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

作品数:78 被引量:628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中医
  • 9篇疗效
  • 7篇心病
  • 7篇心肌
  • 7篇证候
  • 7篇冠心病
  • 6篇中药
  • 6篇病机
  • 6篇病因病机
  • 5篇心肌梗死
  • 5篇穴位
  • 5篇血压
  • 5篇腺癌
  • 5篇临床疗效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高血压
  • 5篇梗死
  • 4篇穴位贴敷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机构

  • 45篇沈阳军区总医...
  • 45篇辽宁中医药大...
  • 30篇辽宁中医药大...
  • 10篇辽宁省中医研...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二人...
  • 2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沈阳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78篇李京
  • 12篇韩涛
  • 12篇欧洋
  • 11篇张明雪
  • 11篇肖蕾
  • 9篇王建华
  • 8篇刘文华
  • 6篇林一帆
  • 6篇赵涛
  • 6篇王鹏飞
  • 5篇杨晓丹
  • 5篇陈韦
  • 5篇刘杨
  • 4篇周胜利
  • 4篇童佳兵
  • 4篇李泽庚
  • 4篇徐莹
  • 4篇杨关林
  • 3篇杨秀炜
  • 3篇栗睿

传媒

  • 15篇辽宁中医药大...
  • 9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中医药信息
  • 5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实用中医内科...
  • 3篇沈阳部队医药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光明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9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1998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2018年
目的:探究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口服归脾汤加减治疗。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0%(34/40),对照组仅为67.5%(27/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两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腹胀等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具有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功效,着重于补脾气,脾气得补,心神自然得养,能够有效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失眠、腹胀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欧洋肖蕾李京王建华刘文华杨关林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归脾汤临床疗效
健脾益肾配方颗粒联合中药脐贴干预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探究健脾益肾配方颗粒联合中药脐贴干预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脾肾阳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即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健脾益肾配方颗粒治疗,实验组在坚持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联合中药脐贴干预。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疲劳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临床检测统计可知,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2)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3)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疲劳程度,疲劳积分比较显示,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疲劳积分均有明显降低,且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益肾配方颗粒具有补脾温肾助阳之效,可以明显减轻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体质,联合中药脐贴,能加强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欧洋肖蕾李京王建华刘文华
关键词:健脾益肾亚健康状态脾肾阳虚型
参附汤煎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疗效及对心肌保护作用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参附汤煎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休克的疗效及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100例AMI合并休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50)和B组(n=50)。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附汤。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观察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盐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中医症状评分结果。结果 B组有效率为84.0%(42/50),显著高于A组的60.0%(3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CK、LDH水平低于A组,NO水平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胸彻痛、胸闷气短及汗出肢冷等中医症状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汤煎剂具有益气回阳救脱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AMI合并休克患者临床症状,增强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王彤李京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休克心肌保护作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中医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在线数据库获取血府逐瘀丸活性成分和靶标并经Uniprot在线数据库转换为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和OMIM在线数据库收集动脉粥样硬化靶标基因。经Venn工具获取药物-疾病交集基因,后于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获得可视化结果。运用DAVID在线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获得3812个疾病基因,药物活性成分151个、靶标基因94个及药物-疾病交集基因78个。GO富集分析认为血府逐瘀丸可能通过作用于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酰胺结合、类固醇结合、核激素受体结合、血红素结合、Hsp90蛋白结合、凋亡、雌激素受体结合等过程,影响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活性、直接配体调节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从而发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涉及的通路主要包括:凋亡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结论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为进一步开展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可靠的依据。
李京胡楠李涵肖蕾肖蕾陈韦
关键词:血府逐瘀丸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
基于HSM理论的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23年
随着中医药和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度融合,社会对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战场,应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国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十分稀缺,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合乎中国国情的中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中医药院校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HSM理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各方优势、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优化和改善管理手段和培养流程,解决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刘楠李京王甜宇许斌
关键词:教学实践
中医学关于冠心病证治研究概述被引量:15
2014年
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学虽无冠心病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范畴。文章主要从冠心病中医学治疗大法入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着重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阐述了冠心病中医临床表现,总结了古今医家对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的认识。对冠心病中医证治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脉络,为开拓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李京张明雪金跟海高勃侯攀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加味逍遥丸治疗乳腺癌术后伴抑郁疗效及其对血浆5-HT、DA、NE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究加味逍遥丸治疗乳腺癌术后伴有抑郁疗效及其对血浆5-HT、DA、NE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伴有抑郁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TCAS等抗抑郁药予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味逍遥丸治疗,15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浆5-HT、DA、NE表达水平及抑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浆5-HT、DA、NE水平均上升,治疗组各指标水平上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积分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调和肝脾、调畅情志等诸多疗效,对于本病的治疗,可实现提高抑郁状态下血浆5-HT、DA及NE表达水平。
胡鑫李凤珍尚亚平王宁韩涛李京
关键词:加味逍遥丸乳腺癌5-HTDANE
猕猴桃根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肿瘤目前是世界范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逐年递增,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认为肿瘤多是本虚标实之证,恶性肿瘤发病的关键病理基础为火热之毒,因此,清热解毒法乃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应贯穿治疗本病之始终。猕猴桃根是具有代表性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在抗肿瘤作用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疗效。近几年临床对猕猴桃根的研究较多,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总结猕猴桃根有效部位筛选、有效成分以及不同肿瘤类型临床研究,对猕猴桃根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药理活性成分进行综述,以证实猕猴桃根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开发以及应用前景优秀。
李京徐莹徐莹杨晓丹刘杨栾玉婷林一帆
关键词:猕猴桃根肿瘤抗肿瘤作用
消痛散治疗痰凝血瘀型消渴痛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消痈散治疗痰凝血瘀型消渴痛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消渴痛痹患者94例,临床分型均为痰凝血瘀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消痛散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肌电图及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1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4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电图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痛散具有化痰通络止痛之功,能够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消渴痛痹临床症状,有效治疗痰凝血瘀型消渴痛痹,并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丁伟陈韦李京
关键词:消痛散临床疗效
隔姜灸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隔姜灸联合补肾健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补肾健脾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隔姜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计数明显降低,尿红细胞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治疗组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降低更为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联合补肾健脾方能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及尿红细胞计数,提高临床疗效,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温旭杨秀炜赵涛王鹏飞何飞栗睿李京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隔姜灸补肾健脾方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