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坚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黄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率变异性与脑梗死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使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索心率变异性(HRV)与脑梗死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脑梗死在我院住院的1231例患者,搜索首次急性新发脑梗死前及发病后、符合24小时全程HRV分析要求的动态心电图记录。使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比较脑梗死前、后时域及频域法HRV指标的差异性。按最高和最低四分位数把脑梗死前HRV指标分成3个水平,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发生速度的相关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估计检测出不同HRV水平的时间距脑梗死的中位发病时间。结果检索到32例患者首次脑梗死前符合要求的记录45份,检查时年龄70.0(62.5,74.5)岁。相应患者脑梗死后的记录22份。脑梗死前、后时域及频域法HRV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及基础病等因素后,低频与高频能量比(LF/HF)水平是唯一与脑梗死发生速度相关的指标(P=0.008),与高水平(LF/HF>3.0)相比,低水平(LF/HF<1.5)的HR为4.31(95%CI1.41~13.17),无脑梗死生存时间显著缩短(χ^(2)=12.79,P=0.002),分别为5.0(95%CI 2.7~7.2)年和1.7(95%CI0.7~2.8)年。结论24小时全程HRV指标LF/HF<1.5是老年人较快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指标。
- 胡敏汪飞李志坚
- 关键词:脑梗死心率变异性24小时动态心电图队列研究
- 多模态MRI对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评估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1月—2021年1月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模态MRI和常规MRI检查。检查前所有患者禁食4~6 h,检查前60 min排尿后禁尿禁水至检查完成。采用1.5 T全身超导扫描仪行仰卧位膀胱MRI检查。以腹主动脉分叉至耻骨联合下缘为扫描范围。所有患者均于多模态MRI检查后1周内实施肿瘤切除术。结果多模态MRI对T3和T4期灵敏性和特异性高于常规M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模态MRI与常规MRI对T1和T2期灵敏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期多模态MRI示膀胱左侧壁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DWI呈高亮信号,ADC值局部稍减低,动态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化明显,病灶未累及肌层;治疗后1年复查未见明显复发,预后良好。T2期多模态MRI示膀胱右侧壁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DWI呈高亮信号,ADC值减低,动态增强扫描后,病灶轻度强化,病灶基底部与肌层分界不清;治疗后2年复查未见明显复发,预后良好。T3期多模态MRI示膀胱左顶壁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DWI呈高亮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对应肌层结构显示中断,伴周围脂肪间隙浸润;治疗后2年复查未见明显复发,预后良好。T4期多模态MRI示膀胱右后壁见不规则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后,病灶轻度持续性强化,肿块突破膀胱,累及子宫及直肠;预后好转。结论多模态MRI能对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进行准确判断,且可较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
- 徐骥霍晗徐鹏飞周旭李志坚
-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