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艺术
  • 2篇逻辑
  • 2篇红色记忆
  • 1篇大众化
  • 1篇当代艺术
  • 1篇以人为本
  • 1篇艺术产业
  • 1篇艺术生产
  • 1篇艺术生产力
  • 1篇约定性
  • 1篇战争
  • 1篇中国当代艺术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分析
  • 1篇人为本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琐事
  • 1篇题材
  • 1篇内在逻辑
  • 1篇情境

机构

  • 8篇山东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8篇李波
  • 1篇张海宁
  • 1篇郭玉华
  • 1篇孙键
  • 1篇何志钧

传媒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番禺职业技术...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美感活动中“情境”问题的艺术人类学分析
2007年
情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学科视野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在构成要素以及要素关系等方面有不同的规定。艺术人类学者扩展了情境的内涵,重视情境的历史文化内涵,凸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与观审环境在具体情境中的组合特征,从而使美感研究与人的研究结合,并在多维研究中走向深入。
李波
关键词:情境约定性
当代“红色记忆”作品生产的内在逻辑被引量:1
2008年
在现代形式实验、后现代革新交相辉映的艺术格局中,“红色记忆”作品以其革命英雄精神显示着特有的魅力,为社会所青睐,并引发了红色记忆审美的热潮。如近几年各出版社相继推出“红色经典”图书、纪念抗日战争丛书;各地相继举办纪念长征图片展、绘画展、纪念抗日战争绘画展,而革命题材的音乐会、舞蹈、戏剧等也次第上演。这并不是暂时、偶然的现象,而是与当代红色记忆作品生产的逻辑定位相关。
李波郭玉华
关键词:红色记忆内在逻辑抗日战争革命题材
瓦当访谈录
2013年
问:瓦当老师您好! 很高兴与您座谈。首先想请您谈谈您对文学创作和当前中国文学的基本看法,还想请您谈谈您自己的创作经历。答:你们的访谈形式比较正规啊。在我想象当中,这应该是一个座谈性质的,大家七嘴八舌的样子。当然,这种方式还是比较严肃。而且,文学创作也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值得我们大家严肃地对待。
张海宁李波
关键词:访谈形式后现代社会黑客帝国文学影响
乡民生活的记录与冥想——陈占敏小说论
2008年
描述苦难以记述乡民的生存,叙写冥想以显示乡民精神上的达观与略带无奈的精神自乐是陈占敏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陈占敏的小说贴近农村,审视农村,关注农民在历史中的艰难生存。他的写作徘徊于苦难生存与悠然生活、悲情底蕴与诙谐叙事之间,他总是借助细节推进故事,丰盈人物,以言语构建想象空间,这不仅成就了他笔下的世界,而且于苦难中时见灵动,这使他的小说具有着别样的神采。
李波何志钧
关键词:乡民冥想
中国当代艺术产业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近几年中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艺术产业模式,但存在如艺术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应确立以"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调整艺术产业结构,发挥艺术生产力的物质力量,促进艺术产业的良性发展。
李波
关键词:艺术生产力以人为本
体制文化规约与红色记忆的现代性表达
2008年
红色记忆作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革命颂歌的叙述模式,这是体制文化规约化的经典表达方式,但也是抑制现代性品格形成的不利因素。当下更需要探究体制文化与红色记忆作品的共生、共构的关系,避免表象的、形式的现代性,而从根基上革新,使之成为当代事件和结构变化的参照框架、当代新的观念整合层次的源发动力结构之一。
李波
关键词:规约自主性
产业化条件下艺术的发展及转型被引量:2
2007年
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社会产业的变化和调整。近几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推进了艺术的现代转型,使艺术成为社会的生产力。为了提高艺术生产力,促进艺术产业的良性发展,要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加强艺术的品牌化建设。
李波孙键
关键词:艺术产业大众化
社会主义语境中的文化消费逻辑被引量:2
2007年
波德里亚等人的消费理论因其产生语境与阐释语境与中国语境存在差异,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文化消费现实。在我国的文化消费及发展战略中,实现民众的平等而不是差异是一个主导策略。如果说平等是我国推进文化消费带动社会趋向和谐的核心理念,那么利润最大化则是激发中国的文化艺术生产单位走入日常生活,贴近民众的首选策略。在社会主义语境中多侧面、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带动了文化生产,影响了文化产品的功能,使文化生产——消费系统不断调整内在结构,使消费对象、消费品身份、评判模式以及服务理念都发生着新的逆转。
李波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消费逻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