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巢

作品数:48 被引量:29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广西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油茶
  • 7篇漆蜡
  • 5篇胁迫
  • 5篇旱胁迫
  • 5篇干旱
  • 5篇干旱胁迫
  • 4篇枣吊
  • 4篇土壤
  • 4篇种源
  • 4篇鲜食
  • 4篇鲜食枣
  • 4篇果实
  • 4篇高温
  • 4篇高温处理
  • 3篇芽苗
  • 3篇芽苗砧
  • 3篇芽苗砧嫁接
  • 3篇愈合
  • 3篇土壤含水率
  • 3篇组培

机构

  • 38篇中国林业科学...
  • 16篇中南林业科技...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河南省林业科...

作者

  • 47篇晏巢
  • 22篇钟秋平
  • 16篇王森
  • 16篇曹林青
  • 14篇袁婷婷
  • 14篇郭红艳
  • 9篇邵凤侠
  • 7篇陈博雯
  • 7篇刘海龙
  • 7篇肖玉菲
  • 7篇谭新建
  • 6篇张训华
  • 5篇刘雄盛
  • 5篇黄拯
  • 4篇覃子海
  • 2篇覃玉凤
  • 2篇龚洪恩
  • 2篇张烨
  • 2篇常双双
  • 2篇袁小军

传媒

  • 12篇经济林研究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湖北林业科技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林学会经...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瓶外生根技术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以培养40d的澳洲茶树组培继代芽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质、生长调节剂及处理方式和扦插时间对其瓶外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澳洲茶树瓶外生根的最佳方案是,在冬季,以红心土作为基质,将≥3cm的继代芽浸泡于0.4mg/m L的ABT溶液中30-50min,并蘸取相应浓度激素溶液与滑石粉的混合匀浆后扦插。此方案的生根率为92%,生根8.96条,平均根系长2.4cm,对促进澳洲茶树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肖玉菲刘海龙刘雄盛覃子海张烨张晓宁晏巢陈博雯
关键词:组培瓶外生根
油茶轻基质容器苗木缓控专用肥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了解缓控肥对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情况,以研发促进容器苗生长的缓控专用肥,以优良无性系长林4#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如下7个缓控肥配方——(1)14:14:14+TE+B.3~6M、(2)15:25:20+TE+B.3~6M、(3)18:18:10+TE+B.4~6M、(4)20:8:10+TE+B.3~6M、(5)20:10:15+TE+B.4~6M、(6)17:11:12+TE+B_3~6M、(7)25:5:6+TE+B.3~6M,每个供试肥料配方处理下又各设置了0.2、0.3、0.4、0.5g/株4个施肥量处理,就不同缓控肥配方及其不同施用量处理对1年生油茶轻基质容器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供试肥料配方均能促进苗木地径、苗高的生长及苗木叶片数量的增加,其中配方(3)的效果最优,配方(2)和配方(7)的效果均较优;各配方的最佳施肥量为0.4~0.5g/株,即基质量为2.5~3.0kg/m^3。
袁婷婷钟秋平丁少净晏巢赵学民袁雅琪陈献志朱小毛龚洪恩张训华
关键词:油茶轻基质容器苗苗木质量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研究施肥配比对油茶花芽分化的影响,掌握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L_9(3~4)进行施肥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适量加施氮、钾肥有利于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提高油茶花芽分化率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N_(222.22)P_(81.83)K_(240.24)。在油茶花芽生理分化期,施氮、磷、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施氮、磷肥可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和IAA含量,而ABA含量与花芽分化率呈中等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ZR、IAA和GA_3与花芽分化率相关性不显著。在油茶花芽形态分化期,施氮、钾肥能提高花芽内源激素ZR、IAA和GA_3含量,降低花芽内源激素ABA含量。[结论]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配比可能通过影响油茶花芽分化相关内源激素的含量水平,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率。
罗帅钟秋平葛晓宁曹林青郭红艳袁雅琪袁婷婷晏巢
关键词:油茶施肥配比花芽分化
尾叶桉GLU4无性系F5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克隆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GLU4中F5H基因全长,并对其进行序列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F5H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尾叶桉GLU4茎部组织为试验材料克隆其g DNA和c DNA片段,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植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该基因g DNA长2 358 bp,c DNA长1 610 bp,含有2个外显子、1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编码529个氨基酸,Eu F5H编码的蛋白为一个带负电荷、存在跨膜结构、定位在内质网起始分泌途径中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包含典型的的α-螺旋和β-折叠,根据三级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羟化酶活性。Eu F5H蛋白与蓝桉亲缘关系较近,Eu F5H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半木质化茎中表达水平相对最高。[结论]成功获得了尾叶桉GLU4木质素合成酶基因F5H的全长序列。
肖玉菲刘海龙刘雄盛晏巢陈博雯
关键词:尾叶桉木质素合成基因克隆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被引量:2
2016年
以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和龙牙百合(Lilium brownii)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鳞片部位、激素组合和培养基类型对其鳞茎诱导的影响,以探究2种植物最佳的鳞茎诱导方案。结果表明:大百合作为外植体的最佳材料来源为中层鳞片的近鳞茎盘部位,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 5.0mg/L+NAA 0.1 mg/L+ZT 0.08 mg/L;龙牙百合作为外植体的最佳材料来源为中层鳞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BA 3.0 mg/L+NAA 0.2 mg/L+ZT 0.01 mg/L。
肖玉菲玉志鹏陈博雯覃子海晏巢刘海龙
关键词:龙牙百合鳞茎
砧木和接穗对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愈合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研究砧木、接穗与嫁接愈合、嫁接苗成活及苗木生长的关系,为提高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嫁接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18^#、23^#、40^#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砧木设为根段砧木、胚芽段砧木,接穗设为芽1接穗、芽2接穗、芽3接穗、芽4接穗,就不同砧木和接穗组合对嫁接愈合过程及愈合过程中嫁接苗的各项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不同砧木和接穗可改变嫁接苗的愈合速率,但均不改变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在其愈合过程中,胚芽段砧木的愈合速度较根段砧木快,且胚芽段砧木嫁接成活率、嫁接苗后期长势均高于根段砧木;芽2接穗的嫁接苗愈合更快、且嫁接苗成活率及后期长势均为最高,其次是芽1接穗、芽3接穗、芽4接穗。综合各项指标来看,砧木和穗条会影响嫁接苗愈合进程以及愈合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胚芽段砧木优于根段砧木,接穗最优的是芽2。
袁婷婷钟秋平丁少净曹林青晏巢袁雅琪黄拯张训华
关键词:接穗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
一种电动施肥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施肥装置,包括:施肥手柄、钻头、直流电机、电机驱动器、移动式电源、储肥箱和输肥管;所述钻头的根部设置在所述施肥手柄的中间横板上,所述直流电机和所述电机驱动器均设置在所述施肥手柄上,所述钻头与所述直流电...
袁雅琪谭新建钟秋平晏巢郭红艳曹林青葛晓宁王金凤邹玉玲周幼成
高温处理对漆蜡皂化值的影响
漆蜡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真空高温加热方法,研究了6种高温处理对漆蜡皂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漆蜡的皂化值存在差异,但不显著;高温140℃,处理时间为4h时,漆蜡的皂化值最小,为162.59mg/g;高温130℃...
邵凤侠王森常双双李凡松晏巢叶霖毛克俭
关键词:漆蜡高温处理皂化值
不同种源五味子种籽含油率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探索不同种源五味子种籽和果实含油率的差异性,采用索氏提取法用5种不同的溶剂对9个不同种源的五味子种籽进行了提取试验;并用正己烷对9个不同种源五味子的果实进行了对比浸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五味子种籽含油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的不同种源五味子种籽含油率之间的差异显著,不同种源五味子的种籽含油率与果实含油率之间的差异亦显著;以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的油品质间的差异显著,以无水乙醇提取的油品质与以其他提取溶剂提取的油品质在外观品质上有明显的不同。
庄红卫陈建华王森聂宏善晏巢邵凤侠
关键词:五味子种源含油率油品质
澳洲茶树不同部位精油含量及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分析澳洲茶树4个不同部位(嫩叶、老叶、枝条和茎干)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同时提取其中的代表性化学成分,为澳洲茶树精油组分简化分析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方法】精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代表性化学成分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果】本研究澳洲茶树属于4-松油醇型。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和含量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茎干与其他3个部位之间,其得油率、4-松油醇和1,8桉叶素含量与其他3个部位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β-水芹烯、白千层烯、白千层醇、香橙烯、对花伞烃、γ-松油烯、4-松油醇、α-侧柏烯、α-蒎烯、蓝桉醇、α-松油醇、1,8-桉叶素、柠檬烯等13种化学成分是澳洲茶树精油的代表性成分。【结论】为提高得油率和精油品质,应选择嫩叶、老叶和枝条作为原材料进行提油,在进行澳洲茶树精油成分含量差异分析时,为简化分析内容,可选取这13种化学成分作为代表性特征化学成分,基本可以代表精油化学成分的信息。
肖玉菲覃子海张烨张晓宁陈博雯梁忠云覃玉凤晏巢刘海龙
关键词:精油主成分分析化学成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