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8篇脑梗
  • 8篇脑卒中
  • 6篇动脉
  • 6篇癫痫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颈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颈动脉粥样硬...
  • 4篇急性
  • 4篇CDFI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血药
  • 3篇血药浓度
  • 3篇血药浓度监测
  • 3篇血脂
  • 3篇药浓度
  • 3篇缺血

机构

  • 30篇连云港市第一...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灌云县中医院

作者

  • 32篇李世滢
  • 18篇陶爱华
  • 15篇王蓓
  • 15篇姜建东
  • 8篇吴芳萍
  • 6篇钮晓勤
  • 6篇李慧
  • 5篇刘克喜
  • 4篇吴惠毅
  • 4篇张天艳
  • 4篇俞德彩
  • 3篇孙增先
  • 3篇周玲
  • 3篇何效兵
  • 3篇时恒屏
  • 3篇颜怀新
  • 2篇贺玉钦
  • 2篇杨新玲
  • 2篇王海凤
  • 2篇陈晋

传媒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临床神经病学...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2篇江苏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心房纤颤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被引量:2
2002年
王蓓陶爱华李世滢何效兵
关键词:并发症心房纤颤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脑卒中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脂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8年
钮晓勤姜建东李世滢
关键词:中风血清白蛋白血脂水平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植物神经损害5例死亡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王蓓李世滢金增英俞德彩贺玉钦
关键词:G-B综合征植物神经损害
复发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4 1例复发脑梗死 (复发组 )、5 8例初发脑梗死 (初发组 )和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复发组高血压病、房颤、糖尿病、肥胖和中风家族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 (P<0 .0 5~ 0 .0 0 5 ) ;复发组血 TC、TG、Apo B1 0 0 、中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和 HCt明显高于初发组 (P<0 .0 5~ 0 .0 1) ,HDL- C则低于初发组 (P<0 .0 5 ) ;复发组和初发组血红细胞刚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0 .0 1)。结论 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高血压病 ,血纤维蛋白原、TC水平和红细胞刚性升高及 HDL- C降低 ;
姜建东吴惠毅吴芳萍李慧杨新玲李世滢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血脂血液流变学
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传导速度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面神经炎 (Bell麻痹 )患者的面神经传导速度与病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6 8例不同病程的Bell麻痹患者行健、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并和 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面神经传导速度 :病程 <7天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病程 >7天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病程 1个月内完全恢复者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病程 2个月、6个月内完全恢复和未完全恢复者患侧与健侧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不同转归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面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程度越重 ,面神经功能临床恢复所需要的时间越长。结论 :Bell麻痹患者患病一周后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可作为评价面神经功能及预后的一项可靠指标。
吴芳萍周玲李世滢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神经传导速度病程预后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6例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流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及血细胞的裂解产物若不及时清除,将导致脑血管痉挛、蛛网膜粘连以及堵塞蛛网膜粒,引起脑积水等严重后果。为了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5年10月起,在...
刘克喜李慧李世滢钮晓琴王蓓吴芳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tPA和PAI-1水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溶活性的特点、相关因素及其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PA和PAI- 1,常规方法测定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比较复发脑梗死 (复发组 )、初发脑梗死 (初发组 )和对照组血tPA和PAI- 1水平 ,并分析纤溶指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复发组和初发组急性期先后两次血tPA和PAI - 1水平比较无差异 (P >0 .0 5 )。tPA水平在复发组 (80 .95± 5 4 .4 3)、初发组 (84 .16± 6 6 .36 )和对照组 (5 5 .72±6 1.95 )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复发组与初发组之间tPA和PAI - 1水平比较无差异(P >0 .0 5 ) 。tPA与血脂各指标之间无相关性 ;PAI- 1水平与TG相关 (r =0 .2 341,P =0 .0 0 36 ) ;tPA和PAI- 1水平与多项血流变指标相关。复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 (OR =13.5 90 ,1.770~ 10 4 .36 6 ) ,纤维蛋白原 (OR =6 .5 2 9,1.6 4 2~ 2 5 .96 5 ) ,总胆固醇 (OR =4 .82 0 ,1.6 4 8~14 .10 3) ,红细胞刚性 (OR =4 .14 8,1.5 0 9~ 11.399)和tPA水平 (OR =0 .976 ,0 .95 5~ 0 .997)。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纤溶活性降低 ,它与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房颤和中风家族史密切相关。
姜建东吴惠毅吴芳萍钮晓勤杨新玲李世滢
关键词:脑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血药浓度监测对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观察血药浓度监测对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成人癫痫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和生活质量的评定 ,观察其药物影响的特点。结果  (1)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方面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血药浓度与生活质量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成人癫痫患者存在生活质量下降 ,合理用药、血药浓度监测可控制癫痫发作。
陶爱华孙增先时恒萍李世滢
关键词:血药浓度成人癫痫生活质量
血药浓度监测对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血药浓度监测对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服用抗癫痫药治疗成人癫痫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和认知功能的评定,观察其药物影响的特点。结果 (1)患者组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认知功能提高,和调整用药前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血药浓度与认知功能呈显著正相关(r=0.638,P<0.05)。结论 成人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血药浓度监测可指导合理用药,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陶爱华孙增先时恒屏李世滢
关键词:血药浓度成人癫痫抗癫痫药
巴曲酶治疗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法,对4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巴曲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应用巴曲酶治疗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小(P<0.05);软斑、混合斑的厚度和面积均减小(均P0.05)。结论 巴曲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
王蓓李世滢颜怀新
关键词:巴曲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缺血性脑卒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