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导睡眠监测与睡眠质量指数对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的检测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多导睡眠监测与睡眠质量指数对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4例。常规组单独使用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检测,研究组在常规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导睡眠监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睡眠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为(8.42±2.55)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52±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睡眠潜伏期较常规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睡眠总时长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觉醒次数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睡眠质量指数能有效了解脑卒中后睡眠-觉醒障碍患者的睡眠情况,能真实反应患者病情,有利于医生诊断、治疗。
- 王阳徐冰周进李莉林媛媛
- 关键词:多导睡眠监测睡眠质量指数
- 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10 m L/次,生理盐水250 m L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14 d。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出血转化情况,比较治疗7、14、90 d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m RS和ADL评分。结果对照和治疗组未出现药物过敏及肝、肾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影像学观察未见出血扩大,脑水肿明显减轻。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用药7 d后各项评分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在治疗14、90 d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m R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提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不会增加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出血扩大,且能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冯毕思伟李莉王雅君唐磊王娇
-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脑水肿安全性有效性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mRS评分与NIHS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S评分和NIHSS评分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93例拟行溶栓治疗的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8)。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rt-PA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mRS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前两组mR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4 d与治疗前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治疗后24 h、7 d、14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437,P<0.05)。结论按照溶栓指南进行规范化操作和严格掌握溶栓适应证,发病4.5 h内给ACI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mRS评分和NIHSS评分。
- 周进王霞王静娥高卓李莉徐冰蒋颖王素艳罗雪丹赵丹阳王阳
-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脑梗死NIHSS评分
- 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帕金森病(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观察组给予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精神调查问卷(NPI)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估量表(PSQI)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统一PD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Ⅲ)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PI、PSQI、ESS、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司来吉兰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显著改善PD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减轻认知障碍,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王阳徐冰周进李莉林媛媛
- 关键词:帕金森病司来吉兰睡眠障碍精神行为症状
- 恩必普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恩必普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VBI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敏使朗、连用30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恩必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58.3%(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必普联合敏使朗治疗VBI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 李莉唐菱邵旸
- 关键词:恩必普敏使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分化能力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很多相似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比较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与受损PC12细胞分别共培养后定向分化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分离培养脂肪组织来源和骨髓组织来源的基质干细胞,取第5代细胞进行实验,2种细胞分别与正常或受损PC12细胞培养上清液共培养,或仅单独培养。结果与结论:脂肪基质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CD44和CD29,而后者表达的CD45、CD56在前者几乎未检测到。单独培养的2种细胞均表达较高水平的Nanog、Oct4、Sox2,不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其中经受损PC12细胞干预的2种细胞Nanog、Oct4、Sox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脂肪基质干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阳性细胞数更多,提示受损PC12细胞对于脂肪基质干细胞可能具有更强的诱导分化作用。
- 周进田国萍王静娥徐冰李莉朱峰韩建胡凤杰
- 关键词:脂肪基质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共培养体外分化神经变性疾病
-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oll样受体-4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Toll样受体-4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脑组织标本,将取自紧邻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标本纳入B组,将取自同一患者正常手术路径上距离脑出血血肿边缘>2 cm脑组织的标本纳入A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oll样受体-4在血肿周围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组标本Toll样受体-4表达明显增多,在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最明显,在神经元细胞少量表达;A组标本Toll样受体-4仅少量表达。B组标本的Toll样受体-4抗体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ll样受体-4在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脑组织,其表达上调可能与血肿周围组织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反应和继发性脑损伤有关。
- 冯?朱瑞李莉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TOLL样受体-4
- 低分子肝素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国内脑梗死的抗凝疗法明显较过去增多,但其适应证尚未统一.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大多数情况均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抗凝治疗多用于伴有房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目前最新指南仍不推荐将抗凝治疗用于早期缺血性卒中;但如果进一步的数据表明早期给予抗凝治疗对继发于大动脉血栓形成有效,这一建议还会改变[1].本研究旨在比较大脑中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
- 冯田国萍李莉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
-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予以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简式Fugl-Meyer运功功能(FMA)评分评价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NHISS评分和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热反应,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 冯田国萍李莉周进
- 关键词:胎血间质干细胞脑梗死
-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5-羟色胺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5-羟色胺(5-HT)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3,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BDN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右佐匹克隆联合应用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神经缺损,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 王阳徐冰周进李莉林媛媛
-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