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丹

作品数:27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油气
  • 5篇油藏
  • 3篇油田
  • 3篇正烷烃
  • 3篇色谱
  • 3篇盆地
  • 3篇烷烃
  • 3篇化合物
  • 3篇分子
  • 3篇分子量
  • 3篇高分子
  • 3篇高分子量
  • 3篇奥陶系
  • 2篇低毒性
  • 2篇毒性
  • 2篇岩石
  • 2篇油藏地球化学
  • 2篇油气藏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27篇朱丹
  • 9篇王铁冠
  • 9篇朱雷
  • 6篇张枝焕
  • 4篇王春江
  • 4篇卢鸿
  • 3篇史权
  • 3篇林壬子
  • 3篇师生宝
  • 2篇裴琴琴
  • 2篇杨池银
  • 2篇金晓辉
  • 2篇马军
  • 1篇李安
  • 1篇王广利
  • 1篇窦宏恩
  • 1篇谢明亮
  • 1篇刘洪军
  • 1篇孙晓辉
  • 1篇王传刚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99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低毒性替代试剂抽提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2013年
三氯甲烷是岩石可溶有机质抽提常用的溶剂,但由于其较强的毒性,有必要寻找低毒高效的替代溶剂。比较了6种抽提方法的利弊,并且结合前期的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影响的成果,探讨了6种抽提方法对芳烃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方法得到的芳烃化合物的分布及相关参数基本接近,仅B方法的化合物的抽提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于其余方法;而E方法的抽提效果更佳,甲基萘化合物的分布相对高一些,更有利于参数的计算,而其余的菲、三芴及四环与五环芳烃化合物的分布及参数接近。结合饱和烃的分布总体认为,E方法更有利于抽提,并且更加环保低毒,而高含量甲醇与丙酮及三氯甲基毒性大一些,对人体有害,从而选择V(二氯甲烷)∶V(甲醇)=98∶2为更可靠的抽提试剂。
朱雷秦黎明朱丹马军裴琴琴陈伟粱
关键词:低毒性抽提可溶有机质
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的高分子量(C_(35)^+)正烷烃分布及其烃源灶方位被引量:9
2003年
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奥陶系古潜山油气田的高蜡凝析油,检测出其高分子量蜡馏分主要由C35-C69正烷烃组成,CPI37-55值为0.94-1.10,属于高成熟原油的范畴.鉴于当前钻井取岩心不足和烃源灶方位的不确定性,利用高蜡凝析油与周缘高蜡原油的高分子量正烷烃作对比,结合原油含蜡量的平面分布,预测烃源灶方位主要来自千米桥东侧的歧口凹陷方向.此外,还运用原油的9项成熟度参数,结合3项含氮化合物参数,确认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是从北东至南西方向充注的,即从板深4井逐次向板深7和8井方向充注成藏.
王铁冠朱丹卢鸿卢鸿张枝焕苏峻青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古潜山油气田
油藏色谱指纹非均质性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实验模拟被引量:4
2003年
从油田开发动态地球化学监测的基本地质概念模型出发,应用油藏流体非均质性理论,分析了不同地质时期影响原油色谱指纹变化的地质因素。通过指纹GC/MS鉴定和实验模拟地下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开采条件,分析了油藏开采过程中色谱指纹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油色谱指纹稳定性主要和化合物的性质、含量以及色谱柱分离度有关。油藏开采过程中,适当碳数范围内的原油色谱指纹在井底和井口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以及同一单层在一定的观测时间范围内具有稳定性。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拓原油色谱指纹在油田开发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金晓辉朱丹林壬子林青
关键词:油藏稳定性地球化学有机相
致密储集层岩石应力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被引量:22
2016年
针对行业标准SY/T 5358—2010中储集层岩石应力敏感性测试方法、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存在的诸多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了该标准需要修订的具体内容;根据班恩和马克西莫夫的岩石应力方程,推导出了Terzaghi有效应力公式,说明了Terzaghi公式不仅适合土壤力学而且也适合岩石力学。根据前人由渗透率模量公式导出的Terzaghi有效应力与岩石渗透率的指数关系式,拟合定外压变内压和定内压变外压两种不同的实验条件所测得的实验数据,都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由于定外压变内压测试与油藏开发实际相符,建议采用定外压变内压操作。研究认为:岩石应力敏感性强弱可用应力敏感系数(α)来评价,推荐标准:0.005 MPa^(-1)<α≤0.025 MPa^(-1)为弱敏感;0.025 MPa^(-1)<α≤0.035 MPa^(-1)为中等偏弱敏感;0.035 MPa^(-1)<α≤0.045 MPa^(-1)为中等偏强敏感;0.045 MPa^(-1)<α≤0.100 MPa^(-1)为强敏感;α>0.100 MPa^(-1)为极强敏感。同时,根据多个文献的实验数据证实了砂岩储集层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
窦宏恩张虎俊姚尚林朱丹孙涛马世英王小林
关键词:孔隙压力应力敏感性
溱潼凹陷油气输导系统与成藏期次分析
张枝焕刘军刘洪军胡瑛朱雷朱丹田永晶
针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在油源、油气成藏历史、油气运移通道和成藏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油藏的油源、成藏期次、运移通道和成藏过程的研究和分析,尤其对研究区不同构造带、不同级别的断层对油...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运移通道成藏规律
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氯仿抽提低毒性替代试剂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三氯甲烷自身具有较大的毒性。根据常规岩心抽提分析使用的氯仿试剂(有毒)探讨不同极性溶剂抽提取代氯仿的可能性,进而改进抽提方案。以单一溶剂: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石油醚(30~60℃)及混合试剂:二氯甲烷∶丙酮(1∶1)、二氯甲烷∶甲醇(7∶1)、二氯甲烷∶甲醇(98∶2)分别为抽提溶剂,对抽提物进行了分离,并分析了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的相对含量,对比了不同试剂的抽提效果。综合分析认为,二氯甲烷∶甲醇(98∶2)为三氯甲烷的最佳替代品。
朱雷朱丹马军裴琴琴陈伟梁
关键词:低毒性可溶有机质
临邑洼陷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地化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
陈践发张枝焕师生宝郭建军朱丹史权
项目概况:1.1 项目来源:该项目《临邑洼陷油气运聚过程中的地化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研究》受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委托,由临盘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化学实验室联合承担完成。1.2 ...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勘探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被引量:5
2013年
根据非化学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教学方法的探讨:采用丰富的多媒体手段,提高效率;开展课堂提问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改革实验教学特别是增加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将理论与实验教学合理结合,并尽量多地渗透前沿学科信息,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朱丹朱雷
关键词:仪器分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污染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与重视,选择一种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于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尤为重要。采用Tenax树脂吸附采样、在线式吹脱捕集仪热解吸进样、HP-5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hydrogenflame inonization decector,FID)检测的方法建立了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快速分析方法:TenaxGC吸附/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确定了最佳采样条件和化合物的定性定量方法,分析了采样效率、分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采样便捷,样品预处理方便,回收率高,样品测定准确,适合环境空气中低浓度VOCs的测定。
张建美钟宁宁朱丹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千米桥潜山构造高蜡凝析油气藏的蜡质来源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千米桥古潜山奥陶系凝析油以高含蜡为特征。为探讨凝析油气藏中的高蜡成因机理 ,对黄骅坳陷近3 0年来 3 3 0 0多个第三系原油油样含蜡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原油含蜡量的垂向分布主要受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的“地色层效应”所控制 ,对最接近油藏原始蜡质保存条件的试油含蜡量的层位分布统计研究也支持上述观点 ,说明无论是初次运移还是二次运移 ,随距离的增加含蜡量逐渐降低 ,亦即含蜡量较高的原油更靠近烃源岩。板桥油田和港东部分地区沙三段产层 (凝析油烃源层 )的含蜡量平面分布研究 ,表明千米桥古潜山奥陶系高蜡凝析油的蜡质来源于歧口凹陷方向的白水头地区 ,与白水头地区原油高分子量蜡馏分的指纹对比及含氮化合物。
卢鸿王铁冠王春江朱丹朱雷唐友军徐忠辉
关键词:油气藏奥陶系成熟度烃源岩蜡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