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剑

作品数:651 被引量:4,890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1篇期刊文章
  • 133篇专利
  • 98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8篇天文地球
  • 207篇石油与天然气...
  • 73篇化学工程
  • 31篇理学
  • 24篇经济管理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矿业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9篇盆地
  • 119篇天然气
  • 86篇同位素
  • 74篇地球化
  • 74篇地球化学
  • 69篇成藏
  • 61篇源岩
  • 58篇勘探
  • 54篇烃源
  • 53篇烃源岩
  • 52篇催化
  • 46篇地球化学特征
  • 46篇碳同位素
  • 46篇化学特征
  • 44篇油气
  • 42篇气藏
  • 39篇催化剂
  • 37篇鄂尔多斯盆地
  • 36篇四川盆地
  • 36篇气田

机构

  • 46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9篇辽宁石油化工...
  • 51篇中国石油
  • 4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2篇中国矿业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中国石油大学...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2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7篇中国石油勘探...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3篇国土资源部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长江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抚顺...
  • 6篇北京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650篇李剑
  • 138篇李志生
  • 131篇谢增业
  • 96篇杨丽娜
  • 80篇王东良
  • 61篇国建英
  • 59篇王晓波
  • 59篇胡国艺
  • 58篇魏国齐
  • 52篇郝爱胜
  • 50篇王义凤
  • 48篇李谨
  • 41篇罗霞
  • 41篇张英
  • 41篇马成华
  • 38篇严启团
  • 34篇杨春龙
  • 33篇崔会英
  • 32篇王志宏
  • 30篇王晓波

传媒

  • 46篇天然气地球科...
  • 28篇石油勘探与开...
  • 27篇天然气工业
  • 21篇石油学报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应用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0篇天然气化工—...
  • 9篇地质学报
  • 9篇中国科学(D...
  • 9篇石化技术与应...
  • 8篇精细石油化工
  • 7篇石油实验地质
  • 7篇沉积学报
  • 7篇中国矿业
  • 7篇石油化工
  • 7篇辽宁石油化工...
  • 6篇硅酸盐学报
  • 6篇新疆石油地质
  • 5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4
  • 23篇2023
  • 24篇2022
  • 28篇2021
  • 36篇2020
  • 32篇2019
  • 52篇2018
  • 49篇2017
  • 33篇2016
  • 43篇2015
  • 36篇2014
  • 42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14篇2010
  • 24篇2009
  • 22篇2008
  • 22篇2007
  • 26篇2006
  • 37篇2005
6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陆相烃源岩液态烃产率模拟实验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密闭容器加水热模拟实验方法,对中国陆相盆地不同类型烃源岩进行了热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所用样品取自中国10个陆相盆地,包括侏罗系、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的湖相泥岩、煤系泥岩和煤3大类烃源岩。其中湖相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包括Ⅰ型、Ⅱ1型、Ⅱ2型和Ⅲ型,煤系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包括Ⅱ2型和Ⅲ型,煤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包括Ⅱ1型、Ⅱ2型和Ⅲ型。根据模拟实验结果,编制了上述各类烃源岩的液态烃产率图版。
柳广弟李剑高岗
关键词:陆相盆地烃源岩盆地模拟资源评价油气生成热模拟试验
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以及成因类型剖析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对库车坳陷114个天然气样品统计与分析,该坳陷天然气主要以烷烃气为主,干燥系数表现为中间高两端低和北部高南部低;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整体偏重,烷烃气δ13C1,δ13C2和δ13C3主频率分别为-32‰~-36‰,-22‰~-24‰和-20‰~-22‰,烷烃气碳同位素随着碳数增大呈逐渐变重趋势;δ13CCO2值普遍轻于-10‰;3He/4He比值为n×10-8,由北向南呈升高趋势.根据以上天然气地球化学指标综合判识,可以确定库车坳陷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局部倒转与同型不同源不同期气混合、高温高压条件下烃类气体多期成藏或供给与扩散等因素有关.
刘全有秦胜飞李剑刘文汇张殿伟周庆华胡安平
关键词: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鄂尔多斯盆地上、下古生界和中生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对比被引量:51
2007年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天然气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在上、下古生界都有找到千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中生界也找到一些气藏.通过对上、下古生界和中生界200多个气样的组分及碳同位素的对比分析,对不同层位天然气的类型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气源.上古生界天然气烷烃碳同位素值较重,显示煤成气的特征;各气田天然气发生单项性碳同位素倒转,这主要是同源不同期煤成气混合的结果.下古生界天然气δ13C1值重,δ13C2和δ13C3值较轻,属于煤成气为主油型气为辅的混合气;有多项性碳同位素倒转,更有少见的δ13C1>δ13C2,这是由于高(过)成熟阶段的煤成气和油型气混合造成的.中生界天然气碳同位素值较轻,显示油型伴生气的特征;少数气样发生δ13C3>δ13C4倒转是由于细菌氧化作用和不同期次油型气混合所致;丁烷碳同位素出现δ13iC4>δ13nC4,与上古生界相反,这可能是与干酪根类型不同有关.通过δ13C1-Ro的判别以及奥陶系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低,否定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是下古生界油型气的主要来源,认为下古生界油型气主要来自上古生界海相石灰岩,可能有少量奥陶系碳酸盐岩的贡献.
胡安平李剑张文正李志生侯路刘全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碳同位素
用于制备岩石中稀有气体的制样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制备岩石中稀有气体的制样装置及方法。所述用于制备岩石中稀有气体的制样装置包括:熔化样品的熔样炉(1),熔样炉(1)包括:设置在器壁的空腔中的钽加热器(109)、容纳在加热器(109)中的外钽锅(106)...
李剑王晓波李志生王东良孙明良刘保湘马成华孙庆伍王蓉郝爱胜元彪
文献传递
一种非常规超压致密气有效储层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常规超压致密气有效储层的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包括:采集超压致密气储层生产井产气层段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孔喉半径分布特征和高压压汞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建立喉道半径表征值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式,建立...
林潼王蓉李剑易士威王东良李志生高阳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气源对比
<正>库车前陆盆地近年新发现了克拉2号、依南2气田,找到了塔里木盆地迄今为止最大的两个气田,展示了该区天然气勘探的广阔前景,为西气东输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库车坳陷的天然气究竟是来源于三叠系还是来源于侏罗系?...
李剑谢增业李志生罗霞蒋助生张英胡国艺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被引量:22
2009年
塔里木盆地发育寒武—奥陶系腐泥型和三叠—侏罗系腐殖型两套烃源岩,由此决定了塔里木盆地存在来自腐殖型母质的煤型气和来自腐泥型母质的油型气。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塔里木盆地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分布受寒武系—奥陶系的腐泥型和三叠系—侏罗系腐殖型烃源岩分布范围和热演化程度的影响。煤型气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四周,主要包括库车坳陷、塔西南坳陷和塔东南坳陷,而油型气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北部坳陷、中央隆起和塔西南坳陷的北部。塔里木盆地油型气又可分为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两种。在满东地区、和田河地区和塔中地区,原油可以达到二次油气裂解程度,向塔北隆起的轮南方向原油裂解程度呈减弱趋势。
刘全有金之钧王毅李剑刘文汇刘志舟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煤型气油型气热演化程度
腐殖煤干酪根裂解气主生气成熟度上限探讨被引量:7
2006年
烃源岩主生气成熟度上限的确定对含气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评价和主生气阶段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不同成熟度的15个腐殖煤样开展了生气热解实验和氢、碳、氧元素含量测定,生气热解实验是在800℃高温下进行,结果表明低成熟度煤总产气率最高,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产气率逐渐降低,在Ro为0.6%~2.3%范围内的煤产气率降低幅度很大,从61m^3/吨·TOC降到11m^3/吨·TOC,在Ro达到2.3%之后煤产气率很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产气率缓慢降低。不同成熟度煤的H/C值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在Ro〈2.3%的煤中,H/C值随成熟度的增加快速降低,在此之后,H/C值缓慢降低,因此,认为Ro=2.3%为腐殖煤的干酪根裂解气主生气成熟度上限。
胡国艺魏志平肖芝华李志生李剑王春怡
关键词:腐殖煤产气率
基于傅里叶变换质谱的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方法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伴随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开采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油气供需矛盾、保障了我国能源安全,同时有力推动了能源结构战略转型。但同时也对能源地质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有机质成熟度是油气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不同成熟阶段的有机质会对应产出不同成因、不同性质、不同质量的油气,如何准确评价沉积有机质成熟度是当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前人在科研实践工作中从光学、化学、谱学等角度提出了适用条件各异的成熟度评价方法,在部分地质环境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已有的成熟度指标多受测定方法原理的制约导致其适用性不同程度受限(肖贤明等,2020),制约了油气资源的高质量勘探开发。
韩双彪谢林丰唐致远李剑王成善Brian HORSFIELD
关键词:有机质成熟度油气资源勘探非常规油气资源油气评价成熟度评价
中国陆上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领域被引量:16
2014年
中国陆上含天然气盆地主要有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陆内裂谷(断陷—拗陷)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发育煤层、陆相暗色泥岩、海相暗色泥岩和海相碳酸盐岩4类气源岩;储层主要为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储层,以中—低孔渗为主;天然气藏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构造气藏、构造—岩性气藏、地层—岩性气藏和裂缝性气藏4种类型。不同类型盆地大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不同,如克拉通盆地大气田主要受古隆起、台缘礁滩、大型缓坡等因素控制。中国陆上已形成鄂尔多斯、塔里木、川渝、柴达木及东部5大气区,天然气田(藏)从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从盆地类型看,以克拉通盆地和前陆盆地资源最为丰富。天然气下一步勘探重点领域较多,在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及裂谷盆地(松辽盆地深层),评价有利勘探区带(块)33个,勘探面积为84.6×104km2,资源潜力近50.9×1012 m3,体现了广阔的勘探前景;天然气勘探接替领域主要有生物气、煤层气和页岩气等,在中国勘探潜力较大,是未来勘探的重点。
魏国齐杨威李剑张福东王东良
关键词:天然气主控因素勘探领域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