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细光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应力场
  • 4篇现今构造应力...
  • 4篇构造应力场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地震
  • 2篇断层
  • 2篇断裂活动性
  • 2篇诱发地震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机制解
  • 2篇混气站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稳定性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解释
  • 1篇地台
  • 1篇渡口
  • 1篇断层泥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南方冶金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华中构造力学...

作者

  • 10篇李细光
  • 4篇曾佐勋
  • 3篇曾克峰
  • 3篇姚运生
  • 2篇张志
  • 2篇彭晓文
  • 2篇程新文
  • 2篇董浩斌
  • 1篇樊光明
  • 1篇刘立林
  • 1篇秦小军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华东地质学院...
  • 1篇湖北地矿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场地及区域断裂活动性的综合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断裂构造内部结构特征、构造岩研究、构造裂隙统计分析、红外相位法位移监测、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验证、年代学研究、新构造运行分析、遥感图像解译、地震活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入手,对信阳市燃气混气站的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指出场区断裂规模小,第四纪无大规模差异升降运动,邻区地震活动小且弱,区域构造稳定性高,应力平缓,是一个稳定的"岛区";场区中部和南部断裂已基本愈合,无明显的电性异常;场区北部通过综合楼的断层在36万年左右有过活动,但此后没有重新活动,属于非全新活动断层。
李细光曾佐勋曾克峰樊光明董浩斌程新文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混气站
信阳市燃气混气站区域断裂活动性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李细光张志曾克峰
关键词:遥感图像
鄂北、豫南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在分析本区震源机制解的基础上 ,结合小震综合断层面解、地应力测量、地壳形变、活动断裂等方面资料 ,将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划分为四个区 ,即 :江汉平原区 (A区 )、桐柏~大别区 (B区 )、鄂西区 (C区 )、鄂西北~豫西南区 (D区 ) ,每个区各具特色。A区主压应力P轴的优选方位为SE12 7° ;B区主压应力轴具两个优选方位 (NE33°、NW 335°) ,反映出与走滑断裂相关的应力分布形式 ;C区主压应力P轴具明显优势方位 :NE6 2° ;D区主压应力P轴和压应力作用区近东西向展布。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表明 :A、B、C、D四区的应力作用机制通过F6、F10 、F11等走滑活动断层处进行分异和转换。
李细光姚运生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震源机制解数值模拟
北淮阳及其邻接区地壳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运用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现代地壳形变特征、主干断裂构造以及区域断裂活动性分析、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数值模拟等方面入手,对北淮阳及其邻接区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指出本区地震活动受走滑活动断裂控制,中、强地震集中于区内东南部和西北部NW向与NE向断裂交汇处;第四纪无大规模差异升降运动;数值模拟等综合分析表明,信阳地区的区域构造稳定性高,现代地壳形变量小,应力平缓,地震活动少且弱。
李细光曾佐勋彭晓文曾克峰张志
关键词:北淮阳地壳稳定性现今构造应力场新构造运动
三峡库首区活动断层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通过对三峡库首区活动断层以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得到如下认识:1.三峡库首区主体位于上扬子台褶带,层序完整,可分三个构造层,6个变形阶段;地壳东薄西厚,成层性好,可分上、中、下三大层,地壳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地...
李细光
关键词:活动断层现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水库诱发地震
三峡九湾溪断裂带断层泥的特征及分段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际工作和室内研究,从三峡九湾溪断裂带内各段断层泥的特征研究分析出发,探讨了九湾溪断裂带的分段性,结果发现:九湾溪断裂带存在明显的分段性,中段和南段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大,应变强度高,断层活动以粘滑为主,其分维值在2.2~2.6之间,石英碎砾表面发育各种撞击揳入现象、线状擦痕等显微构造;北段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较小,应变强度弱,断层活动以稳滑为主,兼具粘滑,其分维值在2.4~2.8之间,石英颗粒多为磨圆球砾,其刻蚀形貌以裂而不破现象为代表;中段是九湾溪断裂带最有可能发生诱发地震的地段和我们的重点监测地段。
李细光姚运生
关键词:断层泥粘滑诱发地震
鄂西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地台接合部位的构造分析及地球物理解释
李细光
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的成因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对三峡巴东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的成因关联对比分析 ,发现二者在几何学、运动学、内部结构以及年代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平面上 ,二者没有相连 ;规模上 ,马鹿池断裂晚期比早期大 ,发育“花状”构造 ,官渡口断裂晚期比早期小 ,其滑脱面位于早期断裂带中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显示二者在深部没有联系 ;运动方式上 ,马鹿池断裂晚期为左行走滑 ,官渡口断裂晚期自南向北发生滑脱 ;内部分带现象上 ,马鹿池断裂主要存在于晚期 ,而官渡口断裂主要存在于早期 ;从断层泥特征上看 ,马鹿池断裂运动方式以蠕滑为主 ,官渡口断裂则以粘滑运动为主 ;地貌上 ,马鹿池断裂两侧地形相差不大 ,官渡口断裂两侧地形相差较大 ,南高北低 ,遍布溶洞 ;SEM、TL测年上 ,马鹿池断裂比官渡口断裂更新 ,活动距今更近。据此认为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二者在成因上没有联系 。
李细光姚运生秦小军
信阳市燃气混气站断裂活动性和场地稳定性系统研究
2003年
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从区域构造稳定性、构造岩研究、构造裂隙统计分析、红外相位法位移监测、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验证、年代学研究、新构造运动分析、遥感图像解译、地震安全性评价、数值模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等方面入手 ,对信阳市燃气混气站的断裂活动性和场地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 ;指出场区断裂规模小 ,第四纪无大规模差异升降运动 ,无活动断裂通过 ,邻区地震活动小且弱 ,区域构造稳定性高 ,应力平缓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是一个稳定的“岛区” ,并指出系统而全面的综合研究方法是研究工程稳定性项目行之有效的手段。
李细光曾佐勋彭晓文董浩斌程新文
关键词:断裂活动性混气站工程地质条件
武汉—信阳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武汉—信阳地区1972~2001年50个MS≥2.8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分析研究,将研究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划分为四个区,即:江汉平原区(A区)、桐柏—大别—淮北区(B区)、鄂西区(C区)、鄂北区(D区)。A区主压应力P轴的优选方位为SE127°,低倾角,地震规模小,震源深度浅;B区的主压应力轴以NE33°为主,NW333°为辅,反映出与该区走滑断裂相关的应力分布形式。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沿该区活动断层集中,地震主要由剪应力引起断层走滑错动而产生;A、B、C、D四区的应力作用机制是通过F6、F10、F11、F12等走滑活动断层进行分异和转换的。
李细光曾佐勋刘立林
关键词:现今构造应力场震源机制解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