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力

作品数:1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1篇核科学技术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反应堆
  • 3篇热管
  • 2篇仪控设备
  • 2篇设备数据
  • 2篇数据交互
  • 2篇通信
  • 2篇通信同步
  • 2篇请求
  • 2篇主系统
  • 2篇温湿度
  • 2篇温湿度控制
  • 2篇温湿度控制系...
  • 2篇握手
  • 2篇泄漏率
  • 2篇耐压壳
  • 2篇控制系统
  • 2篇反应堆系统
  • 2篇舱内
  • 2篇传热
  • 1篇低压

机构

  • 17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朱力
  • 5篇何正熙
  • 5篇卢川
  • 4篇余红星
  • 4篇曾未
  • 3篇杨洪润
  • 3篇曾畅
  • 3篇张卓华
  • 3篇彭诗念
  • 3篇闫新龙
  • 3篇何晓强
  • 3篇青先国
  • 2篇彭航
  • 2篇陈杰
  • 2篇肖鹏
  • 2篇王立
  • 2篇罗京海
  • 2篇何亮
  • 2篇李锋
  • 2篇周玲

传媒

  • 10篇核动力工程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多用途热管反应堆系统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公开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形成模块化装置的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舱内压力维持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废热导出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整体式耐压...
柴晓明张宏亮张卓华余红星杨洪润朱力邓志勇曾畅王金雨何晓强
文献传递
一种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辐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回路压力边界泄漏辐射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包括:取样容器、两个LaBr<Sub>3</Sub>探测器、γ‑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辐射监测处理柜、若干根数据线和若干根管路,所述...
杨振雷刘承敏青先国何正熙蒋天植李进卓祥林朱宏亮何亮包超彭航李锋刘艳阳卢川朱力闫新龙张秀万孙琦高志宇罗庭芳罗京海王立袁航单伟
矩形通道局部变形下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2023年
反应堆中燃料元件所处的复杂工作环境会使燃料元件的性能发生变化以及出现几何状态偏离初始状态的情况,对流动和传热特性造成影响,威胁反应堆堆芯的安全性。本文采用ANSYS Workbench数值模拟平台,建立了包含三个固体域、四个冷却剂通道的模型,考虑固体域不同的弯曲情况,进行了稳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弯曲情况下冷却剂流量在四个通道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影响固体域和流体域的温度分布,流通截面小的通道内冷却剂出口温度明显升高,固体域最高温度点由中心区域向流通面积减小的通道方向偏移。
陈明睿魏宗岚陈冲邓坚朱力彭诗念
关键词:共轭传热
热管冷却空间反应堆事故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典型热管冷却空间反应堆(SAIRS)为对象,针对其各个模块进行建模,研制了基于SAIRS的系统瞬态计算程序(TAPIRS),并用该程序分析了反应堆的3种典型瞬态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控制鼓故障引入极大反应性、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AMTEC)部分失效和散热板丧失部分散热面积事故工况下,燃料温度控制在安全限值以内,验证了反应堆系统在事故工况下具有应对单一故障和自稳自调的能力。
刘松涛袁园魏宗岚曾未朱力苟军利
关键词:热管事故分析
地下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地下核电厂的安全壳深埋于地下,在地面布置大容积的高位水池,可为蒸汽发生器(SG)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的实施提供足够的重力驱动压头。本文结合地下核电厂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地下核电厂的SG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并给出了系统功能要求、回路系统构成及设备主要特性和运行特点。
赖建永沈云海王保平余小权隋海明朱力喻飞
关键词:余热排出非能动
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多用途热管反应堆系统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公开一种基于热光伏发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形成模块化装置的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热光伏发电机冷却系统、舱内压力维持系统、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废热导出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整体式耐压...
柴晓明张宏亮张卓华余红星杨洪润朱力邓志勇曾畅王金雨何晓强
文献传递
一种仪控设备数据交互握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仪控设备数据交互握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握手发起装置发送握手请求消息,所述握手请求消息包括握手请求标识;所述握手发起装置接收握手应答消息;所述握手应答消息由握手响应装置发送,所述握手应答消息包括握手应答标...
何小鹏陈杰张洧川刘立新何正熙赵阳肖鹏周玲熊彦李伟唐涛简一帆陈明虎朱力卢川
大空间内底部弧形加热段自然对流传热特性研究
2020年
为准确预测安全壳上封头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以保证堆芯余热安全排出,设计了采用底部弧形加热段的矩形封腔自然对流装置,研究导热率对底部弧形加热段和封腔内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开源软件Open FOAM,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2种湍流模型和3种湍流热通量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流体沿弧形面的流动受边界层和绕流脱体强化现象的影响,局部自然对流换热强度从顶部向两端先减小后增大;材料热导率对弧形面的温度分布影响比较大,但对于加热段外的流体温度分布影响极小;经过对AFM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更适用于实验条件的模型参数值,修正后的模型对流体速度场的模拟更为准确且在更高功率工况下也得到验证。本研究可为后续方案设计的有效性评价提供参考。
曾未焦守华朱力张卓华何晓强柴翔曾畅宋丹戎
关键词:自然对流
CFD方法在棒束定位格架热工水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UG、CFX程序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AFA-2G组件5×5棒束定位格架进行了几何建模和通道内单相水三维流场数值模拟,包括特定流速下流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流速下的阻力特性分析等。将分析结果与相应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结构简化、恰当的物理模型和数值求解算法,CFX程序能较好地模拟棒束定位格架通道内的单相水三维流场,其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陈畏葓张虹朱力熊万玉
关键词:棒束定位格架热工水力性能分析
ACP100+失水事故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对先进模块化小型堆(ACP100+)失水事故后的应急堆芯冷却、安全壳压力控制、余热长期导出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手段和策略。初步计算分析表明:通过限制ACP100+反应堆冷却剂破口尺寸可取消安注箱,使安注系统得到简化;对于小型钢安全壳带来的事故后压力控制问题,可采用抑压水池和顶部非能动水池设计,使事故后安全壳压力可长期控制在设计限值以下;由于小型堆余热量较小,可利用钢安全壳体作为导热媒介,通过浸没安全壳顶盖,以自然对流的方式长期导出余热,其长期冷却的固有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曾未宋丹戎陈智朱力刘松涛
关键词:失水事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