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宗
- 作品数:138 被引量:1,157H指数:20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水乳型非织造布用粘合剂的研制被引量:12
- 1996年
- 研究常用水乳型非织造布用粘合剂的主单体、交联单体、乳化剂、引发剂选择与用量以及聚合生产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 艾照全管荣张洪涛程时远李建宗
- 关键词:非织造布
-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功能高分子微球被引量:54
- 1994年
- 本文综述了无皂乳液聚合的理论进展、无皂胶乳的制备、聚合工艺进展、以及无皂胶乳的应用等。
- 纪庆绪程时远李建宗
- 关键词:乳液聚合高分子微球
- 利用废聚苯乙烯泡沫制备纸箱粘合剂的研究被引量:9
- 1998年
- 介绍一种利用废聚苯乙烯制备纸箱粘合剂的方法 。
- 曾德芳李建宗
- 关键词:废聚苯乙烯泡沫胶粘剂纸箱
- 乳液聚合技术进展──超大微粒与超高浓度乳液聚合被引量:1
- 1994年
- 乳液聚合技术进展──超大微粒与超高浓度乳液聚合张洪涛,李建宗(湖北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62)关键词超大微粒核/壳乳液聚合,超高浓度乳液聚合,胶冻状乳液1引言乳液聚合是制备聚合物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乳液聚合机理的复杂性,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及某些方...
- 张洪涛李建宗
- 关键词:乳液聚合高聚物
- BA—MMA系共聚乳液胶粘剂──加料方式和乳化剂配比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1997年
- 采用不同的加料方式和不同的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乳化剂配比,制备了以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体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经测试,结果表明,在批量法、全连续法和半连续法几种加料方式中,批量法丙烯酸酯乳液膜的强度最大;随离子型乳化剂或非离子型乳化剂含量的减少,BA—MMA共聚乳液的表面张力下降,剥离强度增加。
- 管蓉艾照全熊传溪李建宗
- 关键词: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
- 溴磷阻燃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阻燃耐热性的影响被引量:5
- 1992年
- 用氧指数测定、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几种含溴和含磷阻燃剂对环氧树脂固化物阻燃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阻燃剂均能在固相和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配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协同阻燃作用,并对材料的耐热性影响较小。
- 肖卫东李建宗
- 关键词:环氧树脂耐热性溴磷阻燃剂
-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被引量:12
- 1999年
- 合成了固含量67%左右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乳液。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
- 廖水姣艾照全李建宗
- 关键词: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共聚物
- 氧化-还原低温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细乳液聚合粒度分布和成核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0年
- 用氧化还原引发剂 (NH4 ) 2 S2 O8/ Na HSO3研究了苯乙烯 (St) /丙烯酸丁酯 (BA)低温下的细乳液共聚合 ,细乳液单体液滴在亚微米级 (1 0 0~ 40 0 nm) .测定了聚合过程中粒子大小及分布的变化 ,发现细乳液聚合随引发剂、乳化剂和共乳化剂浓度的增加 ,乳胶粒子尺寸变小 ,分布变宽 ,并且比相同条件下传统乳液聚合的粒子大 .计算了聚合过程中粒子数变化规律及乳化剂覆盖率 ,讨论了细乳液与传统乳液中引发剂、乳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及成核机理的差异 .
- 张洪涛谭必恩胡芳李建宗
- 关键词:细乳液聚合粒度分布成核机理苯乙烯
- SBS与甲基丙烯酸丁酯本体接枝反应的研究被引量:6
- 1993年
- 本文研究了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既作溶剂又作为单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SBS-g-BMA)的组成及结构,讨论了时间、温度及SBS和BPO的用量对接枝的影响。
- 陈中华李建宗
-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SBS
- 胶乳型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Ⅱ)─—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Semi—LIPN的聚合反应被引量:5
- 1997年
-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及复合乳液聚合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聚(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EP/P(St─BA─MMA)]半胶乳型工穿聚合物网络(Semi—LIPN)的聚合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特别是EP含量对单体转化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环氧树脂因含有微量双酚A,在聚合反应中同时起到了阻聚剂和缓聚剂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聚合反应较不含合成树脂(或橡胶)的普通乳液聚合要困难得多。
- 黄鹤李建宗程时远
- 关键词: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乳液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