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香玉

作品数:18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4篇选育
  • 4篇育种
  • 4篇杂交
  • 4篇植株
  • 3篇幼胚
  • 3篇纤维品质
  • 3篇离体培养
  • 3篇棉花
  • 3篇长绒棉
  • 2篇性状
  • 2篇诱变
  • 2篇玉米
  • 2篇远源杂交
  • 2篇远缘
  • 2篇远缘杂交
  • 2篇杂种
  • 2篇杂种植株
  • 2篇同功酶
  • 2篇胚培

机构

  • 18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山东省教育学...

作者

  • 18篇时香玉
  • 11篇朱斗北
  • 10篇苏学合
  • 9篇高国强
  • 8篇刘金元
  • 6篇曾昭海
  • 5篇何世贤
  • 5篇孙桂芝
  • 4篇吕善勇
  • 4篇陈晓
  • 3篇孙永堂
  • 2篇陈建爱
  • 2篇崔萍
  • 1篇陈学留
  • 1篇陈道峰
  • 1篇周柱华
  • 1篇姚文国
  • 1篇王兴军
  • 1篇王未名
  • 1篇刘金元

传媒

  • 8篇核农学报
  • 6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核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试管苗移栽及一年两代技术被引量:2
1993年
小麦试管苗(从愈伤组织获得的再生植株)移栽技术是离休诱变育种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再生植株必须经过移栽成活后,才有可能参加到后代的选择群体中去。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成功地掌握了一套简便易行、成活率高的移栽技术,使小苗成活率达95%左右。再利用温室加代和早春地膜覆盖等措施,达到一年两代的育种技术。这样一般2~3年即可获得性状稳定的新株系,大大加快了小麦育种进程,缩短了育种年限,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何世贤孙桂芝吕善勇刘金元时香玉
关键词:小麦试管苗移栽
γ射线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变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用^(60)Coγ射线辐照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可使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达50%左右,适宜剂量为1~1.5krad。利用温室加代,在工年时间内可获得γR_0、γR_1两代种子,γR_0代长势弱,出现植株矮化、穗变小及不育株的变异,但基本不遗传,仅有少数穗形、壳色、芒性、籽粒等变异可遗传。γR_1代株高、穗形、壳色、芒性及籽粒性状都有较大变异,总变异率48%~65%,而未经辐照处理的对照,γR_1代的总变异率为32%~38%。γR_1代是选育优良单株的主要世代。γR_1代的变异性状在γR_2代中有80%趋于稳定,γR_2是选育优良无性系的较好世代。同工酶分析表明,各优良无性系与亲本相比都有其特征酯酶带。
何世贤姚文国时香玉刘金元孙桂芝
关键词:小麦同功酶胚培养愈伤组织
海岛棉突变系体细胞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采用埃及海岛棉辐射突变系226、188、197和埃及棉吉扎69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子改良的 MS 培养基(MS 无机盐+B_5有机元素)上,补加不同外源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然后经过悬浮培养,获得大量胚状体。经过重复实验,226、197能够产生大量胚状体,胚状体的发生频率分别为90%和70%左右,发生指数3.0和2.0。最适诱导培养基为改良 MS+2,4-D 0.05mg/L+KT 0.1mg/L,最适继代次数3~5次,其中需要在 IAA 1mg/L+ZT 0.1mg/L 培养基中继代2次。分化培养基为 MS+KT 1mg/L+NAA 4mg/L。然后选择淡黄或灰白松散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悬浮培养基MS+KT 0.05mg/L 中,培养15~20d,即产生大量胚状体和胚性细胞团。在不加激素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萌发成苗生根。对不同状态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表明,其酶活性和谱带差异较明显。
时香玉刘金元高国强苏学合朱斗北陈晓
关键词:海岛棉突变系植株再生细胞培养
利用离体诱变技术选育小麦大粒种质的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以鲁麦12等为材料进行幼层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二号新品种千粒重65g,杂交后代表明,大粒变异多为显性突变。
吕善勇何世贤孙桂芝时香玉刘金元
关键词:小麦幼胚培养辐照千粒重突变
辐射诱变选育陆地棉型长绒棉新进展
1999年
由于气候原因,长绒棉只有小部分地区能进行生产,我国只有新疆棉区能种植,但面积小产量低。我国棉花主产区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建国初期,虽曾通过引种改良和海陆杂交等方法选育长绒棉品种,未能取得成效。本所于1985年通过辐照埃及棉阿须莫尼的干种子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经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一批具有陆地棉的适应性和长相,品质指标达到或略高于我国当前生产的长绒棉的陆地棉型长绒棉突变系。1996年将选择的单株材料和优系由省棉花研究中心用HVI900测试,在入选株系中,平均绒长3473±139mm,比对照中12提高593mm。比强度全部在24g/tex以上,平均为2675±162g/tex,最高的达311g/tex,比对照增强605g/tex,且各品质性状相互协调。
曾昭海高国强苏学合时香玉刘金元朱斗北
关键词:辐射诱变长绒棉育种
利用基因枪技术转化小麦、玉米的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采用国产JQ-700型基因枪,以含Bt基因的质粒pHB101为供体,轰击小麦、玉米愈伤组织,轰击后的愈伤组织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后,获得32株小麦再生苗,14株玉米抗性植株。以a-32P-dCTP标记的PHB101质粒为探针,对小麦抗性植株进行点杂交印渍检测,发现有15株小苗显示阳性信号,且其中有一株的后代对田间蚜虫及锈病的抗性较好。玉米再生植株种植田间后在其后代中选出一抗玉米螟的稳定株系,尚需进一步的分子验证和饲虫实验。
刘金元时香玉陈晓曾昭海周柱华陈建爱王兴军
关键词:小麦玉米BT基因转基因植株基因枪技术
胚珠培养技术在棉花远源杂交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9年
以陆地棉为母本分别与海岛棉、亚洲棉杂交,以海岛棉为母本与亚洲棉杂交,取杂交授粉后2、4、5、8天的受精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培养其杂种胚珠的适宜时期和适宜培养条件。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均获得一定频率的胚;以陆地棉为母本的杂种胚珠获得了成熟胚及成熟胚萌发的苗;进行杂种胚珠培养的适宜时期为授粉后4~6天;同一组合的杂种胚珠,在不同培养基上获得的胚和成熟胚的频率不同;单一的培养基不能满足杂种胚珠的培养需要;产生胚和胚萌发的频率不仅与培养条件有关,与其杂交组合的亲本的生理特性也有很大关系。
时香玉高国强苏学合朱斗北陈晓崔萍
关键词:棉花种间杂交胚珠离体培养杂种植株
利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外源DNA导入玉米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以~3H标记外源红爆裂玉米DNA及质粒PBI121 DNA为供体,采用涂抹法和混粉法导入玉米自交系鲁原92中。24h和48h后分别取其子房进行石蜡切片。切片涂布核-4乳胶后,置-30℃下作放射自显影110d,然后显影、定影。观察证明,外源~3H标记DNA已进入玉米胚珠。文中还初步分析了混粉法处理结实率低的原因。
刘金元陈学留朱斗北时香玉祝清俊
关键词:玉米外源DNA导入放射自显影
六种土传病原真菌被木霉抑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4
1999年
70年代以来,关于木霉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有很多研究报道,同时温室和田间试验也从防治土传病原真菌进一步深入到叶面病原真菌研究,并且有商品化木霉制剂问世。我国在木霉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较大进展。本文通过比较木霉和土传病原真菌在单独和对峙培养中生长速度的差异...
王未名陈建爱孙永堂曾昭海时香玉
关键词:土传病原真菌真菌木霉
山东陆地型长绒棉——鲁原343
2000年
苏学合朱斗北高国强孙永堂时香玉
关键词:陆地型长绒棉栽培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