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兰
作品数:
3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徐承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
陈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
张艳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
刘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
吴抒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脊髓
2篇
脊髓后角
2篇
后角
1篇
神经节
1篇
实验性变态反...
1篇
自身免疫
1篇
自身免疫病
1篇
细胞
1篇
细胞转化
1篇
淋巴
1篇
淋巴细胞
1篇
淋巴细胞转化
1篇
免疫病
1篇
膜炎
1篇
脑脊髓
1篇
脑脊髓膜炎
1篇
脑脊髓炎
1篇
辣椒
1篇
辣椒素
1篇
脊髓炎
机构
2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3篇
李淑兰
2篇
陈娟
2篇
徐承焘
1篇
张艳萍
1篇
吴抒见
1篇
刘燕
1篇
张艳萍
传媒
1篇
中国神经免疫...
1篇
国外医学(免...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年份
1篇
1996
2篇
1995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95年
随着分子免疫学的发展,作为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的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概述了近年来EAE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及其释放的干扰素、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淋巴因子在EAE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理,并概述了EAE致病抗原髓鞘碱性蛋白的研究状况以及用抗CD4 ̄+细胞单抗和抗T细胞受体特异性片断抗体治疗EAE的实验研究。
李淑兰
关键词:
变态反应
脑脊髓膜炎
病理
辣椒素加重EAE的发病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1995年
为探讨脊髓P物质(SP)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本实验以豚鼠(GP)全脊髓匀浆(spinalcordhomogenate,SCH)为抗原建立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模型。从皮下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p)以耗竭脊髓SP,观察其对EAE发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注射辣椒素组豚鼠不发生EAE,但皮下注射辣椒素14d后,再以SCH免疫动物则发病率增高,病情加重,潜伏期缩短,并伴有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亢进,表现在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及血清抗SCH抗体滴度增高;在EAE发病高峰期脊髓后角及后根神经节SP含量明显增高,提示脊髓后角及初级感觉神经元中SP参与EAE发病过程。这部分SP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在EAE发病高峰期脊髓后角及后根神经节SP含量增高可反馈性地抑制免疫反应使之不致过强,故具有保护性意义。
李淑兰
陈娟
张艳萍
徐承焘
关键词:
EAE
发病高峰
辣椒素
脊髓后角
神经节
淋巴细胞转化
脊髓后角P物质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96年
在实验性过敏性神经炎(EAN)、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及佐剂性关节炎(AA)3种不同自身免疫病动物模型上,观察改变脊髓后角(SDH)P物质(SP)水平对免疫功能及自身免疫病(ID)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辣椒素(Cap)耗竭SDHSP或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SP受体拮抗剂均可使机体免疫反应亢进,ID发病率上升、发病潜伏期缩短、病情加重;相反ithSP受体激动剂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抑制,ID病情减轻。3种动物模型在发病高峰期SDHSP含量均显著上升。提示SDHSP参与ID的发病过程;在免疫应答高峰期SDHSP含量的升高可经某种途径反馈性地抑制免疫反应,使后者不致过强。SP在免疫负反馈调节中起神经递质的作用,故提高SDHSP水平对ID治疗可能有益。
陈娟
李淑兰
刘燕
吴抒见
季红
张艳萍
徐承焘
关键词:
P物质
脊髓后角
自身免疫病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