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颖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癌前
  • 4篇癌前病变
  • 4篇病变
  • 3篇食管癌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食管癌高发区
  • 2篇内镜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早期食管癌
  • 1篇食管肿瘤
  • 1篇术前
  • 1篇术前治疗
  • 1篇随访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张立玮
  • 4篇曹颖
  • 4篇袁丽
  • 3篇郭硕
  • 3篇尔丽绵
  • 2篇徐志彬
  • 1篇王顺平
  • 1篇曹玉
  • 1篇高扬
  • 1篇吴明利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内镜检出及随访转归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食管和贲门各级癌前病变及早期癌内镜检出情况,追踪随访食管贲门轻、中度异型增生转归特点。方法选取2006-07-01-2013-01-31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内镜检查的97637例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食管贲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情况,并对329例食管和286例贲门确诊为黏膜轻、中度异型增生的患者行内镜检查随访至2014-10-30,分析食管贲门轻、中度异型增生转归特点。结果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检出率分别为3.92%和3.43%;食管、贲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男女检出率分别为5.29%、2.34%和3.99%、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岁与<50岁组检出率分别为4.56%、2.60%和4.14%、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33例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与96例中度异型增生消退率分别为81.97%和54.17%,维持率分别为12.45%和25.00%,进展率分别为5.58%和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贲门207例轻度异型增生与79例中度异型增生的消退率分别为83.09%和54.43%,维持率分别为10.14%和20.25%,进展率分别为6.76%和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食管轻度异型增生与中度异型增生病变进展间隔中位时间分别为26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轻度异型增生与中度异型增生病变进展间隔中位时间分别为23.5和1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进展的食管与贲门病例中,进展间隔中位时间分别为17和14.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和贲门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患者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50岁患者检出率高于<50岁患者。食管贲门中度异型增生较轻度异型增生更易发生,进展间隔时间更短。
袁丽何波张立玮郭硕曹颖尔丽绵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随访转归
Bcl-2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转录起始位点-938(C/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95例健康对照者、165例食管癌前病变患者和145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黏膜组织标本,提取组织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法检测Bcl-2基因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表示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 dence interval,CI),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对OR值进行校正。结果:健康对照组、食管癌前病变组、食管癌组中Bcl-2基因-938位点的AA、CA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9.0%、47.2%和33.8%,11.5%、41.8%和46.7%,11.0%、40.7%和48.3%。统计分析显示,CC基因型在食管癌和食管癌前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患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P〈0.01)。而且在吸烟阳性组中,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可明显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P〈0.05),校正后的OR值为3.176(95%CI:1.009~9.994)。结论:Bcl-2基因的-938(C/A)SNP中CC基因型可以显著增加中国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罹患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风险。
袁丽郭硕曹颖郝建影张立玮
关键词:食管肿瘤基因
食管癌高发区人群Bcl-2基因多态性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易感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Bcl-2作为一种癌基因,与肿瘤早期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启动子区-938(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南部高发区人群贲门腺癌及其癌前病变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7-12-01-2009-12-30河北省南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195名正常对照者、92例贲门癌前病变患者和169例贲门癌患者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应用UNIQ-10柱式动物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进行组织DNA提取,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Bcl-2-938位点基因型,随机选取不同基因型的标本进行DNA测序,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遗传易感性关系。结果 Bcl-2启动子区-938位点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5%、47.8%和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与AA基因型相比,贲门癌(P=0.009)与癌前病变(P=0.020)的发病风险增加,经性别、年龄、吸烟和家族史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2.564(95%CI=1.268~5.184)和2.810(95%CI=1.179~6.639)。贲门癌患者组吸烟者比例为56.8%,高于癌前病变组的43.5%和对照组的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46,P<0.001;而吸烟阳性组中与AA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P=0.020)可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经性别、年龄、家族史和饮酒校正后的OR值为3.635(95%CI=1.226~10.777)。结论 Bcl-2-938位点CC基因型可显著增加河北省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风险。
袁丽张立玮尔丽绵郭硕徐志彬曹玉曹颖
关键词:贲门癌癌前病变基因多态性BCL-2基因遗传易感性
超声小探头对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术前治疗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结合肿瘤相关因素(如病灶大小和位置),评估超声内镜在食管癌高发区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微创治疗前诊断的精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0年12月在食管癌高发区涉县、磁县进行普查发现的135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内镜(EUS)检查,符合镜下治疗标准的内镜辅以碘染色并行透明套帽辅助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余手术治疗。对所有行EMR术及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EUS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分析病变的大小及位置对EUS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EUS判断食管早期癌及癌前病变黏膜内癌判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3%、71.9%及85.9%,sm癌为67.7%、89.4%及84.4%。病变<2cm时准确性比病变≥2cm高(P<0.05,χ2=9.76)。结论 EUS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浸润深度评估的精确性在病变<2cm时显著高于病变≥2cm,病变位于食管中下段诊断准确性也较食管上段高。确定治疗方案前,结合上述因素综合评价病灶内镜可切除性对指导高发区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内镜下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尔丽绵张立玮徐志彬袁丽吴明利王顺平高扬曹颖
关键词:超声内镜食管癌高发区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