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应文

作品数:3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2篇早期诊治
  • 2篇诊治
  • 2篇踝关节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小关节
  • 1篇腰椎小关节紊...
  • 1篇腰椎小关节紊...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象
  • 1篇影象学
  • 1篇症状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扭伤
  • 1篇椎小关节
  • 1篇踝关节扭伤
  • 1篇踝关节韧带损...
  • 1篇踝损伤

机构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朱应文
  • 2篇林顺福
  • 2篇陈兆军
  • 2篇陈宇明
  • 1篇陈黎明
  • 1篇黄沪
  • 1篇李昕宇
  • 1篇田向东
  • 1篇方志良
  • 1篇王庆普
  • 1篇唐凡启
  • 1篇杜春林
  • 1篇于芳
  • 1篇张毅
  • 1篇李彬
  • 1篇常青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8例踝关节扭伤的早期诊治
2006年
陈兆军张毅陈宇明林顺福朱应文于芳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诊治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症状与影象学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利用X线和CT检查手段,观察、测量该症在影像学表现,从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上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诊断依据。方法:门诊随机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下,无慢性腰痛病史的患者58例,治疗前详细询问病史,查体。行X线、CT检查,采用手法治疗。并对X线和CT结果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本组病例X线测量有病变棘突中线偏离者48例占82.7%,小关节间隙不等宽49例占86.2%,小关节模糊不清8例占13.8%,脊柱侧弯41例占71%。CT检查主要表现为两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椎小关节面骨质硬化,小关节突密度不均匀,关节面不光整,韧带钙化等.。小关节角测量,患椎与健椎比较无明显差别,有牵涉性疼痛12例占20.68%。结论:急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符合滑膜嵌顿的特点。棘突偏斜与小关节不等宽同时存在,棘突偏斜部位与压痛部位一致,腰椎侧弯其程度与疼痛程度有关,与是否有放射痛无关。CT小关节角变化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关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CT检查,腰椎侧弯、棘突偏斜、小关节不等宽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杜春林王庆普黄沪陈黎明李彬田向东朱应文常青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紊乱影像学
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治被引量:32
2007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韧带损伤早期诊治的重要性。方法:48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男28例,女20例;年龄13~52岁,平均29岁。其中踝关节外侧扭伤46例,内侧2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 h^2周,平均3.5 d。根据坎贝尔手术学分类标准:Ⅰ度损伤21例,Ⅱ度损伤18例,Ⅲ度损伤9例。48例患者均采用踝关节的固定制动治疗,支具固定27例,石膏固定12例,绷带绑缚9例。6周后拆除外固定。随访观察,对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9年。踝关节功能活动良好,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及功能活动异常。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制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42例,良5例,中等1例。结论:踝关节韧带损伤应该引起重视,力争做到早期诊断,并早期行踝关节固定制动,以免引起踝关节不稳。
陈兆军唐凡启林顺福陈宇明李昕宇朱应文方志良
关键词:踝损伤韧带外固定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