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丹

作品数:2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市新华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主题

  • 13篇数学
  • 9篇教学
  • 6篇数学教学
  • 6篇函数
  • 3篇解题
  • 3篇课程
  • 3篇复习
  • 3篇复习课
  • 2篇等式
  • 2篇映射
  • 2篇试题
  • 2篇数概念
  • 2篇数列
  • 2篇数列问题
  • 2篇数学概念
  • 2篇线性规划
  • 2篇教育
  • 2篇解方程
  • 2篇基本量
  • 2篇教师

机构

  • 25篇扬州市新华中...
  • 1篇扬州中学教育...
  • 1篇扬州市梅岭中...

作者

  • 25篇朱丹
  • 3篇方悟
  • 2篇葛文明
  • 1篇李双健
  • 1篇赵久勇
  • 1篇王梅蓉
  • 1篇王彤
  • 1篇蔡丹
  • 1篇丁佩
  • 1篇陈银辉

传媒

  • 5篇数学之友
  • 4篇数学通讯(教...
  • 3篇高中数学教与...
  • 3篇福建中学数学
  • 2篇数学通报
  • 2篇中学数学教学
  • 1篇初中数学教与...
  • 1篇中学数学月刊
  • 1篇数学教学
  • 1篇中学数学教学...
  • 1篇新世纪智能
  • 1篇新高考(高一...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求三点确定三角形的几何作图法
2011年
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为顶点,自然可以作出一个三角形.实际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如果三点不作为三角形的顶点,而是与三角形有关的其它一些特殊点,是否也能确定三角形?所谓“确定”是指:已知该三点的位置,可以作出相应的三角形来.三角形中的特殊点很多,本文例举若干种情形,对如何由这些特殊点作出相应的三角形作一些探讨.
朱丹丁佩
关键词:几何作图法顶点不作为
几个奇怪现象的背后
2010年
解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方法”是对的,但结果却是错的.这些奇怪现象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在作祟?是题目本身的问题,还是解题出现错误?
朱丹
关键词:数学教学函数
关于抽象函数求值问题的“推理”
2008年
高中数学教材里,求函数的值往往是很简单的,只要“代入”就行了.但是,经常出现一些不给出函数的解析式,只提供一些函数满足的特殊条件,要求函数的函数值,就需要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了,“推理”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
朱丹方悟
关键词:抽象函数求值问题数学教材解析式函数值
解答数列题的当家法宝——基本量法
2015年
对待数列问题,我们往往认为只有熟练掌握各类技巧才能驾驭它,似乎用技巧才会节省时间、简化过程,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将大量时间花在技巧的发现和训练上.事实上,更多时候,我们是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问题,即用基本量法解决问题.
朱丹
关键词:数列题家法数列问题解方程
数学史教学一例——“欧拉与高斯”的教学构想
2012年
新课程实施以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的做法很多,其中,数学史的教学就是一个有效途径.
朱丹
关键词:数学史教学高斯数学素养素质教育
从多个视角剖析“映射”
2009年
映射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课本没有大篇幅的内容,近年高考也不以其为命题热点.但映射是函数的基础,是学生处理对应关系、树立函数思想的必要知识,属起点内容.因此,上好映射复习课至关重要.本文将笔者在高三复习时对这个内容的复习处理思路和做法做一个介绍.
朱丹王梅蓉
关键词:映射函数思想复习课数学概念
高一数学学习为什么会出现分化
2014年
近阶段笔者参与了几次初升高模考的数学命题工作.由于离开初中到高中任教已有不少年头,对初中数学课标和教材已比较陌生,尤其是新课改以来,初中教材无论在知识的结构体系还是在内容的设置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笔者借此机会认真研读了初中课标和教材,
朱丹王彤
关键词:数学学习分化初中数学初中教材命题工作
函数定义,是否可以避开“映射”说——对改进函数定义的一个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需要比初中的函数概念更上一个台阶,需要对函数概念进行更理性的思考,更高度的抽象,用更严谨的形式化语言来刻画,以适应认识深化与发展的需求,这已形成了数学教育界的共识.用高度的抽象化、形式化的数学符号表达函数是必要的,这也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朱丹
关键词:函数定义映射函数概念形式化语言抽象化教育界
一道线性规划题的求解历程
2010年
笔者在日前的高三复习课上给出了一道线性规划中求整数解的题目,引起学生热烈地讨论.在一整课的“吵吵嚷嚷”声中,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最终去伪存真,统一了认识,得到了较为科学的二般性解法.题目本身并不算难,但讨论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标课程理念,
葛文明蔡丹朱丹
关键词:线性规划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理念整数解复习课教师
关注数学教学中“问题陷阱”的科学配置——以高一数学为例
2014年
陷阱的本意是专指人们为了捕捉野生动物而设计的某些圈套或暗含凶器的沟陷.后来人们又把它引申为坏人搞破坏活动的暗计或者捕捉坏人的计谋等等,词义又有了扩大.
朱丹
关键词:数学教学野生动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