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 作品数:42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小R型枕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防误吸作用
- <正>目的小R型枕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防误吸效果观察。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63例随机分组使用小R型枕患者33例和未使用小R型枕患者30例,比较两组住院后14天误吸和肺部...
- 李丽沈小芳
- 文献传递
- 小R型枕在预防误吸和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 沈小芳李丽
- 关键词:误吸卒中相关性肺炎
- 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3年
- 肿瘤已成为育龄妇女第2大死因,妊娠合并淋巴瘤的发病率位于妊娠女性合并肿瘤的第4位,约为1∶6000,其诊断与治疗均涉及母子双方的利弊权衡,甚为棘手。本文报道了妊娠合并淋巴瘤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 李琳刘宝瑞李丽邹征云钱晓萍赵杰
- 关键词:妊娠淋巴瘤病例报道
- 结直肠癌HER-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分析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01月至2016年0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共640例,对其进行HER-2免疫组化检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患者分为HER-2(0)、HER-2(1+)、HER-2(2+)、HER-2(3+)四组,并对四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HER-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患者肿瘤分期、大小、神经侵犯、Lgr5、VEGF、VEGFR2等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大体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脉管转移及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无关(P>0.05)。结论:HER-2可能与结直肠癌的生长、增殖及侵袭相关,未来或许成为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潜在方向之一。
- 连欢胡静严文跃杨觅李丽史炯刘宝瑞钱晓萍
- 关键词:结直肠癌HER-2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卵巢癌转移至十二指肠病例报告1例及文献复习
- 2022年
- 卵巢癌很常见,但转移到十二指肠比较少见[1]。十二指肠是一个很少被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侵犯的器官[2]。现将我科近期临床中遇到的1例卵巢癌转移至十二指肠病例汇报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相关知识复习。1病例资料病人,女,64岁,既往体健,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1周于2020年1月16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腹部B超提示腹腔积液,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占位,活检病理提示腺癌,初步考虑十二指肠腺癌腹腔转移。
- 黄斌胡静李丽陈天鸣吴浦嫄吴玲祥任伟牛丰南徐新运汪强虎王立峰刘宝瑞钱晓萍
-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转移性肿瘤腹腔转移病例报告腹部B超卵巢癌
- 恶性浆膜腔积液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从恶性浆膜腔积液中体外诱导培养出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恶性浆膜腔积液来源的单核细胞,待细胞贴壁后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00ng/ml和IL-4 100U/ml,分为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I:C)25μg/ml组(A组)和TNF-α20ng/ml组(B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 A、B两组均获得成熟DCs,高表达CD83、CD80、CD86和CD40,且DCs均能明显刺激T细胞增殖。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来源的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序贯、联合诱导能够产生成熟DCs。
- 李丽钱晓萍刘宝瑞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恶性浆膜腔积液
- 黑素瘤患者树突状细胞体外快速培养成熟和临床应用研究
- 2007年
- 目的:建立从黑素瘤患者外周血体外快速稳定地诱导培养成熟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PBMC),再用贴壁法获取单个核细胞后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IL)-4,随后分4组:第1和第2组分别在24h时加入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I: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继续培养24h,在48h时收集DC;第3和第4组分别在36h时加入Poly(I:C)、TNF-α,继续培养36h,在72h时收获DC。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型,体外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经GM-CSF、IL-4、Poly(I:C)诱导培养72h获得大量成熟DC,形态学观察可见典型特征,荧光激活细胞分离器(FACS)检测表明,第3组DC高表达CD83、CD80、CD86和CD40;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表明,第3组获得的DC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获取的成熟DC注射于患者浅表淋巴结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oly(I:C)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成熟的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经济、安全的特点,培养后DC回输患者体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 李丽刘宝瑞钱晓萍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黑素瘤
- 左半结肠癌左侧睾丸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睾丸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通过1例左半结肠癌左侧睾丸转移的报道,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为30岁年轻男性,左半结肠低分化腺癌根治性术后1年余出现左侧睾丸肿胀坠痛,后经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免疫组化证实为大肠来源。结论:结直肠癌睾丸转移报道罕见,临床表现一般为睾丸肿胀或鞘膜积液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放化疗,必要时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等。结直肠癌睾丸转移患者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12个月。
- 解彤彤胡静杨觅李丽刘宝瑞钱晓萍
- 关键词:结直肠癌睾丸转移预后
- 紫杉醇脂质体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1例附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紫杉醇是新一代化疗药物,已经被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其主要副反应是过敏性休克,而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HUS)很少见诸报道。我们诊治了1例经过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联合化疗后出现HUS的患者,并获得成功。方法:一位54岁女性肺癌术后患者,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联合化疗后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并经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明确后经过血浆置换等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紫杉醇脂质体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并发症,临床医生对于该病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及时鉴别诊断和正确治疗。
- 李丽刘宝瑞乐翔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杉醇脂质体
- 化疗联合应用帕米膦酸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应用帕米膦酸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60例肿瘤骨转移患者均分为两组,A组为化疗联合应用帕米膦酸钠,B组仅单纯化疗。记录治疗前、后体力状况评分(KPS)、疼痛评分(NRS)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血清AK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A组AKP下降程度大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有明显降低,而KPS评分有明显升高(P<0.05),且A组改善效果较B组更好。A组疼痛缓解率为66.67%,明显高于B组的46.67%(P<0.05)。治疗期间无骨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化疗联合应用帕米膦酸钠治疗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疗效优于单纯化疗;血清AKP可作为疗效评估指标。
- 李丽钱晓萍刘宝瑞
- 关键词:帕米膦酸钠肿瘤骨转移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