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楚
- 作品数:33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更多>>
- 流态化研究的新进展——无气泡气固接触被引量:1
- 1990年
- 流态化是现代的多相(气一固、液—固、气—液—固)相际接触的工程技术,无气泡气固接触则是新近开拓的流态化研究领域,旨在提高气固接触效率,强化气固间的传递过程.大量事实说明,气固接触方式的创新和理论的发展,都会不同程度地促进有关工程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从而提高工艺过程的生产效率,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为人知的煤的燃烧,正是由于气固接触方式的不断发展而使燃烧技术由原始的固定床层燃烧、粉煤气流悬浮燃烧、粒煤鼓泡流化床燃烧发展到新近的无气泡气固接触的快速循环流化床高效清洁燃烧,并取得一个个划时代的成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 郭慕孙李佑楚刘淑娟董元吉李静海
- 关键词:流态化
- 煤在快速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
- 米文生李佑楚
- 关键词:煤燃烧流化床反应器动力学
- 快速流化床的整体模拟被引量:1
- 2000年
- 工业应用中的快速流化床一般不能直接对固相速度进行调控,属于B类操作.本文采用一维双流体模型与存料量方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计算B类操作时的上升管内具有浓、稀两相特征的轴向空隙率分布,模拟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 王维李佑楚
- 关键词:流态化空隙率快速流化床
- 快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特性研究
- 李佑楚王凤鸣孙奎元曾庆祥阎长明刘绯张平安牛红兵王文录米文生范绍国秦绍宗等
- 该成果考查了快速流态化燃烧炉内的流动、混合、燃烧和脱硫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了模拟放大方法,所得结果为快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基础资料。该成果基于快速流态化流动、传递和燃烧反应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
- 关键词:
- 煤系高岭土料浆的粘度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04年
- 煤系高岭土料浆的浓分散体系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的特性. 阴离子型分散剂聚丙烯酸钠可吸附于煤系高岭土颗粒的表面,改变其表面电势,增加颗粒间的排斥能,从而起到很好的分散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了固相浓度、分散剂用量、粒径大小等因素对煤系高岭土料浆粘度的影响. 固相浓度增大、粒径减小时,料浆的粘度增大;分散剂可使料浆粘度降低,当最佳用量为0.3%左右,在高剪切速率(729 s-1)下,固相浓度由30%(w)提高到70%(w),料浆的粘度分别为0.004和0.020 Pas.
- 王绪海卢旭晨李佑楚
- 关键词:煤系高岭土料浆粘度分散剂
- 流态化技术发展及其应用被引量:1
- 1993年
- 固体颗粒与流体(气体或液体)相互接触的方法是许多工业部门普遍遇到的工程技术问题。大量事实说明,这种相际接触方式的创新和发展,都会不同程度地促进有关工程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从而提高工艺过程的生产效率,赢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为人知的煤燃烧方法,由于煤粒与空气之间接触方式的不断发展,使燃烧技术由原始的固定床式层燃,经粉煤气流悬浮燃烧、粒煤鼓泡流化床燃烧。
- 李佑楚
- 关键词:流态化技术燃烧技术
- 快速流化床燃煤一维分布两相模型
- 李佑楚凌学军
- 关键词:燃烧流化床反应器煤流态化
- 新型快速循环床锅炉及大型化
- 1991年
- 基于快速流态化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建造了Φ60、Φ250毫米两台新型快速流化床燃烧装置,进行了大同煤等不同热值煤的清洁燃烧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燃烧装置有较好的燃烧、传热特性。燃烧效率达99%,Ca/S 摩尔比≈2时,烟气中 So_2 含量约100ppm,NO_x 含量约60ppm。“快速循环流态化燃烧工程设备”能耗低,用材少,运行平稳,调节方便,已获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20t/h 快速循环床锅炉设计方案。
- 阎长明王凤鸣李佑楚
- 关键词:锅炉循环床锅炉燃烧装置
- 新型快速流化床清洁燃烧中间试验研究
- 1990年
- 根据快速流态化流动和传热方面的基础研究,设计了新型燃烧装置,并进行了煤的清洁燃烧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案有利燃烧、传热、固硫,亦可控制烟气中 NO_x 排放量,降低动能消耗,节约钢材用量,运行平稳,调节方便,使其燃烧效率可达99%,Ca/S 摩尔比≈2时,烟气中 SO_2约100ppm.NO_x60ppm.
- 王凤鸣李佑楚曾庆祥
- 关键词:快速流态化燃烧固硫
- 陶瓷薄膜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9
- 1999年
- 对各种薄膜制备方法的特点(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进行阐述,并且从氧化物和非氧化物的角度,综述了陶瓷薄膜作为硬质薄膜、气敏薄膜以及铁电、压电等微电子薄膜的应用。
- 卢旭晨李佑楚韩铠王风鸣
- 关键词:陶瓷薄膜PVCCVDSOL-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