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家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移植
  • 3篇门静脉
  • 3篇静脉
  • 2篇幼猪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流
  • 2篇辅助性肝移植
  • 1篇胆道
  • 1篇胆道引流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损伤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电解质
  • 1篇电解质变化
  • 1篇动物

机构

  • 7篇皖南医学院弋...
  • 4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0篇李家新
  • 7篇陈晓鹏
  • 5篇陈永权
  • 5篇芮景
  • 4篇陈方满
  • 3篇毛须平
  • 3篇鲁美静
  • 3篇杨晓静
  • 3篇宋群
  • 2篇王振宇
  • 2篇郑荣
  • 1篇王道明
  • 1篇房淑彬
  • 1篇朱向明
  • 1篇张正明
  • 1篇匡文忠
  • 1篇李涛
  • 1篇柳兆芳
  • 1篇卢林明
  • 1篇金孝岠

传媒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受体肝内下腔静脉吻合的新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6年
探讨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APOLT)存在的原肝和移植肝之间的门静脉血流竞争问题,需要建立理想的大动物模型。既往不少模型需完全阻断肝上下腔静脉,借助离心泵维持循环稳定,手术复杂、操作费时,难以在普通动物实验推广应用。而体位转流或简易三通人工转流装置的效果尚未得到公认。我们用家猪建立了一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其主要特点是将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肝内下腔静脉吻合,在实验中可模拟或替代APOLT,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陈晓鹏李家新陈永权芮景杨晓静王道明宋群匡文忠鲁美静李涛
关键词:原位部分肝移植静脉吻合肝内门静脉血流
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幼猪模型及其肝脏功能再生的评价
2010年
目的建立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幼猪模型,观察和评价原肝与供肝的功能再生情况。方法渐进缩窄原肝门静脉,供肝肝静脉与受体肝尾叶内下腔静脉吻合。供肝植入原肝下内方。对部分受体于术后3d行门静脉造影及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3d、1周行原肝、供肝肝功能检测。结果术后10例受体幼猪存活超过1周,术后1周供肝肝静脉血酶学指标较术后3d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血氨指标较术后3d明显改善(P<0.05),供肝未见萎缩,不同程度获得了再生,供肝肝功能部分恢复。结论所建立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幼猪模型,供肝获得了良好的再生,为模拟和研究人类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建立了理想的平台。
李家新陈晓鹏陈方满芮景宋群鲁美静陈永权
关键词:辅助性肝移植门静脉
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瘘的诊断、术中预防及术后处理。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1例胆囊切除术后迷走胆管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发生胆管瘘者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中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发生胆管瘘者(不包括迟发性胆管瘘)4例,其中2例行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1例行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结合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1例行腹腔镜手术。迟发性迷走胆管瘘3例,其中2例分别行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1例患者症状轻,行保守治疗。结论重视对迷走胆管瘘的认识,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至关重要。术中仔细辨别,对可疑胆管瘘处以贯穿缝合,利用网膜局部覆盖结扎可有效防止胆管瘘复发。
李家新郑荣毛须平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制作及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建立猪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观察其肝功能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4头健康良种家猪,体质量23-30 kg,被随机分为供体(n=12)和受体(n=12)。气管插管+全麻,硫喷妥钠静脉维持。移植前切除受体肝左叶,供肝右叶作为植入肝。预实验2例行经体位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对照组(5例)行简易转流下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组(5例)行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供肝被植入受体肝下间隙,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下下腔静脉端侧吻合,供肝门静脉与受体门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脾动脉行端端吻合。供肝胆总管置管外引流。结果预实验中行体位静脉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2例受体在肝上下腔静脉阻断后很快陷入血流动力学紊乱死亡。5例行简易静脉转流的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受体,2例在24 h内死亡,1例28 h,2侧超过48 h。而模型组受体 5例中有4例存活超过24 h。AST,ALT指标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呈持续升高。模型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其他组稳定。结论该辅助性肝移植模型简明易建且具有不需静脉转流等优点,为研究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原肝和供肝功能及血流变化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李家新陈晓鹏陈方满芮景宋群陈永权
关键词:肝移植动物模型
胆管一期吻合细导管支撑引流治疗胆管损伤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介绍胆管一期吻合配合细导管支撑引流治疗胆管损伤的方法,其适用于胆管较细,或分支胆管损伤端端吻合,而不适合行T管引流者。方法:对胆管损伤需胆管端端吻合的患者12例于胆管端端吻合后在吻合口远端胆管前壁剪开约0.5tcm,沿该切口将剪有侧孔的细导管向胆管近端置人,可用吸收线固定。结果:患者均一期吻合成功,术后无胆道感染,术后6—12个月拔除引流管,l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行二期胆肠吻合术。结论:对于胆管较细(3,6mm)难以置人T管、或置入后张力大、胆管壁可能撕脱者,胆管无缺损,吻合无张力者,宜行胆管一期端端吻合,细导管引流术。
李家新郑荣毛须平
关键词:胆管细导管胆道引流
幼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供肝体外解剖学观察及其修整分割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体外观察幼猪供肝的解剖学特点,总结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供肝修整分割经验。方法16头幼猪供肝灌洗取出后于体外进行解剖学观察,借用探针条探查肝动脉和胆管,用刮扒水洗法切除左半肝,断面管道仔细结扎,余下右半肝作为供肝。结果幼猪肝脏质地脆嫩,分为左外侧叶、左中叶、右中叶、右外侧叶和尾状叶等5叶。其各部分体积、质量与其体质量呈正相关。肝中裂较浅,但其间少有门静脉交通支存在。肝固有动脉可有变异。肝静脉均于肝内汇入下腔静脉,左半肝回流静脉多有共干(14/16)。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均短,肝内下腔静脉下段肝实质较薄。16例供肝修整分割均顺利完成,断面管道显露清晰,复流后充盈良好,肝断面出血少。结论根据幼猪体重可估计其肝脏各部体积和质量;刮扒水洗法行供肝体外分割简便实用;获得的右半肝作为供肝,其肝上下腔静脉易于与受体肝内下腔静脉端侧吻合。
陈晓鹏芮景李家新杨晓静王振宇张正明
关键词:供肝辅助性肝移植
幼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围术期血气及电解质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幼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气、电解质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健康良种幼猪20头,每窝内配成10对,经口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建立一种新的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手术中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并于手术开始(T0)、切肝前30min(T1)、切肝期30min(T2)、再灌注后15min(T3)、再灌注后60min(T4)、手术结束(T5)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结果:切肝期前,各观察指标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切肝期及再灌注期随手术时间延长,动脉血pH逐渐降低,BE负值加大(P<0.05或P<0.01);血Ca2+浓度降低(P<0.05或P<0.01);移植肝循环开放,血K+浓度突然明显升高(P<0.05),但随后呈下降趋势(P>0.05);血Na+浓度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气和电解质变化较大,应及时监测及处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陈永权金孝岠柳兆芳鲁美静陈晓鹏李家新
关键词:肝移植血气分析电解质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研究进展
2006年
原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作为多模式肝移植的一种分支,以其对患者创伤较小、符合生理、无无肝期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临床尚未较大规模地开展和应用,且原肝和供肝肝细胞再生和门静脉血流之间的功能竞争等问题仍然令人迷惑,尚需更多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来不断地丰富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李家新陈方满陈晓鹏
3D腹腔镜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辅助性D2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27例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3D组)与24例2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D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D组手术时间(183. 6±39. 5) min,与2D组(197. 8±36. 2) min差异无显著性(t=1. 332,P=0. 189);淋巴结清扫数目(32. 6±5. 3)枚,与2D组(29. 9±4. 3)枚差异无显著性(t=1. 982,P=0. 053);术中出血量(65. 9±28. 7) ml,显著少于2D组(88. 3±29. 2) ml(t=2. 759,P=0. 008);术后排气时间(72. 3±8. 3) h,与2D组(75. 3±9. 2) h差异无显著性(t=1. 224,P=0. 227);术后住院时间(8. 7±2. 2) d,与2D组(9. 3±2. 7) d无显著性差异(t=0. 874,P=0. 3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 4%(2/27),与2D组12. 5%(3/24)无显著性差异(χ~2=0. 019,P=0. 890);术后3 d平均腹腔引流量(47. 5±18. 3) ml,明显少于2D组(67. 3±23. 1) ml(t=3. 411,P=0. 001)。2组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χ~2=0. 780,P=0. 377)。结论 3D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2D,两者疗效相当。
李家新缪刚刚毛须平
关键词:胃癌根治性胃切除术
可量化的受体门静脉干预调节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两肝门静脉血流竞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受体肝门静脉缩窄对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APLT)受体肝和移植肝门静脉血流竞争的防治作用,探讨一种可量化的受体肝门静脉干预标准。方法32头健康幼猪按体重相近原则配对,取右半肝作为供肝,切除受体肝左叶,共行16次APLT。根据移植后受体门静脉缩窄程度,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n=5,门静脉未行处理),缩窄1/4组(n=4,受体门静脉宽度缩窄1/4),缩窄1/3组(/2=4,缩窄1/3)和结扎组(n=3,门静脉结扎)。定期观察各组受体肝和移植肝的体积大小、血流状况及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术中电解质变化各组基本相似,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对照组和缩窄1/4组较为平稳;各组存活率和最长存活时间均以缩窄1/4组最优;门静脉造影示缩窄1/4组两肝之门静脉均得到较好显影,未见明显造影剂淤积和血管扩张;多普勒超声示各组移植肝门静脉依次增宽,流速分别为0.220、0.293、0.336和0.400m/s,受体门静脉流速分别为0.275、0.294、0.328和0m/s;两肝体积、充盈度和包膜紧张度以缩窄1/4组最为适中,坏死程度亦以缩窄1/4组最轻。结论在供受体体重相近且无明显肝硬化时,为防治APLT门静脉血流竞争,以受体门静脉宽度缩窄1/4较为适宜。
陈晓鹏朱向明房淑彬陈永权陈方满芮景卢林明杨晓静李家新王振宇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