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成组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病例121名及社区来源的健康女性对照211名.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获取病例和对照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变量为吸烟、未足月产次数多及家禽肉类摄入量多,OR值及95%CI分别为15.093(1.014~224.622)、1.759(1.006~3.073)和1.811(1.024~3.203);对乳腺癌有保护作用的变量是奶制品及豆制品摄入量多,OR值及95%CI分别为0.763(0.624~0.933)和0.626(0.422~1.044).经分组分析,绝经组奶制品摄入量多具有保护作用;非绝经组奶制品及豆制品摄入量多具有保护作用,而吸烟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结论:吸烟、未足月产次数多、家禽肉类摄入量多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奶制品及豆制品摄入量多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
- 李双飞李佳圆雷放鸣李卉孙荣国周卫东陶萍李伟红
-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
- 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探讨谷胱苷肽硫转移酶M1、T1(GSTM1、GSTF1)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危险因素在乳腺癌、肺癌发生中的作用,以及GSTM1、GSTT1基因多态性与其他危险因素暴露的交互作用,为易感^群的筛选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建...
- 李双飞
- 关键词:GSTM1基因基因多态性乳腺癌肺癌
- 文献传递
- 有机氯农药非职业暴露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研究有机氯农药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和六氯环乙烷(HCH)类雌激素污染物在非职业暴露人群的内暴露水平及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90名乳腺癌新确诊患者和136名社区健康女性对照。采用问卷调查表收集病例及对照的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方法检测血清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物水平。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物的血清水平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OR)。结果病例和对照血清中均能检出p,p’-DDT、p,p’-DDE、o,p’-DDT、p,p’-DDD以及α、β、γ、δ-HCHs有机氯农药残留物,其中β-HCH、p,p’-DDE及p,p’-DDT的总检出率为91·2%、92·1%和91·2%;各物质检出水平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控制了混杂因素后,p,p’-DDT、p,p’-DDD及δ-HCH暴露与总乳腺癌患病呈正相关(OR>2,P<0·05)。分层分析中绝经前女性的p,p’-DDT、p,p’-DDD、β-HCH血清水平与乳腺癌呈正相关,调整OR分别为3·59、5·70和3·06(P<0·05)。结论有机氯农药残留物(DDTs和HCHs)可能增加妇女,尤其在绝经前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
- 李佳圆李卉陶苹雷放鸣周卫东胡锐龙启明李双飞吴德生
- 关键词:乳腺癌病例-对照研究
- 唇腭裂患者患龋情况的调查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了解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现状,特点,以及患龋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380名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和339名非唇腭裂人群。记录其龋坏情况。结果6~12岁组及13岁以上组中,唇腭裂患者比对照人群有较高的患龋率、龋均(dmft/DMFT)和龋面均(dmfs/DMFS)(P<0.05);3~5岁组唇腭裂患者和对照人群的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唇腭裂的不同类型中,伴有腭裂患者比单纯型唇裂患者龋坏更加严重(P<0.05)。已行外科手术的唇腭裂患者的龋坏程度好于未行手术者(P<0.05)。结论唇腭裂患者的患龋率及严重程度均重于非唇腭裂人群。唇腭裂的类型以及外科手术将减轻其患龋的严重程度。提示对唇腭裂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序列治疗对保持其良好口腔卫生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朱万春许丽霞李双飞李继遥
- 关键词:唇腭裂龋病
- 基于多因子降维法模型的代谢酶易感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运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代谢酶易感基因多态性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并评价MDR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按年龄和绝经状态匹配的病例对照对子78对。用PCR-RFLP和多重PCR法分别检测调查对象CYP1A1 MspⅠ、GSTM1以及GSTT1易感基因类型;运用MDR法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模型;并构建最优的乳腺癌的环境及基因的logistic模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最佳交互作用模型是CYP1A1 MspⅠ突变基因型与GSTT1 null基因型的联合作用(sign检验,P=0.05),该模型的检验样本平衡准确度为0.5920,交叉效度一致性的结果为10/10。根据MDR分析结果构建的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被动吸烟、未足月产数以及GSTT1 null基因型和CYP1A1 MspⅠ突变基因型的交互项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s分别为12.234(1.7459~85.7279)、4.554(1.3250~15.6507)和9.597(1.5783~58.3599)。结论将MDR法与参数估计的分析方法相结合,是对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基因-基因或基因-环境多重病因效应估计的有益尝试。CYP1A1 MSPⅠ突变基因型及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协同干扰雌激素代谢的过程,从而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 李佳圆龙启明陶萍胡锐李卉雷放鸣周卫东李双飞
- 关键词:乳腺癌
- 多氯联苯与乳腺癌关系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综合分析人体内多氯联苯(PCBs)暴露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查询筛选合格的PCBs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全文13篇(1999~2003年)。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对具有同质性的资料采用M-H法估计总效应和95%CI,对异质性的资料采用D-L法估计总效应和95%CI。按生物样品种类、病例的绝经状态和易感基因分型3个亚组进行分析。结果13项研究结果一致性检验统计量Q=23.33>χ2(0.05,12),研究间具有异质性(P<0.05),用D-L计算出OR综合=1.05,95%CI=0.99~1.20。非绝经组OR综合=1.40,95%CI=1.01~1.96;突变基因组的OR综合=1.89,95%CI=1.21~2.97。结论在非绝经妇女中PCBs高暴露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携带雌激素代谢酶CYP1A1突变基因型的人群可能是PCBs高暴露致乳腺癌的易感人群。
- 李佳圆李卉雷放鸣吴德生李双飞李伟红
- 关键词:多氯联苯META分析方法CYP1A1雌激素代谢酶人类乳腺癌绝经妇女
- 249名社区人群血清有机氯农药残留物与膳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了解我国非职业暴露人群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的血清水平和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与膳食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2004年3—7月调查107名男性和142名女性,对象均为社区健康人群。膳食因素暴露用频数法测量,血清中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暴露水平用GC—ECD方法检测。运用岭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因素与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的关系。结果新鲜鱼摄入量与男性的β—HCH和p,p’-DDT呈正相关(β=0.1266和0.0595);蔬菜水果与女性的β—HCH呈负相关(β=-0.1066),豆制品与女性的p,p’-DDE和p,p’-DDT呈负相关(p=0.0965和-0.0581);酒类与男性的β-HCH、p,p’-DDE以及女性的p,p’-DDE呈负相关(β=-0.1315,0.1599和-0.1128);腌制肉类与男性的β—HCH、p,p’-DDT呈负相关(β=-0.066和-0.0569)。结论摄入较多鱼类食品可能增加有机氯的蓄积量,酒类可能具有促进有机氯排出体外的作用,腌制肉类和植物性食品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物的水平可能较低。
- 李佳圆周卫东雷放鸣曾红艳李双飞吴德生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岭回归膳食因素
- 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μ基因(GSTM1)缺失和吸烟、饮酒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42例病例和103例对照的吸烟、饮酒习惯,应用PCR技术检测GSTM1的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STM1基因型与肺癌的关系及其与吸烟量、饮酒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GSTM1缺失率57.1%,对照组5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整混杂因素后,GSTM1缺失联合重度吸烟(累计吸烟量≥30包×年)的OR值12.841(2.322~71.008),交互作用系数为2.796。GSTM1联合饮酒的OR值10.728(1.270~90.656),交互作用系数为1.651。[结论]GSTM1基因缺失与重度吸烟(累计吸烟量≥30包×年),GSTM1基因缺失与饮酒均对肺癌的发生具有交互作用。
- 雷放鸣李双飞周卫东罗卫华何进宇肖思洁李佳圆王艳
- 关键词:GSTM1基因多态性肺肿瘤
- 非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有机氯农药残留物暴露水平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我国非职业暴露人群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的体内暴露水平、相关因素和性别差异。方法于2004年3—7月,运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在成都市某综合性医院体检的107名男性和142名女性,均为社区健康人群。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的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有机氯农药(DDTs和HCHs)水平。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有机氯农药与年龄和身高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血清中高检出率的有机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有p,p’-DDE(≥94.4%)、p,p’-DDT(≥91.6%)、β-HCH(≥82.2%)。女性的血清中上述3种物质水平高于男性(经Mann-Whitney检验,P<0.05)。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物质的蓄积量增加(男性:标准偏回归系数≥0.214,P<0.05;女性:标准偏回归系数≥0.321,P<0.05),增长趋势在女性中更为突出。结论有机氯农药及其残留物在本次调查的非职业暴露人群中有一定蓄积,应重点关注有机氯农药蓄积对女性远期健康的影响。
- 杨非李佳圆雷放鸣周卫东曾红艳李双飞
- 关键词:农药环境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