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学尧

作品数:2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建筑
  • 4篇伦理
  • 4篇别墅
  • 3篇道德
  • 2篇神探
  • 2篇特质
  • 2篇重要维度
  • 2篇住宅
  • 2篇为政
  • 2篇为政以德
  • 2篇为政以德思想
  • 2篇维度
  • 2篇文化
  • 2篇伦理精神
  • 2篇建筑伦理
  • 1篇道德价值
  • 1篇道德价值观
  • 1篇道德价值观念
  • 1篇道德理论
  • 1篇道德水平

机构

  • 20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易学尧
  • 1篇刘湘溶
  • 1篇向玉乔
  • 1篇周迪
  • 1篇黄权国

传媒

  • 6篇中外建筑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高等学校文科...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建筑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伦理精神探要
2024年
建筑伦理精神是蕴藏于建筑生产、建筑治理及建筑审美等实践活动和建筑物象中的人类伦理精神。在内涵实质层面,建筑伦理精神是建筑物的“人化”,是人类伦理精神在建筑实践、建筑物象和建筑行为评价等方面的凝结、渗透和集中体现,蕴含和传达出人类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理想。在生发背景层面,建筑伦理精神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是人特有的理性与道德,外在基础是特定的生态和经济。在呈现方式层面,建筑伦理精神具体通过建筑的生产、实体和治理呈现出来,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由此不断抒写人类建筑伦理文明的宏伟史诗和价值谱系。作为建筑这一器物背后和之上、之间的形上之道的综合化表现,建筑伦理精神可以理解为人类伦理精神内蕴于建筑这一形体状貌之中的道德意涵和价值神韵。作为建筑伦理理论研究的内核,建筑伦理精神在新时代也将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建筑”理念提供可靠价值依据与精神动能。
易学尧
关键词:伦理精神
论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7
2019年
儒家道德理论的建构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道德超越利益、“人皆有向善之心”和道德是自律的。其中,第一个原则是确立社会道德共识的必要条件;第二个原则是道德力量发挥作用的机制;第三个原则则为道德秩序的自我恢复提供基础。但是在帝制时代,儒家道德思想被改造为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沦为帝制统治的工具,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儒家道德思想的初衷。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东西方社会道德困境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儒家道德思想及其建构原则对于解决当前道德危机的重要意义。
刘湘溶易学尧
关键词:儒家道德思想
建筑形式与文化及非文化因素的关系
2010年
自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以来,影响建筑形式的因素众说纷纭,在现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试图将建筑形式的产生归于物质性和技术性的需求和制约的理论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作用,而本文从文化因素以及非文化因素的角度,分别针对不同因素对建筑形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从而确定文化因素对建筑的形式起首要的影响作用,而非文化因素起一定的限制和修正的作用。
周迪易学尧
关键词:文化因素建筑形式
浅析基于用地整合的旧城改造中的几个问题——以岳阳市四化建地段旧城改造项目为例
2016年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是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旧城区域缺乏规划,用地混乱,基础设施不全,环境较差。改造需要对其进行用地整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此需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以应对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本文以岳阳市四化建地段旧城改造项目为基础,探讨旧城改造中,在进行用地整合的同时,如何处理城乡规划法、国家政策、上位规划以及交通系统等宏观方面的要求,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旧城改造思路,为岳阳市其他地段旧城改造提供借鉴的基本框架。
易学尧
关键词:旧城改造
建筑的道德记忆承载功能
2020年
一、建筑的本质与建筑道德记忆的实在性。建筑起源于人类的实用需求,但并不能就此断言建筑的本质是实用器物(或工具)。讨论建筑的本质,不应忽视其物质属性,但更应该强调其精神属性。建筑物在存续期间的经历也会赋予其承载道德记的功能。建筑总是与人类的道德价值观念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易学尧向玉乔
关键词:道德价值观念存续期间实在性
居住区室外视觉环境研究与设计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中国住宅建设高速发展和完善.21世纪住宅新时代到来,人类日益增长生理和心理、情感需求与环境现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区室外环境质量.该文对人居室外环境从视觉角度重新认识环境,提出对居住区...
易学尧
关键词:居住区视觉环境CI策划
在与非在:景观都市主义的诠释——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景观设计
2010年
国内外著名的规划、景观及建筑设计大师对景观都市主义都有一个一致理解点,就是对文化的保护和延续。如何在纷杂变迁的社会中让文化做到与时俱进,且能引起观者共鸣!是当代各个领域设计至关重要的一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规划、景观、建筑等大型知名项目的分析,得出文化理念在设计中重要性和存在感;对文化在设计中的贯彻应达到"在与非在"的高度,这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德(Daniel Libeskind)所提倡的。本文将该理念运用到景观设计中,并通过实例来分析说明如何将文化理念以"在与非在"的方式渗透到景观设计中,来提升区域景观气质和人文情怀。
易学尧袁凤李彦廷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文化理念
建筑的道德记忆承载功能被引量:4
2020年
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建筑能够通过建筑空间与相关主体自身背景的共鸣,给予相关主体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审美感受。在建筑审美中,个人的道德记忆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筑承载的道德记忆最初来自于特定个体,但通过时间的积累沉淀,它最终会提升为一种集体道德记忆。建筑具有传承性特征,并且具有传承道德记忆的能力。人类的建筑审美活动高度依赖其自身的建筑道德记忆,承载道德记忆的建筑大都具有历史和道德教育作用。从道德记忆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建筑使建筑本身承载人类道德记忆的功能被严重弱化,甚至对建筑的道德记忆承载功能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当代建筑师既应该向人类的建筑道德记忆学习,也应该给子孙后代留下有价值的建筑道德记忆。
易学尧向玉乔
关键词:现代建筑
项目法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2010年
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只有降低项目成本,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项目法施工以工程项目为起点,以两层分离为特征,以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手段,以成本核算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它为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本文探讨了项目法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措施。
易学尧
关键词:项目法施工
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对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初探——岳阳市南湖·双帆国际广场概念方案设计解析被引量:1
2016年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是由市民共同创造的,承载着一个城市的传统、文脉、精神及特点。建筑设计应尊重地域特征和城市文化,在设计中体现城市的文化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更应注重于周围环境的融合,建筑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建筑的形式美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需要借助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从而获得完美的造型布局。本文通过对岳阳市南湖·双帆国际广场概念方案设计解析,来探讨在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如何做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以及其中的意义。
易学尧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环境融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