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254 被引量:1,355H指数:1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3篇期刊文章
  • 36篇专利
  • 29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9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机械工程
  • 5篇生物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7篇肝炎
  • 16篇疫苗
  • 16篇细胞
  • 16篇基因
  • 15篇多态
  • 15篇流行病
  • 15篇流行病学
  • 14篇多态性
  • 14篇儿童
  • 12篇病毒
  • 10篇基因多态性
  • 9篇乙型
  • 8篇急性肺损伤
  • 8篇肺损伤
  • 7篇单核
  • 7篇单核苷酸
  • 7篇新生儿
  • 7篇驾驶
  • 6篇多糖
  • 6篇脂多糖

机构

  • 195篇吉林大学
  • 29篇烟台市疾病预...
  • 18篇吉林大学第一...
  • 16篇吉林大学第二...
  • 14篇吉林大学中日...
  • 10篇白求恩医科大...
  • 9篇吉林省疾病预...
  • 7篇复旦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山东省疾病预...
  • 4篇辽宁省人民医...
  • 3篇大庆油田总医...
  • 3篇长春市儿童医...
  • 3篇长春市朝阳区...
  • 3篇吉林省结核病...
  • 3篇吉林省长春市...
  • 3篇吉林省中医药...
  • 2篇长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43篇李波
  • 24篇刘娅
  • 21篇崔伟红
  • 19篇朱冰
  • 19篇赵健
  • 18篇董春玲
  • 15篇姚燕
  • 14篇姜梅
  • 13篇方芳
  • 13篇于雅琴
  • 13篇史杰萍
  • 12篇李娜
  • 10篇郝凤
  • 9篇信瑞
  • 8篇宁宇
  • 8篇寇长贵
  • 8篇杨雪玲
  • 8篇孙源
  • 7篇苏略
  • 7篇徐珊珊

传媒

  • 52篇吉林大学学报...
  • 8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中国疫苗和免...
  • 5篇白求恩医科大...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卫生工程...
  • 3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学研究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2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19篇2013
  • 16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7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2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
改进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并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的ALI模型进行比较。45只健康雄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每组15只。以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非...
李波刘玲夏长丽苏略高振平
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及其效果比较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比较暴露式与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各种指标,确立更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暴露组和暴露组,每组15只。以脂多糖(LPS)作为刺激物,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分别采用非暴露式和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ALI模型,造模后24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生化指标检测、BALF细胞分类计数、肺湿/干重(W/D)比值测定以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暴露组小鼠造模的成功率(100%)高于非暴露组(86.7%)。与对照组比较,非暴露组和暴露组小鼠BALF中总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暴露组小鼠BALF总蛋白浓度、ALP和LDH活性、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明显高于非暴露组(P<0.05)。非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水肿;暴露组小鼠主要表现为渗出性肺水肿。结论: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对于建立小鼠ALI模型更有效。
苗雨丹董春玲刘玲夏长丽苏略李波
关键词:气管滴注急性肺损伤脂多糖小鼠
基于超声波雷达的自动泊车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雷达的自动泊车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架,包括有架体、超声波雷达阵列、回波模拟器、上位机、下位机、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制动系统和弧形吸波板,其中超声波雷达阵列、回波模拟器、上位机、下位机和弧形吸波板设在...
李波朱冰马天飞赵健姜景文刘彦辰姜泓屹孔德成王常态
文献传递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低/无应答者再免疫的血清学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HepB)后低/无免疫应答者的再次免疫效果。[方法]2009年10月,对烟台市5个县市区2009年出生的新生儿,按照"0-1-6"程序完成3剂次重组HepB(酵母)免疫后出现的无应答者,随机分为2组,按照0-1-6程序再次免疫不同种类和剂量的HepB,并评价再免疫效果。[结果]调查新生儿1 543名,有252名儿童需要再免疫。低/无应答儿童再免疫前、再免疫1剂次和再免疫3剂次后,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Bs)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47.21、1 048.73、1 366.84 mIU/L。再免疫1剂次和3剂次后,免疫应答率分别是82.71%、96.06%(P<0.05)。5μg啤酒酵母乙肝疫苗组和10μg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组再免疫3剂次后,GMC分别为1 022.91、1 790.15 mIU/L(P<0.01)。免疫应答率分别为96.43%、95.60%(P>0.05)。[结论]HepB全程免疫3剂后,低/无应答儿童按照0-1-6程序再次免疫3剂HepB后,抗体阳转率和GMC均有较大的提高,再次免疫3剂次优于再免疫1剂次。
张红杰姜宝法姜梅崔伟红李波
关键词:新生儿乙肝疫苗再免疫
招远市家长课堂预防接种知识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招远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情况,评价家长课堂干预效果,为免疫预防宣传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参加家长课堂的家长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较低(39. 67%),干预后提高至98. 22%(P<0. 01)。文化程度、监护人、地区是影响家长课堂干预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家长课堂显著提升了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增强了其主动参与预防接种的意识。应提高家长课堂覆盖率,从而提高接种依从性。
陈鹏崔伟红李波李娜孙源郝凤孙翠群王奎
关键词:家长课堂预防接种知识干预效果
新生儿视交叉的微循环
2003年
目的:为视交叉血流动力学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应用墨汁明胶灌注切片透明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新生儿视交叉实质内的毛细血管进行形态观察和密度分析。结果:视交叉Ⅰ区的毛细血管密度为1.19±0.05,Ⅱ区为1.09±0.06,Ⅲ区为1.19±0.06,Ⅳ区为0.42±0.06,Ⅴ区中央板部为1.29±0.05,V区侧部为0.79±0.06。视交叉实质内毛细血管密度Ⅴ区侧部较低,为Ⅲ区的60%~73%;Ⅳ区最低,为Ⅲ区的31%~40%。结论:视交叉Ⅴ区侧部及Ⅳ区是视交叉微循环的薄弱部位。
吕衡发王书汉周炳华李波
关键词:新生儿视交叉微循环
一种基于Arduino串口通信人脸识别的自动开闭车门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duino串口通信人脸识别的自动开闭车门系统,包括有人脸识别子系统、智能手环子系统、通信子系统、Arduino控制子系统和执行子系统,人脸识别子系统通过通信子系统与智能手环子系统、Arduin...
朱冰陶晓文赵健李鑫王常态姜景文冯浩姜泓屹李波冷志远
文献传递
一起护理带状疱疹患者所致医务人员水痘暴发的调查与处理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明确一起护理带状疱疹患者所致医务人员水痘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烟台市某三级医院2018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临床诊断为水痘的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原因。结果2018年12月17-19日,该院ICU共报告4名医务人员罹患水痘,其中有3名护士、1名护工,潜伏期内均看护过2床的带状疱疹患者,且距发病最长潜伏期内未接触过其他水痘和(或)发热出疹病例,判断为一起护理带状疱疹引起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通过积极采取隔离、接种疫苗、培训等措施,处置及时,未出现后续病例。结论带状疱疹患者作为水痘的传染源不容忽视,治疗护理时严格执行空气隔离、接触隔离、标准预防等措施,可有效防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医院感染的发生。
孙翠群孙源崔伟红陈鹏李波李娜郝凤徐进杰
关键词:带状疱疹水痘医院感染疾病控制
FKN对单个核细胞p38MAPK活化和NF-κB表达的影响及Syk在其中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对Fractalkine(FKN)刺激的人单个核细胞内p38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培养液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кB)的测定,旨在研究以下内容:(1)FKN对单个核细胞表达p...
李波
关键词:CX3CR1SYK
文献传递
成年人发样中锰、铁、锌、钙和镁元素水平检测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成年人发样中锰、铁、锌、钙和镁元素水平,探讨各元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发样采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吉林省靖宇、东辽和长岭县657名成年人的有效数据。采用ICP-MS测定发样中锰、铁、锌、钙和镁元素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成年人发样中各元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超标者322名(49.0%)。不同性别成年人BMI和BMI超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成年人BMI和BMI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9岁年龄段成年人BMI超标率相对较高,其中50~59岁年龄段最高。BMI超标者各元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者(P〈0.05)。控制年龄和性别后,偏相关分析,BMI与锰(rs=-0.117,P=0.003)、铁(rs=-0.114,P=0.004)、钙(rs=-0.108,P=0.006)和镁(rs=-0.089,P=0.023)元素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与锌元素无相关关系(rs=0.045,P=0.247)。结论:年龄和性别可能是人体矿物质元素水平的影响因素。BMI超标者体内锰、铁、锌、钙和镁元素水平明显降低,BMI超标者应注意各矿物质元素的合理摄入。
韩伟青吴士利吕薇蒋玲玲殷雨天张越张鹏王瑞王钰涵李波
关键词:成年人发样矿物质元素体质指数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