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璇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L-8含量及结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受损黏膜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造模组45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所剩42只大鼠随机分为UC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化浊解毒方组,每组14只,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灌胃14 d。观察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含量及结肠黏膜核因子kappaB(NF-κB)mRNA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UC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化浊解毒方组DAI评分,血清IL-1β、IL-8含量及结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受损的结肠黏膜组织明显改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化浊解毒方组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修复UC大鼠结肠受损黏膜,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结肠黏膜NF-κB mRNA表达,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1β、IL-8含量有关。
- 李博林赵丹阳杜朋丽才艳茹何芳景璇杨倩胡婧楠李刚
- 关键词:化浊解毒方溃疡性结肠炎黏膜修复
- 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 景璇刘亚琴郭洁张嘉李华赵小静冯庆涛钱金花王石红赵翠芬
- 该课题以“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AECOPD(肺胀痰热郁肺证)患者,并与西医常规治疗作对照,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及肺功能、血清TNF-α、IL-8指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
- 关键词:
-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加味麻杏石甘汤穴位贴敷治疗
- 解毒法对化疗药物所致周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 赵翠芬任秀喜景璇何芳孙习铮胡冬菊范焕芳高俊娈孙志霞
- 选择收治住院90例患者,治疗组60、对照组30例对照研究,并6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二组血管损伤程度及临床作用效果。归纳解毒法对化疗药物所致周围静脉炎的临床经验。该课题以内科护理学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理论为指导,对化疗药物所致周...
- 关键词:
- 关键词:周围静脉炎护理学中西医结合治疗
- 加味麻杏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收集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病房,符合西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医...
- 景璇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医治疗加味麻杏石甘汤
- 文献传递
-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通过'脑-肠轴'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予化浊解毒方(日1剂)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3次/日),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结肠黏膜病变Baron内镜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脑肠肽SP、VIP、5-HT、SS水平,并对比治疗后结肠镜下粘膜评分的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46%)优于对照组(60.71%,χ~2=9.753,P=0.021 <0. 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结肠黏膜病变Baron内镜评分均较前降低,血清SS及血浆VIP水平上升,而血浆SP、血清5-HT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有效的缓解UC的临床症状,改善结肠黏膜病理改变,提高临床治愈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肠肽水平、调控神经递质,改善脑-肠互动异常有关。
- 高雪亮杨倩梁亚飞何芳景璇才艳茹杜朋丽赵丹阳白亚楠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化浊解毒方脑肠肽脑-肠互动浊毒理论
- 以医院宗旨引领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北省中医院为例
- 2021年
- 医院宗旨是医院制定发展规划及长远目标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国家第二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河北省中医院在医院宗旨引领下,进行了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落实了医院的发展战略。
- 景璇赵宝玉徐珊杜姚孙士江王贺飞李兆栋
- 关键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