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新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甲状腺
  • 5篇激素
  • 5篇甲状腺激素
  • 3篇老年
  • 2篇代谢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血清
  • 2篇手术
  • 2篇甲状腺激素类
  • 2篇甲状腺素
  • 2篇健康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搭桥
  • 2篇高龄
  • 2篇高龄老年
  • 2篇高龄老年人
  • 2篇促甲状腺素
  • 1篇代谢变化

机构

  • 12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2篇李新
  • 6篇屈婉莹
  • 4篇姚稚明
  • 3篇于治国
  • 3篇薛翠英
  • 2篇赵洪山
  • 1篇鲁振萍
  • 1篇孙福成
  • 1篇王占立
  • 1篇闫颖
  • 1篇周诚
  • 1篇高文萍
  • 1篇尹晶晶
  • 1篇钟尉端
  • 1篇张传宝
  • 1篇李飒英
  • 1篇李水军
  • 1篇秦松
  • 1篇赵海建
  • 1篇周颖

传媒

  • 3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第五次全国中...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3
  • 2篇199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分析质量控制的管理
体外分析也称为实验室检验技术,体外分析质量控制也就是临床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临床实验室要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需要建立1个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中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活动(EQA)是2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
李新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比较核素心肌SPECT显像与电子束CT(EBCT)扫描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受检者(CHD患者50例,非CHD患者14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SPECT及EBCT检查。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SPECT与EBCT诊断CHD的灵敏度相近,分别为920%和940%;SPECT的特异性(929%)优于EBCT(286%),P<005。在判断EBCT结果时,采用不同的钙化积分阈值,对诊断CH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影响很大,故应采用接收器工作特性分析确定适当的钙化积分阈值。结论EBCT虽具有一定优越性,但目前尚不能取代心肌SPECT显像。
李伟周诚屈婉莹孙福成李新鲁振萍
关键词:冠心病CT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变化研究
<正>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心脏手术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的甲状腺激素进行动态观察,试探讨其变化规律,以其合理恰当的掌握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为临床上是否使用甲状腺激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7例冠心病患者分别...
李新
文献传递
sTSH(IRMA)、FT_3、FT_4、rT_3联检的临床意义
2003年
薛翠英秦松李新
关键词:FT3FT4RT3
高浓度TSH倍数稀释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李新赵洪山屈婉莹姚稚明薛翠英
关键词:高浓度TSH促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低下血清学检验
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甲状腺激素的动态变化。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于空腹时、62例冠心病患者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定时采血,用化学发光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TT3、TT4、FT3、FT4、TSH、rT3水平,并以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肝素化后10min及60min时,TT4、FT4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而术后2hTT3,TT4、FT3、FT4、rT3、TSH水平无显著变化;术后24h和72hTT3、TT4、FT3、FT4、TSH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1),24hTT3、FT3较术前分别下降了52.7%和46.6%,而几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木后7dTT3、rT3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1),TT4、FT3、FT4、TSH浓度仍未恢复到术前正常浓度水平。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患者的血清TT4、FT4水平升高,术后血清TT3、FT3水平降低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李新王怀斌姚稚明郑建国钟尉端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手术期间甲状腺激素类
健康高龄老年人甲状腺激素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人各个年龄阶段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严谨准确的实验依据。方法对602例健康志愿者于晨空腹时采血,用化学发光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TT_3、TT_4、FT_3、FT_4、
李新屈婉莹于治国
核素平面骨显像与磁共振成像对于诊断脊柱骨转移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讨核素平面骨显像(BoneScan,BS)与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诊断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受试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7~84岁,平均年龄558岁,全部病例均在接受骨显像前后约二个月内行磁共振检查。分析判断图像时,将脊柱分为颈椎、胸椎上段(T1-T4)、胸椎中段(T5-T8)、胸椎下段(T9-T12)、腰椎上段(L1-L2)、腰椎下段(L3-L5)和骶椎7个区段。结果:22例患者骨显像示10例患者发现至少有一个区段骨转移,阳性率为455%,MRI示13例患者有至少一个区段骨转移,阳性率为591%,P>005;具有可比性的83个区段中,骨显像示30个区段阳性,阳性率为361%(30/83),MRI为33个区段阳性,阳性率为398%(33/83),P>005;有69个区段两种显像诊断相同,诊断一致率为831%。结论:MRI对脊柱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不低于核素平面骨显像。核素平面骨显像可作为筛选肿瘤患者骨转移的首选检查。
周颖李飒英屈婉莹尹晶晶李新王占立杨瑞品
关键词:磁共振锝99M
老年患者服用乙胺碘呋酮后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2008年
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扩张性心肌病等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心律失常。胺碘酮类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但该药在控制心律失常的同时,易造成甲状腺对乙胺碘呋酮中碘摄取过量。我们于2003年3月至2005年8月观察了老年患者在服用乙胺碘呋酮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情况,为临床应用乙胺碘呋酮提供依据,以预防或避免因过量摄入碘而发生甲状腺疾病。
高文萍于治国姚稚明李新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乙胺碘呋酮老年患者服用扩张性心肌病心脏瓣膜病
健康高龄老年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趋势.方法 将602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0~59岁)226例、老年组(60~79岁)195例和高龄组(80~102岁)181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志愿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反T3(rT3)水平,并以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比较,血清FT3和TT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93和3.627,均为P<0.01);高龄组与中青年组比较,TT3、TT4、FT3、TSH、rT3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30、6.065、15.398、-2.933、-5.643,均为P<0.01);老年组与高龄组比较,TT3、TT4、FT3、TSH、rT3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82、4.298、11.573、-3.383、-5.148,均为P<0.01).FT3、TT3、TT4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1、-0.39、-0.25,P<0.01),rT3、TSH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0.12,P<0.01),FT4与年龄无相关.高龄组高于或低于临床正常参考值范围的阳性发生率,在TT3、TT4、FT3、FT4、TSH、rT3中分别为0、0、13.8%、0、6.6%、21%.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均有改变,特别是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血清FT3、rT3、TSH变化更为明显,建议临床设立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率.
李新屈婉莹于治国朱辉
关键词:老年人甲状腺激素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