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措施
  • 1篇新生儿
  • 1篇药物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病例
  • 1篇预防使用抗菌...
  • 1篇锐器
  • 1篇锐器伤
  • 1篇使用抗菌药
  • 1篇手术
  • 1篇切口
  • 1篇综合干预
  • 1篇综合干预管理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菌药
  • 1篇抗菌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李蕾
  • 2篇吕婕
  • 1篇杨炯
  • 1篇陈峰
  • 1篇钱嵘
  • 1篇陈佩
  • 1篇李劲松
  • 1篇是俊凤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某三甲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实施前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探讨和制定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评价标准和关键环节,为合理用药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2014年1月-...
钱嵘李劲松杨炯田青陈佩李蕾
关键词:干预措施抗菌药物围手术期
新生儿医院感染病例分析与干预措施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部位、病原体种类及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9年1-12月所有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739例患儿进行医院感染监测。结果 2009年新生儿共发生医院感染46例次,感染率2.6%,其中早产儿8例次,占医院感染数的17.4%,占早产儿总数的3.1%;医院感染部位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占73.9%;其次为肺部感染,占19.5%,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77.8%;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占71.1%,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占13.3%。结论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最主要部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
吕婕陈峰是俊凤李蕾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干预措施
1320名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对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对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20名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31日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132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27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其中护士22人,占81.48%,为锐器伤发生的主要人群,锐器伤发生场地主要在普通病房,占45.71%,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医疗器械主要是一次性注射器,占54.29%,造成锐器伤的发生时机主要为补液配置,占51.43%;有68.86%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仅有8.57%的伤者报告了锐器伤。结论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部门锐器伤的防护培训;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上报率较低;发布与宣传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指南十分关键。
田青吕婕李蕾
关键词:医务人员锐器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