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改平

作品数:7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治疗
  • 2篇细胞
  • 2篇慢性
  • 2篇结核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肺心病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多克隆抗体制...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腔注入
  • 1篇胸腔注入尿激...
  • 1篇血气
  • 1篇血气分析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李改平
  • 4篇郭青云
  • 3篇汤丽萍
  • 2篇张灵霞
  • 2篇于建敏
  • 2篇徐燕杰
  • 2篇赵卫国
  • 1篇刘宇
  • 1篇贺雄
  • 1篇刘艳华
  • 1篇杨秉芬
  • 1篇许桂颖
  • 1篇孙卫国
  • 1篇曹志红
  • 1篇李红梅
  • 1篇朱贵荣

传媒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Lsr2蛋白原核重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原核系统获得重组结核分枝杆菌Lsr2蛋白,制备抗Lsr2多克隆抗体。方法以临床标准株H37Rv DNA为模板,合成引物PCR扩增Lsr2核酸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经IPTG诱导表达,柱上复性纯化后,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并纯化抗Lsr2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ting实验对抗体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pET28a-Lsr2表达质粒,重组蛋白Lsr2经SDS-PAGE电泳鉴定分子量为14 kD。亲和层析及柱上复性后,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在95%左右。制备的抗Lsr2多克隆抗体效价在1:5.5×10~6以上,并能特异性识别纯化的重组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菌体蛋白。结论成功在原核系统内表达并纯化了重组结核分枝杆菌Lsr2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的抗Lsr2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Lsr2蛋白的功能,筛选其下游相互作用蛋白以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卫国侯江厚李改平杨栗坤孙雯娜张灵霞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胸腔注入尿激酶联合局部化疗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尿激酶联合局部化疗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2例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胸腔置管引流全部积液后予尿激酶20万U胸腔注入,2次/周,1周后充分引流,胸腔注入博莱霉素、白细胞介素-2。对照组40例,胸腔置管充分引流后,直接向胸腔注入博莱霉素、白细胞介素-2。每次胸腔化疗1周为1周期,两组均在2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组于治疗前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64.3%;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PTT、PT、TT、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胸腔或全身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胸腔注入尿激酶联合局部化疗是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的方法。
郭青云冯然李改平刘宇汤丽萍
关键词:尿激酶博莱霉素白细胞介素-2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和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探讨其对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4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为期2周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及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气分析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1.94±0.62mg/L)明显异常。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pH和PaCO2及D-二聚体水平(0.79±0.46m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或P<0.01),PaO2改变则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PaCO2和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判定肺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郭青云许桂颖汤丽萍李改平赵卫国
关键词:肺心病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支持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雾化吸入治疗,持续治疗7 d。观察2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脉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深吸气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FRC)]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联合组PaO2、PaCO2、SpO2、FEV1、FVC、FEV1/FVC、FEV1%、深吸气量、残气量、FRC均明显优于常规组[(92±7)mmHg(1 mmHg=0.133 kPa)比(83±8)mmHg、(37±7)mmHg比(42±7)mmHg、(96±7)%比(91±6)%、(2.49±0.35)L比(1.09±0.24)L、(3.3±0.8)L比(2.2±0.9)L、(66±10)%比(46±9)%、(68±13)%比(54±12)%、(2.88±0.16)L比(1.55±0.24)L、(3.96±0.88)L比(2.85±0.74)L、(3.3±0.6)L比(2.2±0.6)L](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3.3%(42/45)比77.8%(35/45)](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快速改善患者血气,恢复肺通气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李改平刘宇徐燕杰于建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n=34)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通气治疗,3d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及临床症状等进行比较,并统计患者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无创通气干预3d后,治疗组血SaO2、pH值、PaO2、PaCO2分别为94.3%、7.36、82.1mmHg、49.6mmHg,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89.0%、7.31、72.8mmHg、58.9mmHg),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13d)及病死率(2.9%)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d和11.8%),P<0.01。结论无创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郭青云汤丽萍李改平赵卫国李红梅
关键词:BIPAP呼吸机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
结核分枝杆菌Rv2660c蛋白原核重组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蛋白Rv2660c,评价其在血清学方面用于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合成Rv2660c全基因核酸序列,构建pET28a-Rv2660c融合表达载体,在原核系统内进行重组表达,亲和层析纯化重组Rv2660c蛋白,采用Western-Blot、ELISA实验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结果pET28a-Rv2660c在大肠杆菌内成功表达重组Rv2660c蛋白,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分子量为10.2 KD,与预期一致,Western-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v2660c只能与活动性结核患者血清反应,出现一条杂交条带;ELISA结果发现重组Rv2660c蛋白与结核患者血清能产生较强的反应,结核病菌阳患者组、菌阴患者组、潜伏感染组以及健康对照组A450平均值分别为0.52、0.48、0.28和0.25。结论重组结核分枝杆菌Rv2660c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断没有价值。
孙卫国曹志红李改平杨秉芬刘艳华贺雄张灵霞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血清学反应
不同铂类物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铂类物质联用吉西他滨后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顺铂组(58例)和奥沙利铂组(66例)。两组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吉西他滨联用顺铂和奥沙利铂联用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对两组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位无进展时间相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体质量和KP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奥沙利铂组显著优于顺铂组(P〈0.05)。同时奥沙利铂组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除了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外,奥沙利铂组患者Ⅱ~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吉西他滨联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相较于顺铂临床疗效相当,但是其能显著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李改平郭青云朱贵荣徐燕杰于建敏
关键词:顺铂奥沙利铂吉西他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