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硕

作品数:14 被引量:3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政党
  • 3篇大学堂
  • 3篇学堂
  • 3篇师大
  • 3篇京师
  • 3篇京师大学堂
  • 2篇学员
  • 2篇清末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转染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表达
  • 2篇密码子
  • 2篇进士
  • 2篇共转染
  • 2篇杆状
  • 2篇杆状病毒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14篇李硕
  • 2篇陈鹏
  • 2篇黄国龙
  • 2篇丁焕弟
  • 2篇刘合力
  • 1篇王敏
  • 1篇张丹丹
  • 1篇郭建民
  • 1篇舒丽
  • 1篇唐宇

传媒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唐都学刊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宜宾学院学报
  • 1篇欧洲研究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省社会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提高白细胞介素IL‑34热稳定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白细胞介素IL‑34热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对人源IL‑34cDNA中编码98号丝氨酸的密码子agc,定点突变为编码半胱氨酸的密码子tgt;将含有S98C IL‑34突变体编码序列...
刘合力黄国龙丁焕弟李硕
中西方“政党”观念比较——基于历史与文化分析的视角被引量:1
2014年
从西方政党的起源来看,政党与宗派的剥离不仅体现为组织结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抽象原则的对立。从现代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的语境出发,西方政党在选举中的竞争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文化战争,对立冲突与权力竞争的特征也就成为了西方政党政治的核心要素。现代中国的政党概念虽然由西方引入,但是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产生了相异于西方政治语境的参政党概念,具有非斗争形态与非权力指向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适宜中国国情。
李硕舒丽唐宇
关键词:文化分析参政党
政党知识的历史变迁
2015年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政党知识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真实性"与"可交流性",它包括政党观念、学说以及技术性知识。把政党知识融入到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中,勾勒其变化的基本轮廓,发现在古典现代性、自由现代性以及多元价值时期都不断凸显社会智知范式转变的特征,这样的特征表现为某种程度的非承继性与对抗性,显示出主观创制和人为建构。政党知识的不断再认知过程,就是政党知识"自反性"的表现,这一过程不仅产生新的知识内容,也使政党主体发生变化,保证了党组织对广泛社会基础的回应性。
李硕
关键词:知识社会学政党
清末制度变迁与精英的现代性转换——以京师大学堂进士馆进士群体为例
2016年
传统政治精英转换理论假设经济现代化是精英现代性转换的前提。然这类观点无法解释清廷精英政治理念多元化的潮流,制度变迁则是解释精英现代性转换的重要替代变量。清末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变革是清末精英现代性转换的主要机制。进士馆学员和游学毕业学员的史料分析表明,学堂西学教育和游学机会进一步丰富拓展了进士群体的法政知识和职业技能;选官制度改革则为进士群体政治理念多元化提供了机会空间;以选官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变革加剧了清末统治集团新旧精英的分化,在清廷推翻后依然持续。制度变迁使传统的精英再生产模式逐渐蜕变为现代精英再生产模式,为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资源。
陈鹏李硕
关键词:思想动员
移植与涵化——清末京师大学堂仕学馆研究
2017年
仕学馆作为京师大学堂最初设立的附属机构之一,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近代大学制度移植进入中国时的生动样态。为了实现"人才速成""冀收实效"之目的,仕学馆的构想与创制都基本效仿日本的"速成科"。作为法政专科,其核心课程涵盖西方政治学、法律学与经济学等内容。该馆的主要培养对象为五品以下八品以上京员,以及外官候选、暨因事留京者等。仕学馆在开办过程中屡受科举制的制约与影响,但是它也不断地解构着旧有制度,回应与改变着本土社会政治结构,推动其培养官员的趋新转变。大学制度的设立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变革,作为一个剖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所发生的转变历程。变革需要移植,但更需要涵化,既能生长于传统,也要适应于未来。
李硕
关键词:清末京师大学堂毕业学员涵化
一款超标量处理器中访存部件的设计与验证
访存性能一直是现代处理器中的性能瓶颈。访存部件(Load Store Unit,LSU)是超标量处理器中专门用于处理与访存相关一类指令执行的功能部件。由于访存指令的执行效率直接影响到存储系统的性能,从而影响到整个处理器的...
李硕
星系核中超出大质量双黑洞与恒星相互作用可观测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根据目前流行的冷暗物质宇宙学星系等级形成理论,大质量星系形成演化过程中会经历多次合并。而观测表明,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因此在合并星系中形成超大质量双黑洞就成为了必然结果。   虽然目前对这样的双黑洞系...
李硕
关键词:黑洞活动星系核星系动力学引力波星系核恒星
强制分红政策研究
股利分配作为投资者利益的核心问题,历来在上市公司规制中颇具争议,它触及了财务、法律、监管等多个重要领域的系统性规范。实践证明,股利政策不仅是投资者权益和公司利益的权衡,也是影响一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硕
京师大学堂进士馆毕业学员考述
2015年
为了格致实学、陶铸人才,清末最后两科进士被要求进入京师大学堂肄业,于入职之前接受西学教育,大学堂因此专设进士馆。1906年8月,科举已停,不再开进士,馆内学员不继,难以久存,因此变通进士馆办法,将甲辰科进士学员资送日本游学,癸卯科进士仍留馆中直至毕业。1907年初,进士馆迎来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馆内毕业学生,共计内班77人,外班28人。以内班毕业学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变革时代的职业与人生选择,勾勒其作为"过渡社会群体"的特定影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变革时代中国所经历的冲突与熔融。
李硕陈鹏
关键词:西学科举京师大学堂
历史的科学性辨疑——爱德华·卡尔与卡尔·波普历史科学方法论比较
2014年
著名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卡尔与哲学家卡尔·波普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历史的科学性问题提出了极富创见性和启发性的理论思考。他们都认同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存在同一性,但是在关于如何将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检验"与"预测"运用于历史学,即一方面如何通过证实或证伪对历史假设问题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如何通过经验获取可以作为对一般知识的预测,两人仍存在分歧。由于这一分歧,两人走向了相互背离的两种不同历史哲学。
李硕
关键词:证伪道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