鸿方潇碧吴丽萍廖志苏李文峰李刚
-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及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80例被确诊为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治疗,并随访至2013年2月28日。术前主观评估采用VAS、SNOT-20问卷调查;客观评估采用Lund-Mackay CT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并在术后3月、6月、1年及2年时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相同指标评估。结果试验组术后6月、1年及2年的VAS评分、SNOT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Lund-Mackay评分高于试验组(P<0.01)。根据海口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试验组治愈3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87.5%,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P=0.021)。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鼻内镜下上颌窦中鼻道开窗术,且复发率更低。
- 施清圆董守豪吴丽萍陈晓云张露张春鸿方潇碧庄建华林加祥廖志苏
-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手术随机对照试验
- 鼻内镜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双径路与鼻内镜下中鼻道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40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中、下鼻道上颌窦联合开窗术治疗(A 组),53例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B 组)。术后随访1~2年,定期行鼻窦冲洗及鼻内镜复查。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A 组治愈36例(90%),好转4例(10%),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B 组治愈45例(84.9%),好转1例(1.9%),无效及复发7例(13.2%),有效率为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 =0.018)。结论鼻内镜下鼻窦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有效,可先行中鼻道开窗术,对真菌球不能彻底清除者,加用下鼻道开窗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 董守豪施清圆王珍珍庄建华林加祥廖志苏
-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窦炎下鼻道开窗术鼻内镜鼻窦手术
- 微小RNA-15a/16-1重组慢病毒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5a/16-1重组慢病毒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重组慢病毒和空载体慢病毒转染CNE一2Z细胞后筛选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5a、miR-16-1表达水平;将实验分为对照组、转染组、放射线照射组、转染联合放射线照射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分析对照组和转染组对放射线敏感性的变化;RT-qPCR、Westernblot法检测bel-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2、Caspase-3的活化程度。结果转染组miR-15a、miR-16-1相对表达量(x±s,下同)分别为524.80±40.79、466.11±40.96,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611,f=386.840,P=0.000);转染联合放射线照射组细胞增殖抑制最明显(F=424.255,P=0.000)。对照组、转染组、放射线照射组及转染联合放射线照射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4)%、(9.64-0.8)%、(2.9±1.1)%、(18.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519,P=0.000)。转染组同等剂量下(2、4、6、8Gy)存活分数、平均致死剂量(meanlethaldose,Do)、准阈剂量(quasi-thresholddose,Dq)均低于对照组。二者放射增强比(sensitizationenhancementratios,SER)(Do)、SER(Dq)分别为1.473、1.581。转染组、放射线照射组、转染联合放射线照射组bcl-2mRNA表达相对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联合放射线照射组bcl-2蛋白表达下降最明显,转染组次之;对照组、放射线照射组、转染组、转染联合放射线照射组的Caspase-2活化程度分别为0.12±0.01、0.24±0.04、0.35±0.02、0.44±0.04(F=115.500,P=0.000),Caspase-3的活化程度分别为0.13±0.01、0.27±0.0
- 张春鸿方潇碧李文峰施清圆吴丽萍陈晓云黄振校武鹏王珍珍廖志苏
-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辐射耐受性微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