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猛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航天
  • 7篇航天服
  • 3篇关节
  • 2篇有限元
  • 1篇低温环境
  • 1篇电池
  • 1篇蓄电池
  • 1篇英文
  • 1篇有机纤维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原位测试
  • 1篇直流
  • 1篇指尖
  • 1篇软式
  • 1篇深空
  • 1篇深空探测
  • 1篇适体
  • 1篇数值仿真
  • 1篇通风

机构

  • 10篇中国航天员科...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0篇李猛
  • 5篇刘向阳
  • 4篇尚坤
  • 3篇刘奇林
  • 2篇杨冬晖
  • 1篇张万欣
  • 1篇李潭秋
  • 1篇林贵平
  • 1篇陈景山
  • 1篇管春磊
  • 1篇席林斌
  • 1篇李元丰

传媒

  • 4篇航天医学与医...
  • 3篇航空学报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载人航天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俄新型登月航天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载人登月,对航天员穿着的航天服提出了多样化的使用环境要求,特别是出舱活动(EVA)期间的需求。通过航天服的研发,美国对登月航天服压力服、液冷服、生命保障系统和通信电子系统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制定了相关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权重因数评估,建立了地面模拟试验设备,并通过激光扫描和计算机建模等手段,有力地促进了新型登月航天服的研制。俄罗斯也基于"海鹰"-M航天服,提出了行星压力服设计概念,还特别研究了提供下躯干活动性的相关部件技术。最后,提出了对我国自主研制新型登月航天服的有关建议。
管春磊李猛陈景山
关键词:舱外活动舱外航天服
航天服手套指尖力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比两种航天服手套指尖力的测试方法,对两种测试方法的基本特征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中使用了外置式与内置式两种方法,外置式测试为无人测试,使用外骨骼装置对航天服手套指尖力进行测量;内置式测量由受试者粘贴压力传感器、佩戴舒适手套后进行手套指尖力测试。结果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得到手套在工作压力下指尖力与手指弯曲角度的关系,所得曲线均具有迟滞特性和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指尖力的数值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文使用的两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手套手指关节的活动性能,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特殊的应用。
尚坤刘向阳李猛
基于Lsdyna971显示算法的铝膜气球充压分析与验证
2015年
目的研究铝膜气球充压的数值分析方法,并验证该方法以及经典理论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以典型的铝膜气球形式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基于变分法的理论计算和基于Lsdyna971显示算法的数值计算对模型充压进行分析,并实验验证。结果经典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以及实验三者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计算值偏差在10%以下,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针对典型铝膜气球结构形式充压的变分法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是可靠的,且该数值分析方法可用于相关类似问题的分析。
刘奇林刘向阳李猛
关键词:数值仿真
便携式航天服通风热调节装置的研制
2008年
目的在地面大气环境下,对穿着航天服作业和移动的航天员进行便携式通风,以达到降温和除湿的目的。方法根据航天员在地面着航天服进行便携式通风和散热的需求,提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无刷直流离心式风机、电源、风量调节、智能化系统参数监测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结构、软件等模块的设计方案。结果研制的便携式航天服通风热调节装置功能完善,工作稳定,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操作简单,有较好的人-机界面,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结论便携式航天服通风热调节装置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航天员着航天服时的便携式通风热调节,也满足了航天服使用后的通风干燥和日常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席林斌李潭秋李猛林贵平
关键词:航天服通风热调节锂离子蓄电池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航天服平褶式关节建模被引量:9
2015年
关节的灵活性能是航天服改进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平褶式关节是一类典型的航天服软关节。为全面了解平褶式关节的活动特性,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了平褶式关节的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关节的主要材料和结构特征,计算得到了关节的阻力矩-角度关系。为验证模型,开展了关节原理样件的阻力矩测量,分析了模型误差的来源。比较了有限元方法和经典分析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平褶式关节阻力矩的组成。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能够反映关节弯曲运动的基本特征,尽管关节运动初期和伸展运动后期阻力矩计算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但与经典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此外,结合模型结果分析得到平褶式关节阻力矩由压缩气体、材料摩擦以及结构的弹性变形引起。
尚坤刘向阳李猛
关键词:航天服有限元非线性
低温环境对有机高性能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有机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其应用环境相关,针对低温环境应用,研究不同有机纤维的力学性能相对室温环境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低温原位测试的试验方法,测试了6种典型有机高性能纤维从室温到低温环境下的拉伸力学性能。结果低温环境对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选取的典型高性能纤维的断裂强力均表现出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在低温下的强力高于室温下的强力;纤维的断裂伸长则显现出随温度降低而持续减少的趋势。结论在低温环境工程应用中,需要关注纤维的力学特性变化,并开展环境适用性分析。
李猛杨冬晖尚坤
关键词:有机纤维低温环境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航天服软式上躯干主动适体方法被引量:3
2016年
上躯干结构是航天服的基础部件,对服装的适体性具有直接影响。上躯干的适体性设计分为被动适体和主动适体,其中主动适体可实现软式上躯干结构的形态调节,获得最大程度的适体效果。应用Stewart平台原理开展软式上躯干主动适体方法研究。首先,探讨分析了Stewart平台的特点与运动学;其次,将Stewart平台控制原理应用于软式上躯干主动适体设计,提出了针对肩法兰的主动适体方法;再次,分析了主动适体方法的运动学,建立了主动适体方法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了主动适体方法的性能;最后,搭建了软式上躯干主动适体样机,开展了主动适体方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针对肩法兰的软式上躯干结构主动适体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肩法兰的空间位置、角度,满足上躯干的主动适体要求,证明了应用Stewart平台建立主动适体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未来航天服的适体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李元丰张万欣李猛
关键词:航天服STEWART平台
航天服等张力体关节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航天服等张力体关节的活动特性,并提供关节优化设计的方法。在前人对关节有限元分析基础上,根据柔性单关节测试设备的原理,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航天服等张力体关节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关节运动形态,计算得到了关节力矩一角度关系,并进行实验验证。等张力体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精度相比于前人的模型有所提高,该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关节实际运动过程中的几何形态变化,其力矩一角度关系与实验测得的数据基本一致,在测试的0~80°运动范围内,关节力矩值较小。等张力体关节具有良好的活动性能,且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进一步对关节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刘奇林刘向阳李猛
关键词:航天服有限元
带褶皱的等张力体航天服软关节设计与实验被引量:5
2015年
面向未来行星表面探测任务,航天服的活动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此,应改进航天服软关节的结构形式。根据等张力体形状内部承压时不存在周向应力的理论,在该曲面周向上加入褶片结构,设计出了带褶皱的等张力体关节,使之能够沿周向弯曲或伸展。为验证关节性能,利用柔性单自由度关节测量设备,进行了多次加卸载和不同运动范围的力矩特性研究,分析了关节的几何形态、等容性以及主应力状态,并将该关节与无褶皱的等张力体关节和平褶式关节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关节的优化方向。结果表明,在测试的0°~80°范围内,关节力矩较小,最大容积变化为1.6%。关节弯曲时,等张力体曲面上周向应力仍可忽略不计。首次加载与之后的加载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的运动范围对关节活动性能无影响。与其他两种关节形式比较,带褶皱等张力体关节在几何尺寸、运动形态和活动性能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该关节可在结构和材料方面进一步优化。
刘奇林刘向阳李猛
关键词:航天服关节力矩
航天服隔热材料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6年
为明确我国未来航天服被动热防护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结合国内外在用近地轨道航天服隔热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先进航天服隔热材料的设计需求,对先进航天服隔热材料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目前,多层隔热组件是在近地轨道和月面等高真空环境下隔热效果最理想的材料,但为提高服装的活动性能和对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需作进一步改进。纤维类材料在航天服隔热应用方面具有传统优势,但在面向火星任务为代表的低真空环境的深空探测中,未能达到热导率和材料厚度相结合的隔热目标;气凝胶类材料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在火星大气环境下具有最好的隔热性能,但无法规避粉尘污染及机械耐久性等问题。研究具有更细纤维尺度和特殊空隙结构的纤维种类,制备具有柔韧耐久特质的有机气凝胶材料,探索具有不同技术优势的材料的组合应用,将成为解决未来先进航天服隔热问题的主要途径。
杨冬晖李猛尚坤
关键词:航天服隔热材料热防护近地轨道深空探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